查文庫>試題> 六年級語文第六單元的測試題

六年級語文第六單元的測試題

六年級語文第六單元的測試題

  一、讀拼音寫詞語。

  fēnɡ zhēnɡ diǎn zhuì jīnɡ huānɡ chénɡ fá kuān shù

  ( ) ( ) ( ) ( ) ( )

  qiū yǐn dì jiào ténɡ tiáo qiān bǐ xián wù

  ( ) ( ) ( ) ( ) ( )

  二、形近字組詞。

  葛( ) 躺( ) 滿( ) 沿( )

  揭( ) 倘( ) 瞞( ) 鉛( )

  三、根據下面的提示寫出表示“看”的詞語。

  (1)向遠處看( ) (2)向下看( )

  (3)向四周看( ) (4)斜眼看( )

  (5)恭敬地看( ) (6)仔細看( )

  四、在括號裡填上互為反義詞的詞語,使句子完整。

  1.古老的濟南,城內那麼( ),城外又那麼( )。

  2.在學習和生活中要獲得( ),必須要有面對(

  )的勇氣。

  3.天亮了,原來看得很( )的景物,現在越來越( )。

  4.經過技術革新,工廠裡的工人雖然( )了,但產量卻( )了。

  五、背寫古詩。

  牧 童

  六、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湖上雜詩》是( )朝詩人( )寫的。後兩句是。意思是。表達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七、語言實踐。

  六一兒童節快要到了,你想在六一聯歡會上表演節目,媽媽怕你耽誤時間,不讓你參加,你想怎麼說服媽媽?

  八、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母親的記憶

  母親生了七個孩子,只養活了我一個。一年,農村鬧瘟疫,一個月裡,她死了三個孩子。爺爺對母親說:

  “心裡想不開,人就會瘋了。你出去和人們鬥鬥紙牌吧!”

  後來,母親就養成了春冬兩閒和婦女們鬥牌的`習慣;並且經常對家裡人說:

  “這是你爺爺吩咐下來的,你們不要管我。”

  麥秋兩季,母親為地裡的莊稼,像瘋了似的勞動,她每天一聽見雞叫就到地裡去,幫著收割、打場。每天很晚才回到家裡來。她的身上都是土,頭髮上是柴草。藍布衣襟汗溼得泛起一層白鹼,她總是撩起褂子的大襟,抹去臉上的汗水。她的口號是:“爭秋奪麥!”“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一家人誰也別想偷懶。

  我生下來,就沒有奶吃。母親把饃饃晾乾了,再粉碎煮成糊餵我。我多病,每逢病了,夜間,母親總是放一碗清水在窗臺上,禱告過往的神靈。母親對人說:“我這個孩子,是不會孝順的,因為他是我燒香還願,從廟裡求來的。”

  家境小康以後,母親對於村中的孤苦飢寒,盡力賙濟,對於過往的人,凡有求於她,無不熱心相幫。有兩個遠村的尼姑,每年春秋收成後,總到我們家化緣。母親除給她們很多糧食外,還常留她們食宿。我記得有一個年輕的尼姑,長得眉清目秀。冬天住在我家,她懷揣一個蟈蟈葫蘆,夜裡叫得很好聽,我很想要。第二天清早,母親告訴她,小尼姑就把蟈蟈送給我了。

  抗日戰爭時,村莊附近,敵人安上炮樓。一年春天,我從遠處回來,不敢到家裡去,繞到村邊的場院小屋裡。母親聽說了,高興得不知給孩子什麼好。家裡有一棵月季,父親養了一春天,剛開了一朵大花,她折下就給我送去了。父親很心痛,母親笑著說:“我說為什麼這朵花,早也不開,晚也不開,今天忽然開了呢,因為我的兒子回來,它要先給我報個信兒!”

  一九五六年,我在天津,得了大病,要到外地去療養。那時母親已經八十多歲,當我走出屋來,她站在廊子裡,對我說:“別人病了往家裡走,你怎麼病了往外走呢!”

  這是我同母親的永訣。我在外養病期間,母親去世了,享年八十四歲。

  1.第五自然段寫母親像瘋了似的勞動。先概括地寫,然後具體地寫,按提示的方面找原文填空。

  ①時間:

  ②外貌:

  ③動作:

  ④語言:

  2.結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

  (1)第二天清早,母親告訴她,小尼姑就把蟈蟈送給我了。

  (提示: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母親哪兩方面的特點?)

  (2)家裡有一棵月季,父親一春天,剛開了一朵大花,她折下來就給我送去了。(提示:"一棵"改為"一片",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一春天"寫時間之長,"剛"寫時間之短,這對突出母親的心情有什麼作用?)

  3.文章突出母親勤勞的是第 自然段,突出母親善良是第 自然段。

  4.學習本文的寫法,寫個片斷,表現你母親某一方面的性格特點。

  九、快樂習作。

  你即將小學畢業了,遠方的親戚和朋友想知道你現在的情況,給遠方的親人或朋友寫一封信談談你現在的學習、生活情況,也可以談談你最近的見聞、感受等。注意寫信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