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人生哲理> 關於適當,關於平衡的人生哲理

適當,平衡的人生哲理

關於適當,關於平衡的人生哲理

  生活中,我們常說做事要“量體裁衣”或者“量力而行”,其實,說的就是適當與平衡的關係。掌握了適當與平衡,就可以恰到好處地把許多看起來非常棘手的事情處理好。適當與平衡,充溢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法割斷與捨棄。適當裡面包含著平衡,平衡裡面孕育著適當,兩者相輔相成,相映成趣。

  適當是一種限度效應。二舅是個靠打魚為生的漁民,他曾告訴我這樣一種掌握適當的技巧。他說,每次出海打魚,船艙裡的一些小魚由於時間長了,很快就會死去。為了延長這些魚的壽命,他就在船艙裡放幾條大魚,讓這些大魚在船艙裡四處遊動,將船艙裡的水翻攪得水花飛濺。小魚受到驚嚇,就會驚慌得四處遊動。這樣一來,就延長了一些小魚存活的時間。二舅詼諧地說道,這叫“適當效應”。

  沒想到,沒有多少文化的二舅,在生活中卻能很好地掌握適當的技巧。而這種智慧和技巧,是二舅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摸索出來的。

  魯迅先生在評論《三國演義》的時候,曾對文學創作中的適當作了這樣一番描述:“至於寫人,亦頗亦失,以至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可謂入木三分,精闢獨特。

  一個做廚子的朋友告訴我,廚子最基本的功夫,就是要會掌握“火候”:“火候”不夠,菜生;“火候”過了,菜老。

  曾看過一個御廚談適當的笑話,頗為有趣:有個老財主,一天請到了一個在皇宮裡做飯的御廚。他很高興,以為明天為自己祝壽的筵席上可以讓客人們嚐到美味的佳餚了。於是,財主對御廚恭維道,請您來下廚,我們真是口福不淺啊。

  御廚說道,當然願意效力。不過,在皇宮裡,我們廚子之間是有分工的,我也只能完成我所負責的那道工序。

  財主聽了,忙問道,那您負責哪道工序?御廚一臉嚴肅地說道,作料。

  財主又問道,這麼說,您會作料了?御廚回答道,作料我們也是有分工的:有管蒜的,有管姜的,有管花椒的,有管大料的。我只管蔥。

  財主驚訝地叫道,您就管蔥?御廚又說道,蔥又不全管,我們還有分工。有管買的,有管剝的,有管洗的`,有管切的。我只負責從剝蔥到洗蔥這個過程的傳遞。

  只聽到“咣咚”一聲,老財主給嚇得昏了過去。這只是一個笑話,但它卻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樸素的道理,分工如果過細,超過應有的限度也會引起麻煩。舉一反三,做任何事都要適當。

  平衡是一種動態反應。有的人一想到平衡,以為就是要四平八穩,一成不變。那種所謂的平衡,說起來,是一種保守,一種教條。平衡不是一潭死水而是動態的,就像一個蓄水池,它擁有進水和出水兩個管道,這樣才能保證蓄水池裡水的平衡。

  平時,很喜歡玩保持平衡類的電腦遊戲。有時候並不是因為這種遊戲很難,而是因為一些微小的變化,就能讓遊戲被判定“未完成平衡”。於是,心有不甘,再繼續,為的是達到一種平衡。這種追求平衡的過程,充滿著一種堅忍、一種耐力,需要有種百折不撓的決心和毅力,才能達到最終的平衡。

  曾看過一部叫《平衡》的紀錄片。片中展現了廣袤的青藏高原,巍巍的崑崙山脈和可可西里無人區。片中那奔跑的藏羚羊、滑翔著的斑頭雁、西部野犛牛等,讓人看了心潮澎湃,思緒萬千。片中沒有多餘的畫面與解釋,簡潔有力而大氣,讓人感受到的是時間、空間和事件的震撼力。此片獲得了中國電視紀錄片的最高獎項:金鷹獎最佳長篇紀錄片獎。這部《平衡》紀錄片,讓人看到自然界的平衡,意識到任何蔑視和踐踏自然界平衡的行為,都有可能給我們人類自己帶來滅頂之災。

  著名電視主持人楊瀾在重慶大學座談時,與大學生們暢談了找工作難的話題,她說:“這個問題要找到一種平衡:一方面,企業不景氣,用工不足;另一方面,大學生們應該勇敢去闖。工作是等不來的,年輕的資本不是青春貌美,而是有機會犯錯誤。有機會犯錯誤,就是一種平衡。20年前,我從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後,看到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欄目招聘主持人,我就去應聘。考官問我有什麼特長。我說,我不美麗,但我有氣質。這就是一種平衡。感謝那次應聘的經歷,它使我悟出了生活、人生的許多道理,找出生活中的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的平衡。這是人生必須要經歷和麵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