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當何處生活隨筆
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中寫道:“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幸運,就是在他的生命中途,即他年輕力壯的時候尋找到他的使命。”
世界之遼遠足以讓每一個人在專屬於他的地方覓得他的使命,並以開天闢地的姿態去挑戰前途之障礙。但令人扼腕的是,多數人因不理解自身使命的價值而在昏暗中固執消磨人生,最後終身庸碌無為。
社會的結構並非是金字塔形,而是並列的柵欄。身份的.低微並不意味著人格的低賤,更不應當以此為藉口來消極牢騷。要知道,無論是人力車的把頭還是整個國度的權柄,都是因為大家相信你才交由你手。汙泥或碧蓮,都不會因為高下而放棄努力。可對地位的盲目渴求到底使人失卻了對自身位置的認同。如果人都往高處走而非冷靜和氣地堅守自己的位置,那人類之巨廈豈不是地基架空?充斥社會的懸空感逼迫人心惶惑搖擺,愈加向上以求安全感。由此陷入惡性迴圈。
正確認知自己的本質,找尋自己的位置,卻又絕非是教人渾渾終日。若是一顆死去的種子,莫說種在不見天日之泥裡,便是在天國也於事無補。
梵高在當時,確是極底層人民了,他的一張畫布上總有數張油畫相覆以節省布錢。可他不在意,他的心是熱的,無論是《向日葵》或是《鳶尾花》總是糅進了他的一切,且並不因他的死而終結。他原本可以改行,卻認定了命運的絲線繫縛了他和《星空》中的星斗,於是他留在自己的位置,宣誓著畫者的尊嚴。
是的,他贏了。可這仍舊是一場以人生為代價的豪賭——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這裡是否是你的最終場,是否是你成功或死亡的地方。並非所有人都有勇氣堅定自己的位置,堅定認為自己的價值正在於此,堅定自己的心會永遠熱氣升騰,因此大多數人退卻了,他們沒有信念來完成這未卜輸贏的終極遊戲。但是相反,一旦你堅定自己,無論是何處深淺,此生無憾,仰不愧於自己,俯不怍於此地。
喬布斯說:“你須尋得所愛。”你願為之不顧一切時,那便是你的位置、你的使命。
身當何處?
身當於此,不必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