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關於長大的雜文隨筆

長大的雜文隨筆

關於長大的雜文隨筆

  是什麼時候發覺自己長大了呢。是十八歲的成人禮?高考後的出門遠行?還是二十歲開始的漸漸地經濟獨立?

  不是的,我的長大乃至於每個人的長大都應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吧,而非言語間的頃刻。

  小時候,父母總是很忙,忙到沒有時間管我,再後來,父母乾脆管不住我了。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習慣了一個人的自娛自樂,一個人在田野裡撒野,一個人去山林放浪形骸,一個人在泥土野木雜村間自得其樂。我常常想,若沒有那一段野性時光的浸潤雜染,後來長大的我可能不會那麼無所畏懼。一個人出遠門,去做一些超過我的年齡水平而不該做的事。

  我的父母該是全天下最心大的父母了吧。對我完全放養式的管理,從幼兒園小學到高中大學,除了給予我必需的.經濟上的援助,其他的,心理上的預防乃至精神上的鼓勵,他們所給予我的都少之又少。也就是在這樣的家庭教育環境下,我野蠻生長著,像一棵稗子,春寒夏洪秋旱殺不死它,農藥噴不死它,農人拔不盡。而我呢,我的青春期、叛逆期如期而來,受之坦然。歲月綿綿,我得以更加堅強。

  小學五年級第一次自己去學校報到交學費,此後就再也沒叫父母一起報道開學了。初中一年級,我月經初潮,自己去商店買了衛生棉墊上。也許是出於那個年紀獨有的羞澀使我在這件事情上,始終對父母三緘其口著。初三那年,第一次刻骨銘心地喜歡上一個人,沉默的同時,學會了如何隱藏心事和秘密。大學選擇了離家千里的遠方,一個人單槍匹馬,從心靈到身體,都真正地上了路。

  長大可以做很多事了啊,抽菸喝酒談戀愛都只是小把戲了。

  出門遠行而又無所畏懼,穿漂亮衣服踩高跟鞋,再也沒有學校的種種限制。勇敢地喜歡一個人,然後瀟灑地將其放下。認識更多的形形色色的人,見識這多姿多彩的世界。有了自己的價值判斷,再按自己的價值觀去生活,去愛,去回報。不喜歡的人就自動保持距離,乃至遠離,喜歡的人就真心對她(他)好。會知道回報父母了,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關心。

  我常自詡為懷舊派,可一旦叫我真正回到我的小時候,回到我離家之前的那段時光,我又退縮了。那段時光確實純粹單純,卻乏味得可怕,閉塞的鄉村生活,寂寞是無邊無際的。我那些愚昧的鄉鄰給過我以及我的家庭無數的鄙夷目光,背後口舌,叫我去重新遭受一遍,我怕是不願意的。至於我的小學中學時代,我活得像個醜小鴨,我肥胖,醜陋,暗戀男同學,卻自卑得可憐。我常常被我的小學數學老師打,他罵我是豬。我的中學班主任是個勢利的中年男人,班上很多同學家長送禮給他,我沒有,他就對我不聞不問,我也只當他是個世俗的可憐人,對他的憎惡給了我動力來維持我終年不變的班級第一的成績。

  回顧歲月,我的壓抑不少於快樂。我的壓抑來自外界的虛榮,來自家庭的鄙態……至於我的快樂,它來自很多很多簡單的小事,也就是內心有了些這麼簡單的快樂,才能夠讓我在那段壓抑的灰色歲月裡很好地成長著。自生自長,不熄不滅。

  所以,長大並不是件無奈的事。

  當我發現在我十八歲之後,我能夠獨自出門遠行,想去哪就去,自己攢錢買車票。想買漂亮衣服就自己掙錢去逛商場逛淘寶,遇到可愛有趣的人就和他(她)做朋友,碰上不喜歡的人就自動保持距離。勇敢地去喜歡一個人,再瀟灑地將其放下。開始有自己的價值判斷,知道按自己的價值觀去生活,去虛擲光陰。寂寞了就趕緊讀書觀影,不再在心緒不寧中惶恐終日。並且還有一定的掙錢能力,經濟上脫離赤貧。這些,都是我長大了之後才能夠做成的事。

  所以啊,你看,長大其實還是很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