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班美術教案十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美術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美術教案 篇1
為了加深孩子對樹葉的認識和感知,進一步提高孩子的繪畫能力,培養孩子的仔細觀察力和審美情趣。為大家設計了中班樹葉的美術教案,希望對老師的教學有幫助!
設計意圖
秋風吹,樹枝搖小樹葉離開了大樹媽媽。為了更深入仔細地觀察不同葉子之間的微小差別,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因此設計了這節《樹葉》活動。
活動目標:
1.在欣賞中初步學會用點、線、面來裝飾樹葉。
2.在創作中體驗黑白裝飾畫的樂趣,能較細心地完成作品。
活動準備:
1.黑白樹葉裝飾畫。
2.記號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欣賞黑白裝飾的樹葉畫,感受裝飾畫的多種與豐富。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奇特的樹葉畫,看看畫上的葉子是什麼形狀的?葉子裡面又有什麼?
2.教師:像這種用點、線、面裝飾的畫你還在哪裡見過?
二、介紹自己喜歡的葉子,幫助幼兒構建樹葉的外形輪廓。
1.教師:前一階段小朋友收集過許多樹葉,還有不一樣的形狀的葉子?你說的這些形狀可以用什麼線條來畫?這些線條像什麼?
2.教師根據幼兒的介紹,對不同的線條加以歸納和描述。
三、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製作過程。
1.提出設想
教師:今天我們也用有趣的點、線、面來裝飾自己最喜歡的一片葉子,然後用它們來打扮我們的活動室。
2.教師:閉上眼睛想一想,你準備畫一片什麼樣的樹葉?怎樣來裝飾這片樹葉?先做什麼再做什麼?
3.操作建議:先用記號筆畫出輪廓,注意葉柄畫的明顯些,葉面畫大一些。用線條分出塊面。用點、線、面進行裝飾,然後剪下。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提醒個別幼兒在繪畫時細心的裝飾。
五、教師和幼兒共同裝飾活動室。
活動反思
“看,天空非常大,有一顆流星‘唰——’的飛過,留下了長長的一條線。(大樹葉中間的葉脈)在旁邊有一架飛機也來湊熱鬧了,看,它出發了,它走到線的那頭,又返回來了。(樹葉畫完)咦,天空裡留下了一片大大的樹葉。原來呀,流星和飛機它們也是小畫家,它們喜歡在大大的天空裡作畫。這樣呀,它們就能將樹葉畫大,地上的人才會看到,那你們想不想作一位這樣的畫家,讓很多的人看到你們的畫呀?”孩子們的回答當然是肯定的了。因為孩子們對流星呀、飛機呀,都是特別嚮往的,在孩子們的眼裡“流星、飛機”也能作畫當然是非常神奇的,平時當他們在夜空看到流星“唰——”的飛過,一剎那的時間,那他們作畫時畫這條線時肯定也是乾脆的毫不猶豫的從“天空”(畫紙)這頭流向那頭。他們用這樣的形式作畫,他們不會感到枯燥,至始至終他們都是在遊戲中作畫,無拒無束的暢遊在“天空中”。這樣的話,他們想畫小都難了。
在接下去引導孩子用點、線、面、來裝飾樹葉時,我同樣運用了這種方式,我說:“流星和小飛機他們倆真是個調皮的畫家,看他們兩把這片大大的樹葉變成了一片神奇的樹葉了,你們覺得,這片樹葉神奇嗎?神奇在什麼地方?(引導幼兒主動發現樹葉上許多密密麻麻的小圖案)。孩子們的情緒非常高漲。
一個再完美的活動設計對孩子的發展作用不大,或者說不符合孩子的特點,不能改變他們以往一些不好的習慣的話,那實施下來的意義就不大。從繪畫的結果來看,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們的每一片樹葉都那麼大,大的紙都有點放不下的感覺,有的孩子的葉柄都沒法畫了,焦急的問我怎麼辦?我鼓勵著說,我已經看到了你畫的葉柄了呀!只是這天空(畫紙)不夠大,下次讓你們在更大天空裡畫好嗎?孩子們就欣喜而自信的答應到“好好好”再看孩子們在對葉子的裝飾時,雖然他們的裝飾還不夠仔細、嚴密。但裡面還是充滿了神奇,有著許許多多的圖案。
中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漫畫作品,感受人物臉型、五官的誇張變形。
2.嘗試用誇張、變形的手法,對人物面部進行大膽想象和創作。
3.感受誇張和變形的樂趣,開拓思路,大膽表現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1、欣賞漫畫作品,感受臉型的誇張、變形。
(1)教師:前幾天我們看了一些漫畫作品,這些畫家的作品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教師: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把臉變成什麼樣子了?
(3)教師:這些畫家喜歡用誇張、變形的方法來進行創作,這樣可以強化臉部的某些特點。
2、引導幼兒討論,重點欣賞五官的各種有趣的變形。
(1)教師:除了臉形可以變,你覺得我們臉上還有什麼地方可以變?我們看看畫家是怎麼變眼睛、嘴巴、耳朵的。 ①教師出示嘴巴部位誇張變形的圖片,引導幼兒欣賞。
教師:這些圖片中的嘴巴特別在什麼地方?這張圖片中的嘴巴像什麼?牙齒像什麼?
②教師出示眼睛部位誇張變形的圖片,引導幼兒欣賞。
教師:這些圖片中的眼睛是怎麼誇張變形的?這張圖片中的人眼睛特別特別的小?有點像什麼?
③教師出示耳朵部位誇張變形的圖片,引導幼兒欣賞。
(2)教師:看到各種各樣變形的臉後,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3)教師:這些作品讓我們覺得很有趣!原來我們可以用移動五官位置、改變五官大小的方法將五官進行誇張、變形。
3、明確要求,幼兒創作。
教師:今天我們就把自己的臉變一變。你想把臉型變成什麼樣子?把五官的一個部位變成什麼樣子?用移動位置的方法還是改變五官大小的方法?
4、相互交流作品,感受臉部的誇張變形。
教師:你畫的臉哪裡變形了?變成什麼樣子了?你最喜歡哪一張?為什麼?
中班美術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媽媽是每一個孩子最熟悉最親密的人,是無可替代的角色。媽媽總是不計一切的愛著自己的孩子。《我媽媽》這一個繪本就是描述了這樣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媽媽,於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希望孩子在觀察圖片的同時,理解故事中媽媽所變換的形象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並能感受到母愛的偉大,知道媽媽很愛自己,自己也很愛媽媽,整個活動的重點是讓孩子能仔細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容並結合自己經驗,大膽講述,但是透過理解畫面所表達的意思來感受“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對中班初期的孩子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設計了三個環節:環節一,談話引出身邊有愛心的人——媽媽,激發孩子的興趣;環節二,觀察圖片,理解其深刻含義;環節三,大膽講述,感受母愛的偉大。三個環節層層遞進,逐步深化,讓孩子感受到母愛。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理解繪本中媽媽所變化的形象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並能夠大膽表達。
2.感受母愛的偉大,知道媽媽很愛自己,自己也很愛媽媽,並樂意表達對媽媽的愛。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背景音樂,錄影。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1、(示愛心圖片)這是什麼?(愛心)
對,這是一顆用花布做的愛心,在你的身邊,誰是有愛心的人呢?
小結:原來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有愛心的人。
過渡: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十分有愛心的媽媽。
二、觀察圖片,理解內容
1、第1頁(封面)
提問:
(1)這是一位小朋友的媽媽,她長得什麼樣?(頭髮長長卷卷的,穿了一件花衣服)
(2)她在幹什麼?她是怎麼做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過渡:會做小狗逗你笑的媽媽會是個什麼樣的媽媽呢,我們一起往下看。
2、第2頁(廚師)
提問:
(1)媽媽變成了誰?(廚師)
(2)大廚師媽媽做了些什麼好吃的東西啊?(蛋糕:桃子樣、愛心樣、草莓味、橘子味)
小結:哇!她會做各種各樣的蛋糕,聞一聞,好香啊。媽媽真是個手藝獨特的大廚師。
(3)你的媽媽會給你做什麼好吃的?
(4)媽媽在做飯的時候辛苦嗎?那媽媽為什麼還要這麼辛苦?她是為了誰?
小結:因為媽媽愛你,所以她不怕辛苦,願意每天給你做飯。
過渡:媽媽又會變成誰呢?(一起說“變變變”)
3、第3頁(大力士)
提問:
(1)咦,媽媽又在幹什麼了?(拿了很多東西)
(2)媽媽為什麼要拎這麼多東西?一下子拎這麼多的東西,會怎麼樣?(累)
(3)拎了這麼多的東西會很累,可是看看媽媽的表情,為什麼還是笑眯眯的?
小結:因為媽媽愛你,所以她不怕累,就算讓她像大力士一樣拎這麼多的東西,她也覺得很快樂。
4、第4頁(沙發)(一起念“變變變”)
提問:
(1)這是什麼?(沙發)
(2)那媽媽呢?(媽媽變成了沙發)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3)坐在沙發上有什麼感覺?(軟軟的,很溫暖、舒服)
(4)媽媽為什麼會變成沙發?(寶寶在媽媽的懷抱裡就像坐在沙發上一樣的溫暖舒適)
小結:因為媽媽愛你,所以她願意把自己溫暖的懷抱變成孩子的沙發。
5、第5頁(獅子、貓)(“變變變”)
提問:
(1)獅子和貓,先來看看這個獅子在幹什麼?(張大嘴巴在吼叫)
(2)什麼時候獅子會這樣?(生氣,發怒)誰來學學這個獅子?(幼兒模仿動作)
(3)這隻貓看上去怎麼樣?(可愛,溫柔)
(4)你覺得你的媽媽是獅子還是貓?為什麼?
小結:其實因為媽媽愛你,所以在你做錯事情的時候,她會像獅子一樣生氣,在你乖的時候也會像貓一樣很溫柔。
6、第6頁(最後一頁)
師:這就是我媽媽,不管她變成什麼樣子,她都是我的媽媽,她真的很棒,我愛她,而且你知道嗎,她也愛我,永遠愛我!
三、大膽講述,感受母愛
1、這位媽媽怎麼樣?她為自己的孩子都做了些什麼?(幼兒邊說教師出示圖片)
2、你覺得你的媽媽和哪張圖片是一樣的,請你來誇誇你的媽媽。
3、(出示錄影)這是誰的媽媽?她會說些什麼呢?
小結:原來你們的媽媽都很愛你們,現在我們一起對媽媽說一聲:“媽媽,我愛你,永遠愛你!”
活動反思:
《我媽媽》是一本描述媽媽的圖畫書,作者用愛畫出心中媽媽的各種樣子,表達著和媽媽之間深深的愛意,喜歡這個繪本是因為被書中一個個有趣的媽媽造型所吸引,而且對孩子來說,媽媽是最親密、最熟悉的人,是無可替代的角色。活動中,在幼兒一起閱讀理解的過程,繪本中,媽媽變成沙發,坐在媽媽身上像坐在沙發上一樣柔軟畫面對孩子來說並不容易理解,所以,在前2張圖片中,我就請孩子注意觀察畫面的變化,想像自己在家中與母親的相處方式以促進幼兒對繪本的`瞭解,有個別能力強的孩子大多都能理解,在對媽媽變成獅子和貓時,採用的是對比的形式同時出現,幼兒剛開始說不出來,我換了一種方式繼續提問,“媽媽怎麼會變成獅子?”“什麼時候你的媽媽會變成獅子或小貓?”透過慢慢的引導都能大膽講述,幼兒本來都說媽媽是獅子,不是好媽媽,可是在現實中,媽媽對孩子在犯錯是責罵進行對比,有一半的孩子可以理解其實媽媽是為了我好,於是,我讓這部分孩子來說說,為什麼媽媽是愛你的?來讓另一部分的孩子來感知媽媽在批評你時其實也是愛你的。最後讓孩子們都能感受到媽媽對孩子們深刻的愛。這個活動我並不是原文的介紹,我選取了其中一部分圖片製作成PPT課件,在製作PPT時,我也花了一定的心思,把媽媽的本領一張張呈現,而難點的地方獅子和貓一起呈現,讓幼兒聯想和表達。最後還請班中幼兒的家長錄製一段話,更能讓幼兒理解媽媽透露的濃濃愛意,從而引發幼兒表達愛媽媽的情感。
中班美術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區別顏色深淺,用深淺對比的顏色配色,使色彩鮮明。
二、活動準備:
彩色畫筆,油畫棒
三、活動過程:
(一)觀賞與演示(跟隨音樂進入場地)
1、伸出我們的手掌,找一找哪一個是拇指?讓四個手指併攏,飛呀飛呀,飛到畫紙上(把手重疊在畫面的鴿子上),變成了什麼?(鴿子)
2、拇指是鴿子的什麼部位?(頭部)四個手指是什麼?(翅膀)各自的身體又是什麼印成的?(手掌)
3、學一學小鴿子飛,請兩位小朋友 飛到空中來--即把手放在黑板上。
(1)幼兒把手放在黑板上,有老師幫助印畫輪廓,請大家分辨描畫的各個部位,注意描畫時手不移動。
(2)想一想反方向的鴿子怎麼描畫。(有的幼兒提出左手畫,右手印;有的幼兒提出手心向上,手背向下。
(3)平時我們看見的鴿子只有黑、白、灰三種顏色,但畫面上的鴿子顏色可以更多,請你給他們變換顏色。(找一找油畫棒中那些顏色有深有淺?(淺綠,深綠;橘黃,淡黃;淺藍,深藍。)
(二)幼兒作畫教師指導要點
1、啟發幼兒變換手的位置印畫,注意鴿子在畫面上的佈局。
2、啟發幼兒印畫時左手不移動,右手稍離左手一圈印畫,避免把手指描髒。
3、大膽的在鴿子上裝飾花紋,並注意顏色深淺。
(三)引導評價
那隻鴿子的顏色漂亮,為什麼這幾隻鴿子的顏色不鮮豔,它們都用了深色還淺色?(體會都是深色或淺色會使顏色不鮮明)
活動反思:
透過想象和交流,孩子們的聯想思維和創新思維得到了鍛鍊,創造出不同的作品,他們對色彩花紋的設計很自由,色彩誇張,畫面比較漂亮。作為藝術領域中的美術教育活動,倡導的是自由表達,個性展示,我們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與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表現方式和審美感受,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中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用簡單的線條,表現人物的各種動態。
2、懂得簡單速寫的方法,體驗速寫的快樂。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幼兒作畫工具人手一份(記號筆、卡紙)
師作畫工具一份
活動過程:
一、師現場作畫(添畫),逐步出示。
1、師畫圓,引導幼兒:你們看,這是什麼?(逐步引導,方法同上)。
人物速寫完成,師提問:他在幹什麼?(站著)
那裡看出來的?(腳)
2、師:好玩嗎?
幼:好玩。
師:那我們一起來畫畫吧。
引導幼兒師生共同手指作畫。
二、瞭解速寫的概念
速寫:就是用簡單的線條快速地畫出一個簡單的形象。
三、師引導不同動態,幼兒作畫。
1、 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做動作,下面幼兒觀察動作(手、腳的動作),師示範作畫。
2、 師動作,請幼兒提筆作畫。
3、 請一幼兒上來動作,下面幼兒作畫。
4、 請一家長上來動作,幼兒作畫。
四、作品展示於黑板上,幼兒相互交流。
五、活動結束,師小結、評價。
活動反思:
幼兒能透過畫線描畫,培養他們觀察、思考、分析、想象、記憶、創造等多種綜合能力。這是中班孩子第一次接觸線描畫,因此激發幼兒對“線”的興趣很重要。只有關注幼兒的需要,才能在啟用幼兒原有興趣的基礎上,培養其新的興趣,使幼兒不斷嘗試新的繪畫內容和方法,從而提高幼兒感覺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中班美術教案 篇6
課 題:貓和老鼠
教學目的: 1。 透過聽故事,畫故事,增強孩子形象記憶的教學要點: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能力,促進其心理和智慧的發展,激發創造欲和表現 2.繼續學習構圖能力。 3.培養動物造型能力和用繪畫語言編故事的能力。 1。 鼓勵幼兒創造性的個性表現。 2。 要求畫中有大有小。 3。 鼓勵能力強的幼兒豐富畫面內容。 有關貓和老鼠的故事 引導觀察:教師講述有關貓和老鼠的故事,引導
幼兒思維。
2.啟發想象:不管大貓小貓,他們見到老鼠就象見到仇人似的,決不會放過它們。說起來也怪,見到最小的小貓,也會嚇得腿兒發顫。但是,也會有一些聰明的小老鼠,會想辦法躲過貓的追捕。
3.造型方法:這個故事講述貓和老鼠之間發生的一系列趣事。你認為其中哪一段最好聽最刺激?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段畫出來,儘量突出貓驕傲自大和得意洋洋的樣子,以及老鼠膽小可憐,卻有不乏聰明機靈的模樣。貓和老鼠是畫中的主角,所以一 1。
定要畫的大一些,這樣才能突出故事情節。
小 結: 講評作業,並請幼兒講述畫面故事內容。家庭
作業畫貓和老鼠的新故事。
教師反饋:
中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想象力,為蘿蔔寶寶設計形象。
2.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蘿蔔一個,教師示範作品一個
2.幼兒每人剪刀一把,雙面膠一卷
3.各種裝飾材料:皺紙,稠帶,包裝帶,卡紙,橡塑紙,手工紙,貼上紙,紗,牙籤等各一籃
4.小小交流臺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興趣
今天呀,我們中一班來了許多小客人,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呀?
2.觀察討論請你仔細地觀察一下他們長的一不一樣?師引導幼兒觀察老師的示範作
哦,這些蘿蔔呀想請小朋友們把他們也打扮的漂亮一點,你們願意幫助他們嗎?(手指未裝飾過的)
向幼兒介紹幾種他們不熟悉的材料
3.幼兒創作
你想怎樣為蘿蔔寶寶打扮?幼兒挑選蘿蔔和需要的材料幼兒創作,師巡迴指導
4.分享交流
打扮好的小朋友拿著你的蘿蔔寶寶到小小交流臺去把你的蘿蔔介紹給其他幼兒
5.活動延伸
師生共同整理活動室
中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橡皮泥製作平面的蔬菜造型,鍛鍊手部精細動作的協調性。
2、知道蔬菜營養好,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3、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1、青菜、胡蘿蔔實物
2、青菜、胡蘿蔔製作秘籍
3、橡皮泥、竹籤、泥工板、一次性紙盤等若干
4、廚師帽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蔬菜實物,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請你說說它們的名稱叫什麼?"
--"說說它們長得什麼樣?"
--"說說吃青菜、蘿蔔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好處?"
2、利用秘籍演示製作青菜和胡蘿蔔的方法:
教師出示秘籍。
--"有一位大廚師給了張老師2本秘籍,請你們仔細看看,這些蔬菜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橡皮泥)
--"看一看,青菜應該怎麼做?"幼兒討論後,教師小結。
--"大家再來看看蘿蔔是怎樣做成的?"幼兒討論後,教師小結。
3、幼兒嘗試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交代要求: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當一回小廚師,每個小廚師要完成一顆青菜一個胡蘿蔔,做好了放在盤子裡,多餘的橡皮泥放在盒子裡整理好。好嗎?從凳子底下拿出廚師帽,到後面找個位置開始吧。
4、欣賞作品,交流分享:
請幼兒開小火車欣賞,說說最喜歡哪盆菜,為什麼?
教師鼓勵大膽有創意的幼兒。
延伸活動:
把幼兒製作的蔬菜和多餘的材料投放到點心店裡,讓幼兒在遊戲時使用,繼續製作這些蔬菜。
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飪成為食品的一類植物或菌類,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
中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畫出好朋友的正面像並用不同的線條進行裝飾,初步學會表現好朋友的主要特徵。
2.能向同伴介紹自己作品,願意表達對好朋友的喜愛之情。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畫紙、水彩筆、剪刀、膠水。
2.小鹿、小象的手偶。
3.規劃活動室的展示牆,為貼上幼兒的繪畫作品做準備。
活動建議:
1.教師出示小鹿手偶,請幼兒猜謎語,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小鹿的朋友是誰?你怎麼知道的?請幼兒學會找特徵。
謎語:我有一位好朋友,它的耳朵像扇子,身子像房子,尾巴像辮子,鼻子像鉤子。(大象)
2.說說“我的好朋友”,重點引導幼兒說清楚好朋友的特徵。如:好朋友的身體胖還是瘦?高還是矮?大,考吧.幼,師,網大眼鏡還是小眼睛?好朋友今天穿的裙子還是褲子等。
3.畫畫“我的好朋友”。
(1)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如果讓你畫好朋友,你想怎麼畫?如找出好朋友的特徵,學習從正面畫人並用不同的線條進行裝飾。
(2)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畫出好朋友最明顯的特徵,將好朋友儘量畫大,鼓勵幼兒運用不同的線條進行裝飾。
4.引導幼兒將自己的畫沿輪廓剪下,和好朋友三五結伴,貼到牆上做成“好朋友手拉手”牆飾。師幼共同欣賞並說說看到自己畫像時的心情,鼓勵幼兒在生活中交更多的朋友。
活動延伸:
生活中開展“好朋友好喜歡......”,引導幼兒進一步瞭解好朋友的喜好,更好地與好朋友交往。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中班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幼兒運用各種工具、材料,大膽裝飾美麗的舞臺。
2、積累使用剪刀的經驗。
3、幼兒在活動中愉快地進行創造、表演。
活動準備:
1、鉛畫紙、各色皺紋紙、蠟光紙、卡紙、即時貼。
2、水粉顏料、各色油畫棒、牙刷、杯託、紙杯、擦手的溼毛巾、剪刀、糨糊、雙面膠、透明膠、小籮筐(人手一份)。
3、音樂磁帶、各種花盆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最近我發現我們小朋友都很喜歡錶演,今天幼兒園裡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我們一起來裝扮舞臺,把你們的本領表演給他們看,好嗎?讓客人老師們看一看,哪位小朋友的手兒最靈巧,最能幹。
二、介紹材料及用法
這兒有一些材料,大家看一下,你們都認識嗎?會使用嗎?
三、裝扮舞臺
1 、裝飾背景
老師這裡有一個舞臺,可是顏色太單調了,老師想借用一下你們靈巧的雙手,把它裝扮成一個五彩繽紛,漂亮的大舞臺,好嗎?
師生一起用各種材料裝扮舞臺。
2、 剪貼操作
小朋友們真能幹,把舞臺裝扮得真漂亮,我們一起再來做些漂亮的花,讓舞臺變得更美些,好嗎?
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材料,請小朋友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繼續裝扮美麗的舞臺,好嗎?
師生一起用各種材料再次裝扮舞臺。
四、活動評價
舞臺裝扮好了,請小朋友看一看,你覺得舞臺哪裡最漂亮?為什麼?哪裡還需要改進一下?(自評、他評)
五、遊戲:時裝表演
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進行時裝表演吧!把這美好的一刻拍下來,好嗎? (小朋友自由表演,與客人老師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