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培訓方案> 【精華】培訓方案彙總五篇

培訓方案

【精華】培訓方案彙總五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准備工作,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培訓方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培訓方案 篇1

  一、培訓主題:

  大學生素質訓練

  二、培訓目的:

  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三、培訓的時間和地點:

  時間:XX年xx月xx日

  地點: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四、培訓物件:

  09級中小企業3班全員

  五、培訓工作人員:

  六、培訓前的準備:

  4張a4紙、水彩筆、繩子、剪刀、刀子、玩具槍、布條

  七、培訓的內容及流程:

  (一)破冰:

  時間:25分鐘

  形式:10個人組成一隊,自我介紹

  選隊長:主要領導者

  起隊名:隊伍的名字、隊伍的文化和理念

  編隊訓:放下壓力、敞開心扉

  設計隊徽:本隊的標誌、前景與展望

  設計隊旗:旗幟飄揚,代表著整支隊伍,代表著“1”代表著我們不敗的信念

  編隊歌:表現創造力、展示活力、煥發激情

  目的:

  用特殊的形式相互瞭解,團隊成員“融冰”

  形成熱烈的團隊氛圍,為接下來的培訓做好心理準備

  瞭解學員狀態,使學員初步熟悉培訓形式,有效溝通與協作

  (二)團隊車輪:

  時間:10分鐘

  規則:將每組隊員的腿兩兩綁在一起,讓所有隊員站在白線上,橫著移動,在相同的距離內看那個隊最先到達目的地,哪對就贏,在移動過程中,任何隊員都不能把腳伸出規定的範圍內。

  目的:提高整體的合作能力

  (三)真人cs:

  時間:25分鐘

  規則:分兩組兩組的進行,一組做兵、一組做賊,以“殲滅”全體組員為目標,最後以那組生還的人數最多為贏,被槍彈打中心臟、頭部視為已被擊斃,除此之外,被槍彈打中3槍的也視為已被擊斃,以上被擊斃者需退出賽場等待比賽的結束,以免影響遊戲的進行。

  目的:提高團隊精誠合作、溝通與協調的能力

  (四)活動總結:

  介紹:在以上活動開展完後,請各隊派代表提出對本次活動的評價和感受。

  目的:經驗分享,理論總結樹立“大團隊”觀念,團隊氣氛再一次達到高潮評估培訓效果

  八、活動注意事項:

  1、安全第一,嚴格按培訓中規定內容行事,發揚團隊協作精神,服從培訓工作人員和教練的統一安排,否則後果自負;

  2、參加者身體健康,有一定體力保證;

  3、著裝要求:所有參訓人員必須穿寬鬆的運動裝或休閒裝,必須穿軟底運動鞋。

  4、注意環保,不亂扔垃圾,不破壞植被,不隨地吐痰。

  6、活動過程中聽從指揮,不要單獨行動,遇到問題可與組長或負責人聯絡,請不要擅作決定。

培訓方案 篇2

  為推動轄區社群志願者活動的深入開展,充分發揮志願服務在建立和諧雙龍中的作用,特制定20xx年志願者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推進社群建設、建立和諧雙龍為目標,以滿足居民群眾需求、為群眾提供服務為主題,大力開展社群志願者活動,發展壯大社群志願者隊伍,推進轄區社群志願者服務事業蓬勃發展。

  二、工作目標及基本原則

  (一)工作目標:完善社群志願服務工作機制,建立健全一支管理動態化、服務多元化的志願者隊伍,實現社群志願服務與社群建設的良好對接,為廣大的社群居民提供快捷、便利、優質的志願服務。

  (二)基本原則:

  1、堅持與社群文明建立相結合的原則。透過文明建立,提高居民的道德水平。

  2、堅持與發展社群經濟相結合原則。透過提供社群發展經濟各種服務,把黨的溫暖送到居民家中。

  3、堅持與社群文體活動相結合的原則。透過廣泛開展社群廣場文體活動,陶冶居民群眾情操。

  4、堅持與社群法律教育相結合的原則。透過化解社群內部各種矛盾,確保一方平安。

  5、堅持與社群科普教育相結合的原則。透過開展科普宣傳,提高居民的科學生活質量。

  6、堅持與青少年教育相結合的原則。透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青少年喜愛的活動,使關心下一代工作落到實處。

  三、志願服務專案

  服務專案要切實符合社群實際情況和需要,努力探索志願服務活動的長效機制,力爭形成一批具有本社群鮮明特點的常規性志願服務專案。

  志願服務工作主要包括以下10個方面:

  1、社群公共事務服務方面:開展環境保護、清潔衛生、節電節水、廢物利用、食品安全、綠化、美化社群等宣傳實踐活動。

  2、便民利民服務方面:開展醫療保健、衛生、法律諮詢、法律援助、家電維修、家政、職業介紹、婚姻介紹、喪葬服務、代購用品、代辦手續等服務。

  3、宣傳教育服務方面:面向社群開展預防疾病知識宣傳教育、法制宣傳教育、社群醫療、計劃生育知識培訓教育和科普、社群環保教育、心理諮詢、交心談心等服務。

  4、社會治安服務方面:開展治安巡邏、聯防、防火防毒、預防疫情、抵制非法活動、守樓護院、民事調解等服務。

  5、扶孤助弱服務方面:針對老人、殘疾人士、弱能人士、重病人士、婦幼人士、貧困人士等弱勢群體,開展探望、義診、義教、家務協助等的服務。

  6、青少年成長服務方面:對社群有需要的青少年開展思想引導、心理諮詢、課程輔導、興趣培養、行為矯正、遊樂協助等。

  7、社會應急服務方面:開展社群防疫、防火、防洪、地震、急救等演練、培訓和宣傳。

  8、文體活動方面:開展各類社群群眾文藝、體育、聯誼活動。

  9、公益慈善宣傳方面:開展獻血、公益捐贈等活動。

  10、志願者宣傳招募方面:志願者註冊宣傳、招募、培訓、活動組織等。

  四、志願活動原則

  在開展社群志願者活動當中,要堅持四項活動原則:

  1、自願性原則。應充分體現社群志願者的個人意願,社群志願者參與和選擇服務的專案不帶任何強制性,均採取自願原則。

  2、公益性原則。社群志願者服務是志願者自願為社群群眾提供的公益服務,不收取任何報酬的,是出於人文關懷和博大愛心而付出的無私奉獻。

  3、實效性原則。社群志願者活動的開展要從社群和個人的實際出發,根據自身條件,把主觀願望與客觀實際結合起來,把社群群眾的需求和服務能力結合起來,實事求是,量力而行。

  4、規範性原則。社群志願者在辦事處社群志願者協會的統一領導下,由社群志願者分協會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地進行。

  五、活動安排

  (一)宣傳發動

  要在轄區內廣泛宣傳志願活動,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營造良好 的社會氛圍,並做好社群志願者的聯絡、招募、培訓、組織活動等工作,組織轄區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居民等填寫志願者註冊登記表,並對社群志願者申請人進行分類,確定服務物件和專案,明確崗位職責,協調安排服務活動。

  (二)活動實施

  根據轄區特點和群眾需求,組織社群志願者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活動;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志願者服務活動,並在重大及具有紀念性意義的節日中開展志願者服務活動,同時按規定參加辦事處在特定時間組織的統一活動。

  (三)總結表彰

  對社群志願者服務的活動進行總結,對取得成效的典型做法進行交流推廣。對活動中湧現出的好人好事透過媒體宣傳報道,並根據服務出勤率、服務期間表現,結合社群意見,授予相應獎勵及榮譽稱號。對在活動中做出突出成績的所有參與志願者活動的志願團隊、大中專學校團隊、企事業團隊、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團隊,社群志願者及各有關工作單位、支援單位,辦事處將予以統一宣傳和表彰。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健全機構

  高度重視社群志願活動,將之作為精神文明建設和公民道德建設的有效載體。建立機構,加強組織,負責社群志願者活動的指導工作,制定分協會章程、社群志願者管理辦法,建立健全考核激勵機制。不斷總結完善,做到有領導、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講求實效,持之以恆地長期開展。

  (二)精心部署,周密安排

  結合實際情況,研究具體實施方案,落實人員分工,協調安排好各項工作,確保社群志願服務規範、有序地長期執行。

  (三)著眼長遠,鞏固成果

  不斷總結工作經驗,逐步使志願者招募、登記、註冊和志願者交流、服務、統計等方面規範有序,探索志願者自我管理有效途徑。要透過活動,吸引社群各年齡階段、各行各業人群加入到志願服務的行列,不斷壯大志願者骨幹隊伍。要透過活動,掀起社群志願服務熱潮,營造“人人參與、各方支援”的志願服務事業的良好氛圍。要將志願者服務活動納入建立和諧社群考核的重要內容,社群工作人員要發揮帶頭作用。

  (四)加強宣傳,推廣典型

  充分利用、宣傳欄、標語、橫幅、電子屏等宣傳載體和新聞媒體,做好志願服務活動的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居民參與志願服務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各社群在組織開展活動過程中,要及時挖掘、宣傳志願者服務的典型做法、先進個人和優秀事蹟,採集並保留相關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做好真實服務記錄,充分展示志願者風采,提升志願服務工作的社會影響力。

培訓方案 篇3

  大家好!

  首先我來自我介紹一下:我是,非常感謝大家來參加今天的學生會幹事培訓,在參加完團輔後到多媒體教室參加工作細則的培訓。團輔目的:透過成員間的互動讓大家可以更快的認識和了解彼此,為接下來的工作開展奠定基礎,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增加對集體的歸屬感。所以希望大家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放鬆自己,積極加入。

  一、尋找有緣人(5分鐘)

  將60多人大致分為四組,每組15人左右,圍成圈坐。(五花八門、一馬當先、對牛彈琴、口是心非)

  一、輪迴旋轉(10分鐘)

  將每組成員分成2隊,排成內外圈,面對面站立,兩人分別介紹(內容包括 姓名、部門、學院、家鄉、童年最開心的一件事),每隔1分半內圈同學向左移動一個人,外圈同學不動,以此迴圈。

  三、傳數字(15分鐘)

  (捏肩膀、敲背,反過來)所有同學不準說話、前面不許回頭,後面同學的手不能超過前面一位同學的橫截面。在遵守這些規則的前提下使用任何方法將數字從尾部傳到頭部。(348902、347804、723946、834025)分數:時間加準確性。例如最快的組答對了4個數字,分數為4+4

  懲罰:贏的組成員一一指定輸的組做任何動作

  四、同舟共濟(15分鐘)

  每組分到4張A4紙,所有組員的腳不許碰地,只能藉助四張紙讓所有成員從一端到達另一端。

  懲罰:“噓,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我在同房花燭夜XXXX”(部門、姓名)

  五、小雞、母雞、鳳凰(15分鐘)

  所有成員一開始為小雞,所有成員蹲在地上,隨機進行兩兩猜拳,勝利的站起來成為母雞,輸的仍然蹲著,之後由母雞和母雞猜拳,勝利的成為鳳凰飛走,而輸的又降為小雞,小雞則繼續與小雞猜拳。直到只剩下一隻小雞為最後的'失敗者。

  懲罰:唱歌、將硬幣從左臉移到右臉(男)、用身體做數字

  六、口香堂(15分鐘)備用

  主領“口香糖”,成員“粘什麼”,主領“兩個人粘臉頰”

  四個人粘手臂、兩個人粘腳掌、三個人粘大拇指、兩個人粘手背、五個人粘頭髮、兩個人粘額頭、兩個人粘耳朵 (部門、姓名)

  今天的團輔就到此結束了,相信今天團輔的目的已經達到,彼此的陌生感已經在剛才的遊戲中消除。我們是學生會大家庭的成員,那希望大家抓緊認識自己的同事,路上遇到打個招呼,碰個臉熟。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希望大家互幫互助,我們一起風雨前行。

  物資:成語籤、A4紙20張、傳數字最後成員填寫紙(標組號)

培訓方案 篇4

  活動主題:釋放壓力,放鬆心情,輕鬆學習,快樂生活

  培訓目標:幫助學生在活動中緩解釋放壓力,使學生學會合理的減壓方式,愉悅心境,增進 集體凝聚力

  培訓物件:面臨期末考試的各班級學生 培訓時間:40 -60分鐘

  過 程

  一、 破冰訓練(暖身活動):輕揉按摩操 持續時間:5-10分鐘 準備:能容納全班學生的場地,背景音樂(指導師可根據自己喜好選擇,節奏感強的音樂即可) 步驟: 1. 先將全班學生按實際人數情況排列成若干縱隊,後一排同學將兩隻手臂置於前排同 學的雙肩上 2. 指導師講解按摩動作(可選擇揉肩膀、捶背、捶腰,也可三者皆選) 3. 指導師開啟音樂,指導學生隨音樂節拍做動作,被按摩同時學生也要隨音樂節奏扭 動身體 4. 在音樂進行中指導師發號口令(如:全體向後轉、向右轉)變換隊形,也可形成同 心圓隊形(兩圓逆行)

  二、 活動

  (一):抓烏龜(抓住快樂,躲避痛苦) 持續時間:10-15分鐘 準備:能容納全班學生的場地、幾個簡短的小故事 步驟: 1. 先將全班學生按實際人數情況排列成蛇形隊伍 2. 指導師講解動作:每位同學將自己的左手手掌心朝下,與地面呈水平,右手握拳 伸出食指朝上,與地面垂直;然後將自己的左手掌置於左側同學的右手食指之上,依次放好。 3. 指導師講解遊戲規則:設定“反應字”;當學生聽到指導師講故事的過程中出現“反 應字”時,應以最快速度抓住左側同學的食指,同時將自己的右手食指逃脫出來4. 遊戲規則清楚後,可以先演練一次,以熟悉遊戲過程;然後進行3-4輪遊戲(中間 可更換反應字,也可更換故事,以增加遊戲難度) 5. 獎勵與懲罰:連續三次被捉住的同學要受到懲罰(讓其表演節目等),連續三次捉住別人的可獲得小的獎勵

  活動(二):數字傳遞 持續時間:10-15分鐘 準備:能容納全班學生的場地、寫有數字的白紙、空白白紙、筆 步驟: 1. 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人員5名-8名左右,並選派每組一名組員出來擔任監督員 (交叉監督,不能監督本組的隊員); 2. 所有參賽的組員排縱列排好,由指導師向全體參賽學員和監督員宣佈遊戲規則 3. 遊戲規則: 1)各隊排尾同學到指導師身邊來,指導師說:“我將給你們看一個數字,你們必須把這個數字透過肢體語言一次讓你隊員知道,並且讓小組的第一個隊員將這個數字寫到白紙上,看哪個隊伍速度最快,最準確。” 2)全過程不允許說話,後面一個隊員只能夠透過肢體語言向前一個隊員進行表達,透過這樣的傳遞方式層層傳遞,直到第一個隊員將這個數字寫在白紙上,並由指導師提示所提交的答案是否正確,以及由小組內部決定從哪個隊員開始重新傳遞; 3)比賽進行5局(數字可由指導師設定,例如可設定為:0、900、0.01、-1960、198/63等),每局中間休息1分15秒。 感受分享:請幾個學生隨意暢談自己的感受(該活動中什麼是制勝的關鍵)

培訓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學校強化校本培訓管理體制,增強教學意識,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以提高教師業務能力為重點,向科學管理要質量,向科研要成果。根本目的在於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學校制訂了校本研修工作量化考核細則,制訂了我校校本研修學分考核細則、三型能級考評表、學習型教師考評表等分目標與過程量化考核,實行“校本研修學分制”,納入教師業績考核中。教師每期必須完成必修培訓學分,才能取得本年度繼續教育合格證書,特制訂校本研修考核與評價制度。

  二、研修形式

  (一)、常規教學

  1、備課

  (1)、嚴格執行課標要求。

  (2)、堅持集體備課,要求每個備課組每個星期集體備課兩次,並做到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定中心發言人、定內容、定時間。

  (3)、備課要求同存異。重點、難點內容統一,教法、學法等則根據教師自身實際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而各有不同。

  (4)、教師要準時參加集體備課,備課組長上交備課記錄。

  2、教案

  (1)、教學內容編排合理,突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

  (2)、環節齊全,層次清楚,書寫工整、規範。

  (3)、有德育滲透點,並根據學校要求,每天最後一節課教師應有安全教育之內容。

  (4)、提前寫1——2節教案,有課後反思。

  3、公開課

  (1)、根據學校規定,每月每個備課組必須推出一堂校級公開課,每學年每位教師必須上一堂研究課。

  (2)、備課組的公開課必須由備課組全體成員集體備課、磨課,然後再推出。

  (3)、公開課必須提前一週通知教導處,並由教導處公佈資訊,無課教師均應參加聽課。

  (4)、公開課的教案、課件的準備。公開課的教案必須在開課前交教研組長,公開課的課件則於課後交教研組長,並於學期結束後交教導處存檔,作為公共資源。

  4、聽課

  每位教師每學期完成聽課16節的任務,並有聽課記錄、有聽課評估意見。

  以上材料將由教導處組織人手在學期結束前集中檢查,並將結果反饋給教科室,計入教師校本研修學分考核中。

  (二)、自主研修

  5、反思性研修

  引導教師每天、每週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及結果的科學性、有效性進行反思性評價,並堅持寫反思性筆記,以達到“實踐+反思=成長”。()要求人人建博,每月原創博文1篇為合格,2篇為良,3篇為優,4篇及以上為明星教師。

  6、聽課反饋式研修

  一是互相聽課評課,共同分享經驗教訓,提升教學智慧,二是針對教師上的某一堂課進行說課、評課以提升實踐智慧,三是同課擂臺賽,一課多人上與多人上一課,達到互相借鑑,實現個體反思與同伴互助的結合。

  7、案例解讀式研修

  一是對校外先進教師的成功案例和優秀課例進行推介式解讀,以達到學習先進的、借鑑成功的、發展自己的。二是由教師自己提供教育教學中的案例、課例,其他教師從自己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出發,從不同角度進行解讀,達到開闊思路、智慧共享的目標。

  8、讀書筆記式研修

  每期每位教師要選一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好書或雜誌,利用時間自己閱讀、反思、筆記,並記在學校統一發的筆記本上,備查。

  三、獎懲制度

  (一)、獎勵

  1、按時參加教師校本研修,認真完成相關研修作業,在研討活動中做主題發言者記入優秀學員檔案。

  2、能把所學理論應用於教學實踐中,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教學成績突出者記入優秀學員檔案。

  3、積極撰寫論文,論文獲校級一等獎以上者獲在正式刊物上發表的,記入優秀學員檔案。

  4、課題在校級以上立項的課題組成員記入優秀學員檔案。

  5、課件在區級以上獲獎者記入優秀學員檔案。

  6、以上記入優秀學員考核檔案的教師,與學校年度考核掛鉤,作為教師年度考核的一個指標及區二、三層次骨幹教師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

  (二)、處罰

  1、嚴格堅持考勤制度,凡在集中學習、培訓工作中無故缺席或因其它事情缺課達總課程三分之一以上者,均不能取得該項學分。

  2、培訓作業(如教育教學案例、教學成長故事、個人成長規劃、讀書筆記、講座聽後感等)超過五分之一不交者,不能取得該項學分。

  3、未能按規定上公開課,上交相關課件和教案者,不能取得自主研修學分。

  4、以上內容將與教師年度考核掛鉤,作為教師年度考核的一個指標及區二、三層次骨幹教師年度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

  四、考勤制度

  教科室負責校本研修各項學習、培訓工作佈置、檢查和督促哦,各教研組長及各處室要積極配合。

  1、學校對教師的校本研修實行學時學分制度管理。

  2、嚴格考勤管理,每次集中培訓均採取簽到制度,()且必須由本人親自簽名,嚴禁由他人代簽,一經發現,本人和代簽者本次培訓作缺勤處理。

  3、如必須參加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活動而無法參加學校組織的校本研修活動,則必須於事後補習相關內容,否則作缺課處理。

  4、培訓的相關作業,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上交教科室,逾期不交者按相關規定處理。

  5、學校教科室組織人員對教師上交的教育教學論文、案例、課題等進行評比,並將結果在校園網上公佈。

  五、公示制度

  為規範學校校本研修管理工作,使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能正常、有序、有效地開展,本著對教師高度負責的態度,特制訂本公示制度。

  1、學校組織的講座、集中學習、培訓作業等資訊將在學校公示。

  2、講座、集中學習等教師出勤情況將與兩天內在校園網上公示,如有出入,教師可在一週內向教科室提出,經核實後予以更正。

  3、教師上交的教育教學論文、案例等研修作業將於作業上交截止日之後兩天內在校園網上公佈,如有出入,教師可在一週內向教科室提出,經核實後予以更正。

  4、教師教育教學論文、課題等,在評比結束後在學校公示,接受全體教師的監督,教師可於一週內向教科室反映情況,經核實,確有問題的報校長室最後裁定。

  5、教師所取得的校本研修學分,將在學校公示。

  以上校本研修考核與評價制度,由學校教科室負責制訂,由校長室審定,自確定之日起實施,並在具體操作中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