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人生哲理> 朋友是無用的人生哲理

朋友是無用的人生哲理

朋友是無用的人生哲理

  我之所以說朋友是無用的,並不是憤世嫉俗的意思。因為我要說的無用指的是朋友不是作為工具來使用的,也不是作為不良情緒的垃圾桶,在需要發洩情緒的時候,找朋友來發洩一通。

  朋友不是工具,凡是摻雜了功利性質的社交關係都不能稱之為朋友。比如我們經常所說的人脈,下班之後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這時候將“朋友”二字呼來喝去不過是把“朋友”這兩個字作為寒暄的工具和戲謔他人的手段而已。

  “朋友”兩個字是非常冤枉的。因為過度的社交扭曲了“朋友”這兩個字的含義。這時候,朋友反而成為了人與人之間相互利用,自圓其說的一種方式罷了。

  我們常常說要去拓展自己的人脈,然後就要去參加很多的社交活動來找尋到這些人脈。其實,每個人似乎都不是笨蛋。每個都想尋找人脈的人聚集在一起變成了什麼?說白了,就是一種彼此利用的關係。因為每個人尋找人脈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為了利用別人。

  可是往往一個人社交的圈子是極其有限的。圈子裡面的人每個人都想著利用對方,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就是利用著別人然後自己也被另一個人利用著。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量之間也是守恆的,

  所以,彼此間的利用除了抱團自我安慰尋求一種安全感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獲益。有篇文章說中國人有些過度社交。社交是有價值的,社交併不是沒有價值,但這種價值極其的微小。

  除此之外,用著“朋友”的旗號來進行人脈的拓展本來就是對對方的一種戲謔。就是把對方當做傻瓜一樣在欺騙。就像有些商業上的合作伙伴握著你的手說“我們是最好的朋友”,然後你的XXX借用我幾個月一樣滑天下之大稽。狼也會對羊說我們是朋友,可是結果呢?羊還不是被狼給吃了。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什麼最重要?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不同的答案。可是,有一種東西,我們離不開他、同時也需要他。那就是快樂!我們需要朋友只是為了帶來快樂,讓我們更加身心自由的活著。朋友不是累贅、不是負擔,更不是我們不良情緒的垃圾桶。

  如果你是一個會享受孤獨的人,那麼你就會發現朋友是用來愛的。而不是汲取的。當你無私付出的時候,說明你是富有的、能量是源源不斷的。可是當你汲取的時候就不一樣了。一個人汲取正好側面反映出了他的空虛。因為沒有愛所以才想方設法去汲取別人的愛;因為沒有安全感才想方設法的融入社交場合。

  朋友之間最好的狀態應該是心有默契而互不打擾。像空氣一樣在彼此的周圍,無所影響而又無處不在,默默地付出著而又無需任何回報。只因這付出的愛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朋友。

  真誠是友情的基礎,虛偽的人是沒有友情的。唯有真誠才能產生善良進而產生美。如果一個人丟失了真誠那麼善良就無從談起,於是,美也就成為了虛偽之人的奢侈品。

  一般善良的人都很真誠,不修邊幅、生活處理得亂七八糟的人是沒有美可言的,所以善良與這種人也就相去甚遠了。更別說是可以真誠的去對待朋友了。

  在生活中我有一個習慣,決定要深交一個朋友的時候往往會看他的穿著打扮和家裡的衛生環境。如果這個朋友家裡很乾淨、穿著打扮雖不時髦但是很乾淨,那麼不用說,這種朋友是可以深交的。因為他們熱愛美、喜歡乾淨,從外部環境折射出他的內心也應該是追求清淨的,壞也壞不到哪裡去。

  反過來說,這些年去過有些朋友的家裡。弄得亂七八糟的,這種人在做人方面多少不盡人意,若是不要坑害身邊的朋友已經算是不錯的情形了。

  生活中總有很多人喜歡把自己身上發生的不開心的事情抖摟給自己的朋友。這時候產生兩種情況,首先你的朋友聽到你的抱怨如果不跟著你一起抱怨你會覺得你的'朋友不夠朋友,那麼給朋友難堪的時候你覺得你還是一個合格的朋友嗎?

  其次,如果你的朋友跟著你一起抱怨才能獲得一份慰藉的話。你覺得這樣的代價有多大?你朋友本來很好的心情,被你的一句抱怨拉下壞情緒的深淵了。這本來就是一種罪。

  加措活佛在《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本書上說一個人最強大而有力的武器就是沉默和微笑。沒有什麼比這兩種武器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更好用的了。

  你學會對人微笑,別人都會感覺你和顏悅色。即便是有著不開心的事情也不願意打擾你了。面對別人的挑釁和讚美,微笑也是最好的回答。既不顯得張揚,又不會顯得過分低調。

  學會沉默,可以讓一個人擁有更多的時間去花費在有意義的事情上面。“此處無聲勝有聲”,其實語言就是一種最蒼白無力的表達方式。因為彼此之間有距離才會用語言來表達,若是心與心在一起,又何須用語言來表達呢?如果你和朋友之間需要用太多語言來交流的話說明你們之間的關係正在慢慢疏遠。

  朋友之間一般是忌諱第三者插足的,比如兩個很要好的朋友聚集在一起可以去談論一個話題。這時候,如果有第三個朋友加入進來,想想會是什麼情況?本來談論一個話題談論的很好,可是因為第三個朋友的加入就要考慮到第三個人的感受了。這時候你就會多操一份心,想方設法找到一個讓三個人共同感興趣的話題來討論。

  朋友,並不是親人。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在茫茫人海之中相遇本來就是一種非常大的奇蹟了。遇到真朋友、好朋友的機率更是少之又少。更別說一個人能夠同時擁有兩個以上的朋友了。

  在一些社交場合中我們也會發現,並沒有哪一個話題能夠完全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參與進來。真正聊在一起的也許就是你的上司和上司身邊的幾個紅人而已。可能有些上司也會偶爾顧慮到其他同事的感受丟擲其他的話題來活躍氣氛。可是,社交場合上的氣氛真的就是如此開心快樂嗎?

  一個合格的朋友首先學會的應該是愛護自己。什麼叫愛護自己呢?就是無論自己發生什麼事情,都想方設法自己咬著牙關扛下來。不要把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拿去麻煩朋友。更不要在自己情緒非常糟糕的時候拿去朋友那裡宣洩,你的朋友不是你的垃圾桶,更不是你拿來利用的工具,而是接受你愛的地方。你的朋友接受你的愛說明你就是一個非常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