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實習日記
日記一7月15日晴
今天第一天到工地,主要了解了一些工地的基本情況,我先熟悉了工程概況,專案經理給我介紹專案技術負責人等專案管理人員。專案技術負責人帶我參觀了現場,給我介紹工程的進度,安排我的工作內容。該專案位於聖閤家園,我實習的地點在二號樓,該建築的體構為框架構、框剪構,材料外牆為石材、面磚,供暖系統是集中供暖,電梯系統為直升電梯,門窗系統為塑鋼門窗。我所實習的公司叫做陝西中長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日記二7月16日多雲
今天是我在工地現場實習的第二天,雖然在辦公室看了一天的圖紙,但給我的感覺是在現場看圖紙與在學校教室看圖是完全不同的`。在學校看圖是平面感覺,在施工現場看圖更加有立體感,與施工方法、施工工藝相合更切合實際,從中可以發現許多以前在課堂上不能發現的問題。現在正是地下施工階段,看完圖後再去現場去看看工程實體,在大腦中形成一個立體完整的建築物,能夠把圖紙和實際有效合起來。在現場,我看到了兩座忙碌的塔吊正在運輸鋼管,是構造柱的組成部分。技術部人員下午的工作就是搬運鋼管到現場,我也參與其中,體現了一下搬運工的工作,幹了不少苦力活。我發現只有在現場才能更好的學習工程知識,畢竟理論合實踐是最好的方法。
日記三7月17日多雲
今天引起我注意的是露出樓面一個個長約80工分的鋼筋網,很明顯是柱內配筋。以前只是學過配箍筋腹筋彎筋,可是從來沒有想過他們之間會是怎麼聯的。今天才知道是用一跟跟的鋼絲固定住的。剛好看到一個人拿著鋼絲過來捆紮。之間他拿一把長約30公分的鋼絲,對摺後放在兩根鋼筋的連線處,用手中的自制小工具(好象是用φ6的鋼筋鑷制而成)眨眼工夫,已經紮了十幾處了。別看這不起眼的小工具,比用鉗子擰不知道要快多少倍了。一個趁手的工具,可以提高效率,我發現工地好多自制的工具,用起來舒服多
日記四7月18日晴
這次在工地上才算真正瞭解了這些鋼筋的作用。對以後學習提供了很好的感性認識。鋼筋加工製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複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對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後,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製合格後方可成批製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1)鋼筋表面應潔淨,粘著的油汙、泥土、浮鏽使用前必須清理乾淨,可合冷拉工藝除鏽。
(2)鋼筋調直,可用機械或人工調直。經調直後的鋼筋不得有區域性彎曲、死彎、小波浪形,其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小5%.
(3)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後斷短料,儘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
(4)鋼筋彎鉤或彎曲:鋼筋彎鉤。形式有三種,分別為半圓彎鉤、直彎鉤及斜彎鉤。鋼筋彎曲後,彎曲處內皮收縮、外皮延伸、軸線長度不變,彎曲處形成圓弧,彎起後尺寸不大於下料尺寸,應考慮彎曲調整值。鋼筋彎心直徑為2.5d,平直部分為3d.鋼筋彎鉤增加長度的理論計算值:對轉半圓彎鉤為6.25d,對直彎鉤為3.5d,對斜彎鉤為4.9d.
日記五7月19日晴
我主要看了工程的鋼筋標註,以下是基本原則及表示意義:上部鋼筋根數、等級、直徑(上層根數/下層根數);下部鋼筋根數、等級、直徑(上層根數/下層根數)詳細標註:名稱-軸號-梁號-梁寬×梁高(跨數)。級數直徑@密肋寬度/一般寬度(支箍數量)箍筋底部通長筋數量、等級、直徑;頂部通長筋數量、等級、直徑腰筋數量、等級、直徑;集中標註:詳細標註的位置不一樣,表示鋼筋接頭的位置不一樣,標註在梁中,表示接頭在梁中,標註在梁端,表示接頭在梁三分之一處,並要錯頭搭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