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寬容與影響(隨筆)

寬容與影響隨筆

寬容與影響(隨筆)

  《寬容與影響》在寬容中成長,在寬容中滿足,在寬容中幸福。懂得寬容與忍讓,你會發現生活中不一樣的美。

 

  “這個世界之所以可愛,正是因為所有的美麗和痛苦,都飽含著愛意。”

  我不瞭解作者,但我喜歡這句話。

  剛一上班,老婆便給我分享了這篇文章。抽空看完,感觸良多。文章不算短,但歸結起來,兩個字足以概括——寬容。夫妻相處之道,貴在忍讓與寬容。就像文章標題所言,世間的白頭偕老,並不是因為愛情。

  同樣有段讓人記憶深刻的話,很早以前就已看過。如今被作者引用,依然讓人沉思,發人深省:

  “很快你就八十二歲了,身高縮短了六釐米,體重只有四十五公斤。但是你一如既往的美麗、優雅、令我心動。我們已經一起度過了五十八個年頭,而我對你的愛愈發濃烈。我的胸口又有了這鬧人的空茫,只有你灼熱的身體依偎在我懷裡時,它才能被填滿。”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生死契闊,與子成說。這段話便是最好的註解。

  日常生活中,夫妻之間難免爭吵,我也如是。但我們總還能夠平穩度日,安靜寬容。在彼此間,互相體諒,互相低頭,這些都不算什麼。相逢一笑,爭吵瞬間也能轉化成“美好”。單身時,琴棋書畫詩酒花,終究要轉變為結婚後,柴米油鹽醬醋茶。其實,不論前者,還是後者,只要有一顆平靜寬容的心,就能在細微中體悟美好,在平靜中靜悟禪道。

  一直以來,我喜歡讀書。以小說居多,兼顧散文、詩歌。現在慢慢的也喜歡看一些微信公眾號推送的文章。凡在微信中看過的好文章,我都會轉發給我老婆。希望能一同分享,有所感悟。

  我老婆沒有我的耐心,她看書、看文章始終停留在“快餐式消費”的層次。我也曾見她買書,且買了不少。但最終都束之高閣。現在整天抱著家裡的電視,提成進入“老年生活”。追劇,追電影,看韓日,看旅遊。其實看著挺小資的,但也不無空虛。當然,她自己卻樂此不疲,也許這對她來講,已經是極好的了。

  不久前家裡買了只寵物貓,現在便又多了項節目,逗貓貓。還記得“吃飯、睡覺、打豆豆”麼?我老婆的生活如用類似邏輯概括,可表述為:吃飯、睡覺、看電視、逗貓貓。所以,我打趣她提前進入老年社會。

  其實,這也沒什麼不好。

  我不要求她有多大能力,能賺多少錢。女人嘛,簡單點就好,何必要那麼累呢?她總說,賺錢是男人的事,我才不要那麼辛苦!剛開始我聽著挺不順耳的,但後來想想,她說得也沒錯啊。我喜歡看書,但不能要求她跟我一樣喜歡看書;就像她喜歡看電視,不能要求我和她一樣喜歡看電視。每個人的興趣點不同,追求自然也會不同。所以,生活中,我們儘量求同存異。這樣不是很好麼。

  都說生活在一起久了,倆人會越來越像!我認同這句話。許多事情不要太過刻意,相互影響也沒什麼不好啊。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我倒是覺得,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夫妻是一體的,但同時也是獨立的。每個人保有自己的獨立性,這沒什麼不好。很多時候,在相互的影響下,還可以取長補短呢。

  分享,是一種好習慣;影響,是無形中養成的。

  微信公眾號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有很多哲理文讓暫入迷茫的人找到方向。但最大的不好是,文章越來越雷同。看多了會覺得千篇一律。剛開始,我不忍錯過每一篇推送的文章,但當我發現“它的優劣”後,我便選擇對待。只看自己感興趣的文章了。過程中,我會把一些好文章推薦給我老婆,尤其是我覺得可以啟發深度思考的文章。這是我們影響彼此的一種方式。現在,我老婆也學會了這點。她推送的這篇《世間的白頭偕老,並不是因為愛情》就很好。

  又到年終了,許多人開始盤點自己的這一年。這一年做了哪些有意義的事情,收穫了哪些,失去了哪些,如何改進,如何提升。這是件有意義也有必要的工作。我始終認為,人只有不斷總結,才能不斷提升。孔子曰:吾日而三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我們做不了聖人,也不能按照聖人的標準每日三省,但每年一總結還是有必要的。

  總結是好事情,但首先要有正確的心態。擺正心態,才能找到正確的路。一個人的心態對自己的影響是巨大的。既不能得隴望蜀,也不能好高騖遠。就像目標制定要切實可行一樣。這段時間部門只有我和熊姐倆人,空閒的時候,我們會聊聊天。關於人生,關於追求,我們有很多相似的見解。我與她一樣,理想中的生活是陶淵明那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無慾無求,在門前種樹,在屋後種田。但,這也只是理想。我和熊姐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想要過這樣的桃源生活,我們首先需要的是先打好經濟基礎。我說,我不求那種大富大貴的生活,我只追求衣食無憂,有錢花,不用太多,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她與我的'想法驚人一致。因為我們都發現,人的慾望越大,活得越累;人的能力越大,承擔的就會越多。

  許多人疑惑婚姻和事業的兩難。往往事業成功的人,家庭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婚姻成功的人,事業又會顯得平平。這兩者之間總是充滿了悖論。真正能做到婚姻、事業都成功的人,少之又少。細想,很好明白。投入在工作上的時間多了,經營婚姻的時間就少了。投入在家庭裡的時間多了,投入到工作中的時間就少了。如果非要在婚姻和事業間進行抉擇,那麼還是求一個穩定的家庭生活最重要。錢,可以慢慢賺,婚姻卻如泡沫般易碎。

  或許是因為我們看到的多了,所以,慢慢的思想會變得務實。理想最終還是要與現實接軌的,正應了那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熊姐當年也是意氣風發的,人見人愛,眾人傾慕的才女。而如今也只有柴米油鹽醬醋茶了。看過她分享的一篇文章《我與四哥哥》,這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的她還很青澀,還很文藝,文采斐然,細膩多情。如今她已為人婦,生兒育女,家庭和睦。不得不感慨一聲,歲月無情。曾經的熊姐喜歡古箏,喜歡古典,喜歡琴棋書畫。即使現在,每次開晨會的時候,她也能滔滔不絕地給我們講諸子百家,講故事野史。由此可見她當年的底子多深。就像在《我與四哥哥》裡說得那樣,她為自己開闢了一個欄目,名之曰:小熊講故事。只是如今,小熊已經變成大熊了,故事也從講給別人聽,演變為講給女兒聽了。

  其實這也挺好的,人總歸要轉變,要融入時代的洪流中去。

  經常在市場上奔忙,熟悉熊姐的人給過我很多反饋。熊姐雖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上仍有她的傳說。大家知道,我也是喜歡文學的。我不僅讀小說、散文、詩歌,偶爾也會寫寫類似的文章。其中不少還見諸刊物。慢慢地,大家從各方面對我都有了些瞭解。“才子”的雅號不脛而走。

  說起“才子”,不可避免的要談到“才女”。而我與熊姐同一部門,所以,常常被放在一起談論。記得八月份去長春時,和華哥吃飯,華哥就說過意味深長的一句話:我們公司還是有很多人才的。他掰著手指頭說,你算一個,熊琳算一個,……。我打斷他說,華哥也算一個。說完,我們都笑了。

  最近我又去了南通,愛麗和我說,你們部門真是人才輩出啊。我反問道,怎麼說?她回答,以前熊主管(熊姐)是大才女,現在雲主管(我)是個大才子呢,經常看你發表文章。我只能紅著臉說慚愧了。

  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不迷失。人的一生,是尋尋覓覓的一生,是不斷解惑的一生。不論是熊姐、我還是我老婆,我們都在生活中尋覓,並不斷修正自己的一生。年終總結也是一樣的道理。

  大愛無疆,因而寬容會顯得更加重要。影響是無形中的,正如開篇所說,這個世界之所以可愛,正是因為所有的美麗和痛苦,都飽含著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