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別光顧想好事偷著樂雜文隨筆

別光顧想好事偷著樂雜文隨筆

別光顧想好事偷著樂雜文隨筆

  感冒咳嗽好得差不多了,多日昏沌沌的腦子似乎有點清醒過來。

  午後,不習慣閉目送禮,閒著沒事,便心血來潮地捧起自己的那部“光輝著作”《西施不曾遠去》翻看。

  一向以來,對自己已經成冊的所謂書,我都是堅決不看的。為什麼?說出來有人會笑,怕只怕一不小心發現錯誤缺點,那就後悔莫及了。

  今天算是自尋作禍吧。

  開頭並沒有,相反,讀著讀著,越讀越喜歡,越讀越覺得自己水平不低,有時,還能讓自己的某些詞句惹出無聲的笑來。我甚至想,這麼好的文章,這麼好的書,為什麼就無人賞識呢,原因很簡單,不熟悉我的人不知道有這本書,熟悉我的人當然大多有這書了,可因為他們對我司空見慣了,不太願意為我的文字浪費時間,所以……

  這時候,我甚至想,要不要來一個個人的比賽,請熟悉我不熟悉我的人寫寫對《西施不曾遠去》的讀後感(用文化人的話說,是書評),然後,擇優評獎,至於獎品是什麼,容我想想,容我想想……

  正當滿腦子天馬行空胡思亂想之機,習慣一心兩用的我,突然發現一個數字,一個錯誤的數字!

  在《銀行》一篇,第70頁,我看到了這樣一段文字:“一個方形屋柱上掛有收購牌價,非常清楚地記得,上面標著:金3.14元/克,銀0.04元/克。那時物價穩定,故而金銀牌價也恆定不變。”

  別人肯定看不出這些文字有什麼不對,我卻被驚出了一身冷汗。

  你別不信,真的!

  我明明白白地記得,記得非常清楚,那時的黃金銀行收購價是每克3塊零4分,念起來,感覺非常上口,3塊零4分——3.04!哪來的'什麼3.14?

  這可真的是一個嚴重的歷史問題哪!

  想想看,要是有人吃得空,引用了我這個數字當什麼論據之類,會不會嚴重的可怕後果,我不敢說什麼多米諾效應,以訛傳訛是絕對可能的。

  完了完了,真的完了。

  就因為這個小小的發現,把剛剛盤踞心底的滿足自得一下子被滅絕殆盡。

  發了半天的愣,忽而想到當初為書寫自序時有那麼一句話:“有一點需要說明,是記憶,難免有誤,所以,我所寫的,不可看作資料,不可認作歷史……”心下暗暗安撫自己,幸虧“有先見之明”,萬幸啊萬幸!

  唉,人生在世,還真不可以光顧想好事偷樂,還是想一想,往後敢不敢再讀自己的爛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