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日記> 寫清明節的日記2018

寫清明節的日記

寫清明節的日記2018

  清明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寫清明節的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清明節的日記一:

  不知是偶然還是必然,是無意還是巧合,每到這個時節,天空的臉便開始陰沉哭泣,大地的心便開始莫名顫抖;每到這個時節,便下著如煙、如霧、如絲的雨,便吹著如嘆、如訴、如泣的風。

  我迎著風,淋著雨,緩緩地來到這個池塘。“姥爺!”淚水像噴泉一樣猛烈地衝出眼眶,但姥爺再也不能回答我了!

  姥爺,您可曾記得?不!你一定記得在這個池塘邊,我們一起度過了多少個春夏秋冬?度過了多少個清晨黃昏?在清澈的池水邊,我們一起捉蝸牛;在光滑的石凳上,您摟著我,給我講您雷峰的故事。如今,池塘的水依然清澈;蝸牛依然在爬;我依然記得雷峰的故事,可是你再也回來了。

  記得那是一個陰晦的夜晚,月亮躲在厚厚的雲層後邊,若隱若現。我被您從同學的生日party上硬拉著回家,一路上,不管您問什麼,我始終沒有回答,心裡暗暗埋怨您多事。過馬路時,您要領著我,我仍是一肚子怨氣,便掙脫了,倔強的往前走。突然,一陣汽笛聲傳來,我還沒反應過來,就覺得有一股外力將我使勁一推,我便滾到路邊的草地上,伴隨著刺耳的摩擦聲,我抬起頭,您和汽車僅差“0。1”毫米,當時簡直是嚇傻了,幸好汽車及時剎車,你沒有受傷。您哆嗦地看著我:“沒事,別怕!”我努力的笑了笑,想起自己前一刻的態度,心裡懊悔極了。

  風蕭蕭,雨綿綿,我默默站在您的墳前,不知是堆堆黃土,還是墳頭孤伶搖擺的狗尾巴草,還是被風雨洗滌後碑文字跡,像把把鋒利的劍刺向我的眼睛,於是,毫無意義的淚滴溼潤了我的唇齒—苦澀。這種苦中蘊涵著心痛,一種無與倫比的痛。大人們都拜跪在那裡,儘管路是泥濘,嶄新的褲子上滿是黃泥,但是他們依然如雕像般,久久不願離去……

  天空為今天垂淚,大地為今天嘆息,也許歷史會忘記您,但是我永遠不會忘記您;歷史刻在墓碑上字跡可以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但是刻在我腦中的記憶卻永遠清晰;有形的墓碑可能會跨掉,但是立在我心裡的那座碑永遠屹立。

  清明,雨依舊在下,風依舊在吹,我依舊在思念……

  寫清明節的日記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知從何時起,清明節已經離我們與我們越來越近了。清明節又俗稱踏青節,在清明節那一天,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也可以出外踏青遊玩。並舉辦一系列體育活動。

  我的家鄉是潛江,在清明節那天,街道上沒有多少人,在某些地方可以看見,門前有擺放白色以及其他顏色的.花圈以表示對死者的紀念,在一些大樹下也可以看見已經燃放了的香。

  清明這一天,我早早的起了床,跟著爸爸媽媽來到了墓園。我懷著一顆對姥爺無比思念的心,走到了存放姥爺骨灰盒的櫃子前,慢慢開啟櫃子,一張黑白照片印入眼簾。照片上的姥爺安詳的笑著,彷彿所有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他似乎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我的心猛然一緊。沉默了一會兒。我輕聲的對著姥爺的相片說:“姥爺,請您保佑我們全家健康平安,保佑我考上名牌大學。”說完我跪了下去,對姥爺的相片磕了三個響頭。爸爸媽媽給姥爺請過安之後,就和我來到了燒紙錢的地方。我拿起一大把紙錢默默地往火堆裡丟去,漫天都是飛舞的紙絮,落在我的頭上,衣服上,前方滾滾而來的熱浪也讓人受不了,可我還是堅持把紙錢燒完,好讓姥爺在地下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燒完紙錢,爸爸媽媽便拿出鞭炮開始燃放,隨著“噼裡啪啦”的鞭炮聲,我和媽媽走出了墓園迷途中還看到幾個人在自己的親人的墳前上墳。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它用掃墓,燒錢等一些活動表達了對親人對祖先的一種深深的懷念。

  寫清明節的日記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錯的,每年清明都是陰雨連綿,正好寄託人們的哀思。

  每逢清明,父母都會起早,燒鍋做飯,蒸上幾碗魚肉,然後帶上我們,去給地下的親人們掃墓。爺爺的墳很近,就在村外,到了墓前,父親會用上鐮刀,細細的將墳墓上的草除去,傳說那是親人的頭髮,要輕輕梳理剪去,可馬虎不得。

  除完草,母親擺上魚肉,燒上幾柱香,放上幾串鞭炮,啪啪聲傳得很遠,似乎在提醒爺爺,兒孫們來看你了。給爺爺掃完墓,其它親人按照親疏,依秩序祭拜,不能有所遺漏,在農村的習俗,遺漏代表著不孝順,誰也不敢擔當這樣的罪名。到了中午,我們祭完回家時,青山中,已是白幡點點,在風中飄揚。

  下午,做清明果是一樣盛事。母親拿出前幾日採摘來的的清明草,在水中煮熟煮透,和上米粉,加入以蘿蔔為主,蝦仁、豬肉為輔的餡,捏成花狀,很是精緻。每當此時,我也會捲起袖子,上陣捏果,雖然不成樣子,但蒸熟後吃起自己做的清明果,味道更覺鮮美。

  這清明果啊,也算是為這哀傷的清明節,增添了一點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