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少講突出學生主體小學教師隨筆

少講突出學生主體小學教師隨筆

少講突出學生主體小學教師隨筆

  暑期一開始,我街道就風風火火地啟動了研修班的繼續教育活動,街道黨委、政府邀請了於永正、支玉恆、靳家彥、劉德武、王延安、徐長青等近十名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親臨我街道,現場作課,闡述新課改理念,這在我區教育戰線是一個創舉!為期七天的研修班培訓活動,受益最大的是我們的學生和老師。

  我作為街道語文科學科能力,被街道推薦執教一課閱讀研討課,由於永正老師主評。課前我胸有成竹,一直奉行求真、求實的原則,我也像於永正老師一樣事先沒有和學生見面交流,就開課執教《將相和》一課,整個課的設計都是我自己錘鍊後出爐的,滿以為自己該趨向成熟了,結果,於永正老師的評課讓我清晰地體會到了專家深邃的積澱和獨具的慧眼。於老師的評課語言精闢:葉聖陶講過閱讀教學總得讀,陳國富老師執教《將相和》一課,第一課時是讀書課,能紮紮實實地讓學生讀書,內化為孩子的語言,培養了閱讀能力;第二課時是思維課,孩子的語言培養了,思維能力提高了。然而,陳老師作為青年教師,依然難以避免青年教師常有的躁動,老師的課堂語言不精練,課堂氣氛宜動中藏靜,朗讀很重要,孩子讀好了自然就不用老師多講了,也就體現了學生主體。

  語文課就應該上成語文課,要堅定不移地保留語文學科的特點和本位的東西,活動、遊戲、畫畫、表演等形式最終要為內容服務,把語文課上成音樂課、美術課,甚至上成哲學課,這是喧賓奪主,迷失自我!《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漢語言文學的特點對語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於永正老師的'一席話讓我更深刻地剖析了自己的教學行為,冷靜地思索自己的教學給予學生實實在在的東西有多少,有利於學生髮展的因素有多少?越是怕學生不懂就越講得多,越包辦得多。學生在教師自以為分析得很透徹的邏輯思維折騰下,還有輕鬆直面文字、感悟文字、生生對話的機會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廣度和深度就自然狹窄、膚淺了,還談什麼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學生良好的語感如何培養?如何在實踐中讓學生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我認為語文學科讀的特點決定了語文課的基調。老師們,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時間就是孩子發展的空間,讓學生透過多元的讀感悟語言文字,學生幾分鐘的讀也許勝過您幾十分鐘的講解,您少講學生反而多學呀!當然,教師少講絕非不講,恰到好處的講解依然是語文教學的優良傳統,不能否定,更不可拋棄!

  一堂於永正老師評議後的閱讀教學課,讓我青春活力的心注入了理性的養分。之後,我經常嘗試從學生的行為中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頭腦中更多地關注學生意識,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不僅僅考慮怎麼教,首先考慮的是學生怎麼學。我不再以教師過多地分析講解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把學生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理解和體驗,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的能力常令我驚歎不已。

  老師們,崔巒先生提出: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真實、樸實、紮實。要真真切切地做到“三實”,需要教師捧出一顆對教育虔誠、對學生真誠的心,一顆淡薄名利、無私“忘我”的心。於永正老師評我的課“課堂氣氛宜動中藏靜,朗讀很重要,孩子讀好了自然就不用老師多講了,也就體現了學生主體”。我執教的《將相和》一課到底有多熱鬧,老師到底有多少分析,估計您可以設想到了。說句心裡話,我的名利心雖無多少,但確實是“忘生”多而“忘我”少呀!

  “於永正是一面旗幟,一個榜樣。”我將高舉於老師這面旗幟,不極右,不極“左”,用我的一生探索語文教學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