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雨水節氣的日記
雨水節氣,萬物開始復甦,春天真的到了,大家看看下面的二十四節氣雨水節氣的日記吧!
24節氣雨水節氣的日記一
萬物生長離不開雨水。《易·繫辭》說,萬物“潤之以風雨”。所以,雨水是充滿生命內涵的節氣。人類自古就逐水而居,而水系的最佳給養便是雨水,雨水之於古人尤其重要,古稱“天水”,充滿神秘色彩。《釋名·釋天》謂:“雨,羽也,如鳥羽動則散地,雨水從天下也,雨者輔也,言輔時生養也。”雨被古人看成天界紛紛下落的羽毛,一方面說明雨具有滋養生命的功能;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先民對雨懷有一種神聖的情感。
我國有些地方雨水節氣流行著“送雨水”的風俗。民間認為雨水節是生命復甦的關鍵日子,人像樹木一樣,需要“借水上水”才能生存,而且以為人在60歲以後自然“上水”比較困難,需借外力相助才能“上水”,才能獲得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每逢雨水節氣,女兒要用“寄生”(寄生在老樹上的幼樹)燉豬蹄或燉雞,用沙罐裝好,再用紅紙、紅繩封了罐口。這天,女兒由丈夫陪同回孃家,進門後由女婿恭敬地獻給岳父岳母。如果是新婚女婿,岳父岳母還要回贈雨傘,希望女婿出門奔波可以遮風擋雨,祝福女婿人生旅途順利平安。
有些地區,在雨水節氣這一天為子女“借雨水”。在川西民間,有種“撞拜寄”的習俗,在雨水這天清晨,年輕的婦女牽著自己幼小的孩子,在路邊等待第一個過路的行人,不論對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上前攔住對方,讓孩子磕頭,給對方做乾兒子或乾女兒。意在保佑兒女順利成長。
雨水時的三候有“一候獺祭魚”之說。《呂氏春秋·孟春》中高誘注道:“獺獱,水禽也。取鯉魚置水邊,四面陳之,世謂之祭。”似乎獺也知道感恩雨水,獺捕魚後先祭後食,此舉令人感動,清初詩人孫枝蔚《老妻病癒設餅祭神》詩曰:“一點虔誠意,惟同獺祭魚。”
過了雨水便是“龍抬頭”,古時是祭祀龍神的日子,古人認為龍是祥瑞之物,更是春風化雨的主宰。所以每年的這一天,大家都要到龍神廟或水畔焚香祭祀龍神,祈求龍神興雲佈雨,保佑一年五穀豐登。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舉行“引田龍”儀式,明代已見此俗,沈榜《宛署雜記》記載:“宛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大家還在這一天耍龍燈,也是祈雨之意。
民諺有“金豆開花,龍王昇天,興雲佈雨,五穀豐登。”民間有祭龍節爆玉米花的習俗,傳說,龍王被玉帝打下凡間壓在山下,玉帝傳諭:“金豆開花龍王方可重返天庭。”大家為報答龍王布雨之恩,到處尋找開花金豆。後來有人翻曬玉米時突然想到,把玉米豆炒開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都爆起玉米花,並在院中設案焚香,救出龍王為人間興雲佈雨,漸成習俗。
“二月二,摸龍頭,一年吃喝不用愁。”在古城開封,至今還保留著在龍亭摸龍頭的習慣,龍亭是古時的皇家建築,龍亭內大大小小的龍形塑像、紋刻不計其數。每逢二月二,開封市民就會一大早趕到這裡來摸龍頭、上香,以求一年的好運,由於摸的市民太多了,龍形塑像和紋刻都光亮照人。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大家帶著敬畏與感恩,走在雨水裡,走在冰消雪解、萬物甦醒的春天裡……
24節氣雨水節氣的日記二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每年的2月19日前後,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雨水節氣一般從2月18日…
我敢說,在同學們中間,誰也沒有我對雨水的感情深。“春雨貴如油”,真是這樣啊!當然雨水多了會造成災害,可是對我來說,雨水在任何時候都是有用的。
咱們一家4口住在一幢30年代建造的小閣樓上,不到10米見方的小屋,是咱們的臥室、書房兼客廳。房子小,沒有暖氣、煤氣倒也可以,最糟的是沒有自來水。
全樓的住戶靠樓下小衚衕裡一個套著膠皮管子的水龍頭用水。大家一年四季,心安理得地把水挑上樓,誰也不抱怨。
每到夏天,當你走進這條迷宮似的小衚衕時,就會看見頑皮的孩子們在水龍頭下爭先恐後地洗臉、洗衣或者打水仗,惹得居民組長老奶奶一頓大罵。許多花花綠綠的'時髦衣服、襯衫、短褲什麼的晾在鐵絲上,衣服上的水嘀嘀嗒嗒地落進擺在地上一排用破搪瓷盆等代用的花盆裡,一些連植物學家也未必能叫上名字來的小草、小花,在破搪瓷盆裡開得還挺茂盛。
咱們這裡家家都是節約用水的能手。洗菜水用來洗手,洗手之後用來刷地板,廢水利用率達百分之百。
有一天,我放學早,想幫助媽媽洗洗衣服,可是缸裡沒水了,下樓去拎又拎不動,而且正下著大雨。
我望著大雨出神,心裡覺得很不是滋味。雨水順著平臺、房梁嘩啦啦地往下流。我彷彿看著媽媽頂著大雨從學校裡下班回家,彷彿看見爸爸在雨中挑著水艱難地一步一滑地上樓……忽然,我看見了一隻罐頭瓶在平臺上淅瀝瀝地接了半瓶子水。啊,有了!我把水桶掛在平臺的橫木上,不也可以接水嗎?
於是,不到20分鐘,就接滿了一桶清亮亮的雨水。我高興極了,接了一桶又一桶,心裡就像來到果園裡摘蘋果那樣甜美。這些水,除了洗衣服,還剩下許多。晚上,爸爸、媽媽誇獎我:“真乖!”哥哥表揚我:“還是弟弟聰明!”更有趣的是,住在樓上的叔叔阿姨們,也都開始像我這樣接雨水來用。每逢雨天,當我看到大大小小的雨水桶在叮叮咚咚地“工作”時,心裡就充滿了喜悅和自豪。
不過,我並不希望別的同學也有我這種接雨水的喜悅,我祝願大家都能住上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能用上方便的自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