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美術教案4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豐富的線條和色彩進行表現。
2.藉助想象,初步感受延續想象畫的風格特點。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幼兒繪畫工具:記號筆、油畫棒、畫紙。
活動過程:
1.出示課件,啟發幼兒想象,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畫畫嗎?老師也很喜歡,你們看我畫了什麼?它象什麼?
2.演示課件,初步感受延續想象畫的風格特點。
師:我覺得以前畫畫的方法不好玩,我想隨意畫。我在這幅畫的
上面添加了一條曲線,再畫上一條曲線和它相交,圖的中間畫一些弧線、圓圈,下面畫一條折線,看,一幅畫就畫好了。
3.欣賞思考,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將抽象的圖形、線相應的事物聯絡起來。
(1)提問:你們從這幅畫裡看到了什麼?
(2)演示課件,展示從畫中聯想到的事物。
4.演示課件,隱性示範,幫助幼兒掌握畫線條的要點,進一步展現延續想象畫的風格特點。
(1)出現有基本形狀的畫面,這幅圖畫什麼?在上面新增線條,可以是曲線,可以是折線、圓圈。
(2)教師強調要點:從基本形狀出發,根據自己的意願新增線條,這些線條可以交織在一起,但線條不能太多太密,塊面可以大一些。
(3)你們從這幅畫裡看到了什麼?我看到了飛馬,我就給飛馬塗上各種美麗的顏色,我在下面看到了一隻老鷹,就給老鷹塗上顏色,後面是五彩雲,最後塗上底色。
5.幼兒創作。
(1)教師提出要求。記住,畫的時候,想怎麼畫線條就怎麼畫,畫好線條後,看看你們畫的線條裡藏著什麼,再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2)鼓勵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運用線條進行作畫,引導能力較強的幼兒從不同角度進行想象,豐富畫面。
6.展示作品,分享創作的快樂。
(1)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一說畫了些什麼。
(2)請幼兒講述別人的作品。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緊湊但不緊張,氣氛熱烈但不混亂,幼兒活動積極,樂學、願學,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活動主體、教師主導的綱要精神。實現了“透過對各種圖形展開想象,充分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以及培養幼兒的審美情感,增強對美術活動的興趣。”的教育目標。
美術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生活中,小朋友常常對著天上不斷變化的雲有很大的興趣,總是很興奮地講著雲象什麼、象什麼。以往教學中,我們會讓幼兒自己來想象雲的變化,自由繪畫,但繪畫效果不是很好,以至於小朋友講的慾望也不再強烈。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墨汁滴入水中後,自然散開並慢慢地形成一種圖案,如同天上的雲一樣,千變萬化,很是有趣。《綱要》中指出,“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於是,設計此活動,讓幼兒在拓印的基礎上,依託圖形進行想象添畫,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設計理念:
積極參與 大膽創造
樂於交流 體驗快樂
一、活動目標:
1、會用水、墨、宣紙進行拓印。
2、會根據拓印的影象,大膽想象並進行合適的添畫。
3、積極參與活動,樂於表現,體驗新方法作畫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毛筆、墨汁、顏料、棉籤、盆子、水及宣紙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觀察材料,激發興趣。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東西,請你們去看一看,認一認,都有哪些東西?
2、幼兒自由觀察,講講看到的東西。(宣紙、盆、水、墨汁)
3、小結:桌上有水、墨汁、宣紙(介紹與平時不同,吸水性強),這些東西在一起還可以畫畫哦,猜一猜怎麼畫?
(二)介紹方法,訓練技能。
1、介紹水墨拓印步驟:
在水中很快地滴一些墨汁;
看到變化後,拿起宣紙蓋在盆子上,讓水墨充分的吸附在宣紙上;
拎起宣紙,呈現一定的影象。(水墨吸到了紙上,看看像什麼?)
2、幼兒拓印。
(1)你想不想試一試水墨拓印?
(2)拓印要求:
適當的滴一些墨汁在水中;拿起宣紙,輕輕蓋在盆子上;最後輕輕拿起宣紙。
(3)幼兒操作。
(4)幼兒講講,拓印影像象什麼?有沒有覺得這些圖象缺什麼?
(三)大膽想象,適當添畫。
1、出示準備的一些材料——顏料盒、顏料、棉籤,“呆會可以用上這些東西,把畫打扮得更漂亮”。
2、添畫要求:
需要什麼顏色,就用棉籤蘸上顏料添畫;
用過的棉籤放在相同顏色的邊上,讓同伴共享;
還需要另外的顏色,可以再另擠顏料;
注意操作衛生。
3、幼兒根據自己拓印的影象進行大膽地添畫,教師巡導。
(四)展示作品,師生共評。
四、活動延伸:
1、佈置畫展,體驗水墨拓印添畫的樂趣。
2、區域活動中,繼續拓印添畫,增強幼兒的表現力。
評析:
新——透過幼兒自由的認認看看,讓他們發現作畫材料與以往的不同,從材料上感受一個“新”,引發參與活動的興趣;觀看教師拓印的過程後,感受作畫方式的“新”,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願望。
趣——“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充分說明孩子的學習,趣字當頭。只有當他們感到有趣的時候,學習效果會有明顯的提高。教師在演示水墨拓印的過程中,幼兒非常投入地觀察了墨在水中的變化,感受到了水墨演變的有趣;同時水墨自然吸附到宣紙並形成一定影象,讓他們又一次感受了“趣”,觸發他們自己動手來嘗試的需求,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證。
活——順應孩子的需求,及時地為孩子提供主動活動的現場,讓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發現奇蹟,取得成功。在此過程中,幼兒的操作常規是他們自己自覺地建立起來的,並在大膽的拓印中,主動獲得水墨拓印的技能;影象出來後,每個孩子都不是死板地坐著,而是非常活躍地在想、在講;添畫中孩子們也活而不亂,大膽用色、大膽交流,突出了主體性,更發展了創造性思維。
美——美是藝術活動的核心,讓孩子發現美、創造美、體驗美,更是這次活動的宗旨。因此,本次活動中,讓幼兒自己拓印影象,在不同角度上發現影象的美,然後,大膽地添畫,進一步創造美。其中,教師的接納、讚許和分享是對孩子創造添畫的最大鼓舞。每個人都在添添講講中,感受著快樂與美麗、共享快樂與美麗。最激動人心的一刻就是作品的展示,使幼兒感受著自己就是藝術家的喜悅心理。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⒈嘗試用不同的表情和葉脈傾斜的.方法表現樹葉飄落的動態,萌發喜歡小樹葉的情感。
⒉大膽想象、添畫背景,表現秋天的美。
活動準備:
範畫、記號筆、紙、蠟筆、各種樹葉的實物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已有經驗的鞏固、提升。
師:秋天到了,小樹葉飄落下來。你看到小樹葉是怎樣飄落到地上的?引導幼兒用語言、動作、表情等表現出小樹葉飄落地上的情境。
二、樹葉飄落——仔細觀察,分辨樹葉飄落的動態。
⒈小樹葉飄落下來的表情是怎樣的?
⒉(出示兩片樹葉的圖片)他們的表情怎樣?請你學學?
⒊還可能會有哪些表情呢?(幼兒想象、表現)
⒋小樹葉飄落下來的動作是怎樣的?
教師出示樹葉的動態圖,請幼兒分辨,哪一片樹葉在空中飄的?哪一片樹葉好像樹上掉下來?在空中飄動的樹葉是怎樣的?(葉脈是傾斜的。)
⒌:用各種表情和葉脈傾斜的方法表現出小樹葉飄落的樣子。
三、秋葉飄飄——表現出不同樹葉飄落到不一樣的地方。
⒈很多很多的小樹葉飄落下來,細細長長是什麼樹葉?梧桐樹葉是什麼形狀的?你還看到了什麼樹葉也飄落下來了?
⒉這麼多美麗的小樹葉,看,他們在草地的什麼地方?(引導幼兒觀察空間佈局)
⒊我們把他們美麗的身影畫下來好嗎?
繪畫要點:
(1)大大小小的樹葉、胖胖瘦瘦的樹葉、各種各樣的樹葉。
(2)給小樹葉臉上畫上不一樣的表情。
(3)把小樹葉飄落的優美姿態畫出來:葉脈傾斜。
(4)用多種顏色裝飾小樹葉。
(5)添畫背景,大樹媽媽在哪裡?她在做什麼?秋天裡還有些什麼?小樹葉喜歡飄落到哪裡去?引導幼兒裝飾背景:如雲朵、菊花、樹、山坡等等。
四、作品展評
⒈哪些樹葉姿勢最美?
⒉它們是怎樣飄落下來的?你來學學這片樹葉飄落的樣子。
⒊小樹葉在哪裡飄呀飄?它會飄落到哪裡去?(關注畫面的空間佈局:小樹葉有的在草地的中間,有的在草地的左邊,有的在右邊,有的離我們遠,有的離我們近)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設計自己喜歡的瓶子並在瓶子上表現青花圖案。
2.嘗試用剪、貼、畫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創作。
3.體驗創作帶給自己的成功感。
教學重點:
設計自己喜歡的瓶子並在瓶子上表現青花圖案。
嘗試用剪、貼、畫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創作。
教學準備:
1.一些青花瓷器,青花瓶ppt,教師範例步驟圖,背景音樂。
2.白色、藍色油畫棒,彩色卡紙,漿糊,抹布,棉籤,白紙,剪刀,黑色簽字筆。
教學過程:
一、觀察瓷器,瞭解青花瓷。
1.出示青花瓷器,請幼兒觀察這些瓷器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瓷器,你們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瓷器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2.教師小結:這些瓷器都是白色底子,上面有藍色圖案。這種白底藍色的瓷器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青花瓷。為什麼叫青花瓷呢?是因為古代人把藍色叫做青,他們又覺得這種瓷器像花兒一樣美,所以叫青花瓷。青花瓷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瓷器。
二、觀看ppt,感受青花瓶的不同形狀和圖案。
1.教師:“青花瓷的物品有很多,有青花盤、青花缸、青花碗、青花盆、青花瓶等,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些青花瓶的圖片,一起來欣賞。”
2.幼兒觀看ppt,引導幼兒先欣賞青花瓶的形狀,然後欣賞青花瓶的花紋。
3.教師小結,引起幼兒創作的興趣。
教師:“我們欣賞的這些青花瓶的形狀都不一樣,上面的青花圖案也不一樣。瓶頸和瓶底上都是用小一些的花紋進行裝飾,而瓶肚上的圖案比較大,有的畫了美麗的花朵在比美,有的畫了神氣活現的龍在飛舞,有的畫了孩子們在玩耍做遊戲。每一個青花瓶都是那麼漂亮,那麼讓人喜愛,你們想不想也來設計一個青花瓶呢?”
三、教師出示範例步驟圖,邊出示邊講解創作步驟。
1.先用藍色油畫棒在白紙上設計自己喜歡的瓶子形狀,設計的瓶子要畫的大一些。
2.用藍色油畫棒給瓶子裝飾花紋,瓶頸和瓶底可以選用小一些的花紋,瓶肚上的圖案可以畫的大一些。
3.用白色油畫棒在花瓶的空白處圖上白色,白色和藍色融合在一起,能表現出顏色的深淺變化。
4.把設計好的青花瓶沿著邊線剪下來,貼到彩色卡紙上。
5.用黑色簽字筆在卡紙上添上臺布。
四、幼兒自主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設計與眾不同的瓶子形狀並大膽裝飾。
2.提醒幼兒在裝飾中用點線面結合的方法,讓畫面不顯得單調。
五、評價幼兒的作品。
1.把幼兒的作品張貼起來。
2.引導幼兒說一說最喜歡哪一幅作品,喜歡作品的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