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詞中的易安美文隨筆

詞中的易安美文隨筆

詞中的易安美文隨筆

  詞至李清照,始見婉約,方知本心,每闋詞由景至情,由情入心,矜柔裡不失善感,因是女子,因有知性,把原本花自漂零的自如點綴上了靈韻,使得婉約派的瑰麗自然帶上了絲絲清新,吟闋時,感慨字字珠璣,聲聲內涵,言盡意不盡,有質感,有畫面。掩卷後,想著這個芳華絕代的詞中大家該是怎樣丰神如玉?置身文學巔峰,一詞終了,竟引無數才子折腰,天下失聲!你自號“易安”,可風雨飄搖的亂世中何安可易?最後只得嘆息國家不幸詩家幸亦。慨然之餘,捻點點丹青,揮毫或濃或淡,只為在人比黃花瘦的枝椏上摹刻你遠走的輪廓。

  卿本佳人,用“此情無計可消除”來形容易安的文風才情,必然還要加上一句“暗香盈袖”,淺淺幾筆的詞箋上,情感透字而出,意境層層迭送,彷彿隨著悠悠古箏在風中的清鳴,得見你在蓮花河畔怡然陶醉,低頭擷花嗅清香的醉囈笑語;髮釵搔頭,於深閨以銅鏡相襯,胭脂含情的待嫁嬌羞;盼君歸兮,隔江遙遙望卻不得見的相思深苦;國破家亡,流離中不知何從,無計與誰言的哀愁;麗人遲暮發漸白,幽幽嘆平生,欲語淚先流的無奈和落寞。於是,順著易安起落紛呈的秀詞,窺到了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美譽的易安,一個融於世俗卻脫俗的婉約代表。

  梨花漿,生波漾

  兩行鷗鷺在雲霄中穿梭,掠過下方幽谷明湖,停留在挽亭水榭前的藕花叢中休憩,蓮花似開未開,收斂著剔透的花瓣,陽光的照射下,在凌波中汾汾粼粼,煞是好看。

  遠處。有蘭舟在一汪明澈中緩緩前行,船兩側的平木破開水面,捲起細波,疊疊鋪開,將涓流碾於細碎。置身蘭舟上的你說春風不渡,春意不看,實則可惜了這朗朗美景,眉宇間透出的玩味,更添了幾分俏皮靈動,言畢,你一手扶著斜桅杆,一手舀起湖中清水,於半空中傾灑而下,落入湖面,發出噠噠聲的漣漪向周圍散開。盈盈一笑的面容真如前方芙蓉般清澈,沁入出遊郊遊的美好時光裡,誰可望見,蓮花出淤泥,清麗絕塵,如你。

  一葉扁舟愈行愈遠,遊興未盡之時,卻發現迷途不知歸路,梨花槳的波動頻率驟然加快,驚起了在停棲在洲渚上的滿灘鷗鷺,爭渡,爭渡。

  小軒窗,正梳妝

  帷幔重重的閨閣裡的青瓷香薰,爐生煙,煙渺渺,氤氳升騰。釉胎雕刻出的鏤孔青花呈迎風嬌放的姿態。香爐旁的繡榻上有一片絲帕,一把鳶梳,一方拜帖,還有他贈送的一支流蘇碧簪,觀起來精美巧工。

  你端坐在銅鏡前,兩腮如桃花般羞澀,皓齒緊抿著唇角,手中摩挲著那隻流雲碧簪,思緒回到了那一日的燈會上,一個溫潤如玉的男子與你挑燈猜謎,鬥詩作樂,那一日,高談論闊,相見恨晚,也是那一日,情愫漸生,芳心暗許。臨走時,他的默默惜別的雙眸,倒影著你的影子,雖無言,但已知曉雙方的心意。後來,他攬你入懷,共乘快馬,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今時今日,那方拜帖上面寫著的紅色“囍”字醒目明亮。落款上赫然是你和他的名字。

  銅鏡前的你,緩緩將流蘇碧簪插入如綢緞般的髮髻中,畫眉妝,點絳唇,披紅霞,坐花轎,舉案齊眉至白首,知否?知否?

  靖康役,亂世起

  殘月如鉤,天地肅殺,北風呼嘯,將客棧豎掛著的織旗吹得獵獵作響,像怒號,似乎將寒意催的更濃了些,風已滿樓,偶爾有風塵僕僕的.過客在此停歇,打著哈欠的小廝裹了裹身上的蓑衣,用低不可聞的聲音咒罵著兵荒馬亂的世道。

  三更時分,廊舍內,昏暗的紅燭蠟油無息劃落燭臺,映出你倚著窗凝望的身影,人無眠,心不安,臉上濃現一抹憔悴的你用手撫了撫乾枯的髮梢,已有幾絲銀線悄然滋生,是愁,是憂。你低頭沉湎,欲語淚先流,微顫的雙肩和輕聲抽泣聲在房間中空寂,花濺淚,鳥驚心的國殤,回首成空,天人永離的家痛,每每都讓你於恐慌中驚醒,無法安然,無法忘懷,終了,只剩薄薄的一盞樽,一玉簫,一如當年。

  清酒怎澆愁,恨多徒添憂。你將滿腹才情觸於筆尖揮毫,遙想昨日黃花,風華正茂時戛然而止,行文至此,奈何,奈何。

  塵已斷,隨風散

  江南的三月天乍暖還寒,綠草依依之上有青蔥杜翠,並排而立的幾棵斑駁的柳樹嫩枝襲來詩意,在彎彎窄窄石拱橋下的河裡垂落,一絲柳,一處情,又是一年新的輪迴。

  漂泊一途,顛沛半生,歲月無情,載不動幾多愁,可記否悄然青梅嗅?韶華不在,孤獨至老的半生,可忘卻暗香盈袖?有些話,終將掩於年華,止於唇齒。你在樹下抬起佈滿褶皺的手,將銀髮歸捋於後耳,看著從枝條滲透出來的朦朧光線,簾幕無重數。如樑上懸掛的層層珠簾,等風起時叮鈴作響,透著數列珠墜,依稀有他穿著一襲錦衣,在駿馬之上向你緩緩伸出了手,你頭上插著流雲碧簪,在一片芳菲中和他一起,歸去,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