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名言格言> 2018精選名言詩句

名言詩句

2018精選名言詩句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提供到的名言詩句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2018精選名言詩句

  1、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秋浦歌》

  2、日日行,不怕千萬裡;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格言聯璧·處事》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4、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5、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呂氏春秋·誠廉》

  6、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蜀道難》

  7、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把酒問月》

  8、恢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出師表》

  9、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越中覽古》

  10、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漁夫》

  11、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1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13、精誠所加,金石為開。——《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

  14、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早發白帝城》

  15、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漁夫》

  16、不為外撼,不以物移,而後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呂坤《呻吟語·應務》

  17、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登金陵鳳凰臺》

  18、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

  19、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呂氏春秋·誠廉》

  20、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2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

  22、天下之事常成於困約,而敗於奢靡。——陸游

  23、業精於勤,荒於嬉。——韓愈《進學解》

  24、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5、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

  2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27、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子夜吳歌》

  28、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29、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30、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3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

  32、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訓俗遺規》

  3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增廣賢文》

  34、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

  35、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36、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37、堅志而勇為,謂之剛。剛,生人之德也。——《練兵實紀·剛復害》

  38、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曹學《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

  39、不為外撼,不以物移,而後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呂坤《呻吟語·應務》

  40、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4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4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

  4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44、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45、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渡荊門送別》

  46、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曹植《贈白馬王彪》

  47、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北風行》

  48、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荀子·儒效》

  49、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羅大經《鶴林玉露》

  50、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5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52、丈夫不報國,終為愚。——陳恭尹《射虎射石頭》

  53、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54、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列傳》

  5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油天姥吟留別》

  56、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陸游《病起》

  57、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登金陵鳳凰臺》

  58、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59、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酒》

  60、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