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走後山隨筆小札

走後山隨筆小札

走後山隨筆小札

  登上四墩岩石,茫茫群山被我踩在了腳下,我好有成就感!“欲與天宮試比高!我——贏——了!”千山萬壑也幫我應和。“我——贏——了——”的回聲綿長。

  清涼的山風徐徐吹來,陰森森的松濤吹起了口哨,猶如來自天邊的最美妙音樂。一時興起,竟然吟誦起了:

  “雄姿磊落傲蒼穹,拔地通天笑大風。霧繞雲從九天外,鐘鳴客串萬山中。四方浩宇長聲嘯,萬壑清風俯首躬。腳下三千飛鳥亂,天宮絕頂嘆神功。”

  隻身佇立於群峰之上,真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英雄氣概。

  感慨之餘,低頭望望腳下,一雙嶄新的皮鞋,早已是齜牙咧嘴,我一時好勝心疼。現已是木魚成舟,也是毫無辦法。我索性脫下破了的皮鞋,提在手上,光著腳丫在山中茂密的林間小路上前行。山間人跡銷匿,我詩意地穿梭於林海,側聞地籟,仰聞天籟,與天地同化,尋回我蒙塵已久的潔淨心靈。

  山迴路轉,峰迴路移。我在不知不覺中,又來到了一座山樑的頂峰。放眼望去是一條長長的小路,順斜坡橫下。

  遠遠望去,有一位鬢角斑白的老人,正吃力地揹著一大回柴禾,踉踉蹌蹌的沿著橫下的山路往下蹣跚邁步。

  我想,大山中難得見到有人來往,既然有人,去石城小學也就不會太遠了。

  於是滿懷信心地加快步伐向前趕路。不一會兒,我就追上了前面的那位老人。

  “老爺爺,去石城小學的路是從這兒走麼?”

  老大爺一聽後面有人在與他打招呼,先是一愣,隨後就近在路旁找了個石墩把柴禾停靠好,不慌不忙的從被子系中脫出臂膀,解開胸襟處的'幾粒衣釦,任山風吹拂,褪褪早已大汗淋漓的熱氣。

  他眯縫著眼睛,打量起我來,從他眼神中看得出,有些詫異。稍後才慢騰騰回我話:

  “你這人我看著有些怪,大路不走,偏偏要走小路,這後山峰巒疊起,該多危險啦!”

  “大爺。您有所不知,我是到大溪學校去後,順便從後山抄近道過來的。”

  “哦!哦哦!原來是這樣啊。”聽說我是老師,他有些肅然起敬。

  我把那雙脫了底的破皮鞋,遞給老大爺幫我拿著。執意背起了老人停靠在路邊的那回柴禾。老人說什麼也不答應,但我沒經他允許已經背在了肩上。他也沒再說什麼,我們一路走,一路聊著。

  “您家是山下的呀?”

  “是呢!要不多遠就到了我的家。”

  “我就一孤老頭子,每半個月要上山一趟。”

  ……

  談笑間,隱隱地,聽到陣陣風聲,路旁的松柏樹林沙沙作響。我走著想著,漫步曠地,撫孤松而盤桓,白皮松不見一絲顫動,但是樹身發出清晰、幽遠而悠長的聲浪。遠處黯然的,是傳說中蒼龍嶺峻峭山峰的影子,只是沒了威武的氣勢,蔥蘢的山野好像在歇息,收斂了他原有的英姿。有些涼意,我渾身冒出了熱汗,還好,沒多大一會兒就到了老爺爺家門前。

  我把背上的柴禾,倒在了他的稻場上。

  這位滿臉滄桑、鬢角斑白的老人家,非得留我進屋泡杯綠茶,潤潤喉、歇歇腳再走。好意難卻,只得客隨主便。品茶歇腳的間隙,聽老人言談舉止,全是咬文嚼字,知乎也者。很有一番仙風道骨之感。

  謝過老人,在他老人家的指點下。我又翻過了一道山樑,走進了今天的目的地——石城小學。

  我與當時學校的李校長接洽完畢後,迅速鑽進了教室,觀摩了學校三位老師的課堂教學,聆聽了學校領導對前段學校工作開展的彙報。

  工作進展順利,我在這所學校吃過晚飯,踏著月色,在這所學校三位老師的目送下,漸漸地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