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的雜文隨筆

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的雜文隨筆

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的雜文隨筆

  翻看朋友圈,無意中發現了這首詞,有景有敘,結尾更是抒發了一種出世不問塵緣的超脫。

  “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簡簡單單的事物,到了文豪的筆下,演變成了對於清淨無為生活的象徵,引發了人們詩意的聯想。在這世間,忙忙碌碌,或者為了名聲,或者為了盈利,眾人沉浮於其中。而能夠捨得放下名利,超然於世外,從來都是我們文化裡推崇的一種理想狀態。

  從古至今,就有著數不清的世外高人,隱居山林,不落於俗世。也有著急流勇退的智者,經歷了風浪之後的'明哲保身。哪一種狀態是最好的?恐怕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閒來避世,生活于山水之間,看看天邊的雲,喝口壺中的老酒,興起再撫琴高歌,盡興而又隨意。這樣的生活,更多的是操心自然環境的變化,風霜雨雪的歷練。而在紅塵俗世之中,能於人群中從容進退,周旋於各種名利場合,其實也是了不得的人物。

  想來,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相應的是嫻熟的琴藝,不凡的酒量,過人的眼光。這些,可以在深山老林中提升,也可以在塵世之中熟悉。

  從大的方面來看,避世隱居好像是比較消極的人生態度,可真正能達到那種境界的人卻真的不多。閒暇的日子,更是需要積極的面對生活,因為熟能生巧,因為行成於思,毀於隨。

  說到世事,有句關於愛情的名言可以引用一下:“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略微改動一下:“問世間名利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負?”

  許也好,負也罷,可別到頭來,彈一手爛琴,喝一世饞酒,看一抹殘雲。醉生,未必就會夢死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