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放風箏的日記範文
放風箏起源於中國,是一種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通訊工具,第一個風箏是魯班用竹子做的,後來只有皇宮裡才有紙鳶。閩南語稱風吹。風箏是一種比空氣重的,能夠藉助風力在空中漂浮的製品。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了放風箏的日記,希望對你有所借鑑作用喲。
篇一:放風箏的日記
今天早上,我看到天灰濛濛的,還下著濛濛細雨。我想起昨天老師對咱們說過今天要放風箏。我又想這一種天氣怎麼能夠放風箏呢?但是,天氣轉好也是可能的,何況要到下午,最後,我決定還是帶一隻風箏去比較好,要放就可以放了,不放只是白帶一次,沒有關係。
於是,我拿出了一隻早就買好的橘黃色的立體風箏來到學校。來到學校,同學們紛紛議論帶來的風箏,都說我的風箏最容易放上去。我聽了好不高興!
時間在一點點過去,天氣有了一點好轉,真好,我感到了一絲希望。下午第二節課終於來到了,天空中的雲比較多,而且風也大了一點。我想這真是要感謝老天,成全了咱們。
老師帶著咱們來到了一個廣闊的田野裡。我找了一個偏僻的地方一個人放起了風箏。我知道,風箏少才不會繞線,所以一個人放,不與人湊熱鬧。我費了非常大功夫才把這一隻風箏放上了天空。我這隻風箏可以算得上高的了。這時,一隻風箏在藍天上劃了一條漂亮的弧線,尾巴在後面飄著。雖然這一隻風箏有幾次超過了我的風箏,但是,我的風箏還是頑強地飛了上去。
後來,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蹦”的一聲,我放的風箏上的線斷了,斷了線的風箏丟下了我獨自一人高高地飛走了。我心急了,立刻拔腿就去追。可是,哪裡追得上,非常快不知道它的.去向了。這時,我聽了一個聲音:“嘿,我的運氣真好,撿到了一隻漂亮的小風箏。”我順著聲音看去,看到他們拿的正是我的斷線風箏。我連忙向他們喊了起來。經過了一些交涉,他們終於把風箏還給了我。我又回到了放風箏的地方。我接上線又放了起來。那裡還是那麼熱鬧。我把風箏再一次往上放。可是,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那隻風箏又一次斷了線。這一次,它落到了一條小河裡。我以為沒有希望了。這時,有一位同學告訴我:“沒有關係,這風箏的線還在岸上。”我真有點兒喜出望外,拿住斷線,小心翼翼地拉了上來。
第三次放風箏,我不敢再往高處放了。放上不久,老師就說:“收線,集合!”我沒有等到收拾好就趕過去排隊了。今天,我經歷了一次磨練懂得了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只要堅持做下去,就一定會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
篇二:放風箏的日記
星期三的下午,媽媽帶我去公園的廣場放風箏了。公園裡放風箏的人可真多呀!天上飛著各種的風箏,風箏有小魚的、飛機的、喜羊羊的等,各式各樣的風箏在天上飛,頓時廣場變成了風箏王國。好看極了。
各式各樣的風箏,猶如一朵朵鮮花在空中飛舞,我放的風箏是喜羊羊的,它的顏色非常美麗,我一下就喜歡上它了。我拿著線,媽媽舉著風箏,我一邊跑一邊放線,媽媽手一鬆,風箏慢慢飛上天了,而且飛得越來越高。看著美麗的風箏在天上飛,我和媽媽高興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