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實用的美術教案模板五篇

美術教案

實用的美術教案模板五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面具的由來和演變發展的過程,瞭解不同國家、地域、民族對面具的不同理解。

  2、瞭解面具的造型特點及表現形式和方法。

  3、瞭解現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難點:

  設計出具有新意、藝術效果獨特並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徵的面具。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圖表、面具光碟。

  (2)面具相關文字資料及圖片資料。

  (3)學生製作面具的海綿紙,膠水等。

  (4)學生表演節目用的道具和音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激發興趣與合作探究第二課時學習與製作第三課時展示、體驗、交流。

  分組合作,討論節目,分配角色。蒐集面具資料(圖片、實物、文字資料等)與同學交流自己對面具文化的瞭解。欣賞中外面具作品。學習面具的設計製作方法。設計有創意的面具以小組為單位表演節目,評價自己與他人的面具及節目的設計。

  引導學生觀看錄影。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每位要演節目及角色,引導學生查詢資料。講解面具知識,面具的歷史、面具的製作方法。重點講面具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指導學生設計出有個性、有創意的面具。正確引導學生評價教學過程設計

  (一)第一課時激發興趣與合作探索

  1、影片欣賞:播放童話劇《馬蘭花》錄影資料

  2、教師總結:看了錄影中戴面具表演的節目。我們也要開一場聯歡會。要以小組的形式每個同學戴上面具,表演你喜歡的節目。

  3、教師提出問題請同學思考:a、你和誰一組?b、表演什麼節目?c、我演誰?d、角色的性格是什麼樣的?e、你如何給角色設計面具?

  4、請你用形象或語言描繪出你所演角色的特徵。

  5、請同學查閱有關面具的文字資料、圖片資料、實物等。(透過書籍、網路、電影、錄影等)

  (二)第二課時:面具知識的講解與面具設計與製作

  1、面具知識的介紹

  引導學生把蒐集的圖片、文字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向全班同學展示。交流對面具文化的瞭解。

  交流內容應包括:

  (1)古代面具的由來、意義、功能。

  (2)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國家面具的造型特點及風格。

  (3)面具的材料及色彩特點。

  (4)現在面具的功能:隨著社會的發展,面具的功能已不再是祭祀,驅鬼怪,除病魔。

  提問:現在社會中面具都運用在哪些方面?

  學生思考:家居裝飾、表演道具、狂歡節、物品的設計等。現代面具是人們除舊迎新、歡歌勁舞、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裝飾。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現代面具圖片,加深對現代面具的瞭解。

  2、教師講解面具的設計製作方法,步驟。

  3、學生製作面具

  在教師介紹面具製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學生展開設計與製作。學生思考:

  (1)設計什麼風格的面具?(粗獷、奔放或細膩。寫實或抽象)

  (2)運用什麼樣的色彩表現人物的個性?(色調統一、色彩對比強烈)

  (3)採用什麼樣的製作方法?(平面或立體)

  要求:面具造型色彩誇張獨特,符合節目的角色。

  (三)第三課時展示、體驗、交流

  根據上節課製作好的面具向全班同學展示、體驗、交流。

  1、分別以組為單位,上臺表演本組設計好的節目。同時,體驗角色的內心情感。為了使節目更生動,可以考慮音樂、旁白、服裝、道具等。

  2、發給每人一張評價表。每組表演完節目後,給以評價。

  3、全班同學的面具貼在黑板上。教師引導同學評價。(從面具及表演兩方面評價)

  教師提出問題:你最喜歡哪組同學設計的面具?為什麼?你最喜歡哪組同學表演的節目?為什麼?

  4、學生交流體會,讚美他人的優點,欣賞他人的成功。

美術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瞭解並掌握怎樣欣賞抽象畫

  2、掌握簡單的繪畫語言,並透過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風景變成藝術作品。

  二、教學重點

  欣賞並領會自然美與意境美的變化,掌握在似與不似間怎樣去表現繪畫作品。

  三、教學難點

  在意境上領會作品,並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現繪畫作品。

  四、教學程式

  (一)情境匯入

  1、音樂匯入:老師喜歡邊聽音樂邊畫畫,畫畫的感覺油然而生,老師邀請大家來聆聽一首音樂,感受藝術的旋律意境。

  2、揭示課題:聽到這首樂曲,你的腦海浮現出什麼樣的畫面?音樂和繪畫從來都是一家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形色協奏曲”。

  (二)形式初探

  1、欣賞畫家作品:在這三幅畫中,樹的形象構成發生了什麼變化?

  2、小結:藝術家在創作中,常常在似與不似之間尋找新的表現形式。畫家抓住樹的特點,用簡化概括的弧線交織出形象,形式由寫實變得抽象。

  (三)提煉元素

  1、感受發覺:看看這張攝影的《山川》,能提取什麼美術語言?

  2、嘗試訓練:你能用怎樣的線條表現這張山川景色給你的感受呢?請一位學生上臺快速畫出,老師進行修整與總結。

  3、欣賞提升:出示《山川》作品賞析,畫家用流暢、疏密的線條抓住了山體的形和山體的質感。

  4、提煉元素:這幾處風景能提煉什麼造型元素進行創作呢?

  板書:提煉元素:線、點、面??

  (四)形式探討

  1、作品參照對比:看一看,畫與實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個的角度,東西沒變,不相似的有屋頂變成了一塊塊近似長方形,窗戶變成了小塊的近似正方形,整個房子的輪廓變得更簡潔了。

  2、小結:吳冠中先生忽略細節,抓住民居的特徵,用平穩簡練的線條和塊面構成景緻,色彩簡單明淨,表現出江南水鄉寧靜,淡雅的意境。板書:表現形式:概括,簡練。

  (五)主觀表達

  1、感受色彩:這兩幅作品給你什麼不同的感覺?為什麼?課件出示同一畫面不同顏色的兩

  2、賞析畫作:吳冠中先生《窗外無月》,顏色的處理如何?吳冠中先生把房子的牆主觀地畫成了綠色和紅色,中間穿插了大塊的白和黑,使畫面色彩能夠和諧響亮,正是形色的協奏。

  板書:主觀設計

  (六)欣賞提升

  1、老師示範:以梯田為例,先用曲線畫田埂,再用扁筆去畫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簡單、概括。提醒注意勾線的輕重快慢,顏料的乾溼濃淡。描繪一幅形與色的協奏曲。

  2、作品欣賞:看看不同畫家是如何處理形色,譜寫出一幅幅“形色協奏曲”。

  (七)學生作業

  1、作業要求:選擇一張你喜歡的風景圖片,運用形色描繪一幅風景,注意把握色塊的變化和物體主要特徵。

  2、教師巡行指導。

  (八)展評拓展

  1、典型展評:把學生繪畫作品和照片進行對比欣賞,分析繪畫是不是抽取了照片中的形與色,主觀概括地表現了主要特徵。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徵的繪畫,有時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畫。抽象是相對的,由這三幅畫你覺得抽象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你能利用課餘時間瞭解抽象藝術嗎?

美術教案 篇3

  課題:第十四課 旅遊節

  課時:2課時

  課堂型別:綜合探索

  教學目標: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為本小組將要設計的"旅遊節"定一個主題。

  2、根據主題,每個小組完成一組能夠反映當地風貌的"旅遊節"宣傳資料。

  3、增進對當地風土人情的認識,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

  4、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充分發揚團隊,增進同學間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

  1、當地旅遊資源的表現(圖、文資料)。

  2、製作旅遊宣傳海報或旅遊宣傳小冊子、設計當地旅遊線路圖。

  教具學具:調查當地旅遊資源,收集當地地圖以及收集相應的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欣賞教師的各類資料。各小組根據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討論,為本小組將要設計的旅遊節確定一個主題,以反映當地風貌〈桂林山水旅遊節、青海民族文化旅遊節、廈門旅遊節等〉,並交流。

  2、發展階段:

  (1)教師出示旅遊風景區圖片、旅遊線路圖、宣傳海報、宣傳小冊子等範例。讓學生透過觀察範例,瞭解各種創作手法,啟發學生創作思路。

  (2)學生分小組討論本組作業的呈現方式,制定初步創作計劃。

  (3)學生說說製作旅遊宣傳海報,或者設計當地旅遊線路圖的方法。

  首先讓學生明確旅遊資源就其屬性可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資源兩種。自然旅遊資源有山、水、森林、江河湖泊等各種自然風光。人文旅遊資源有各種民俗風情、文化遺蹟、工藝品等。

  ▲學生回答:旅遊線路圖可利用旅遊圖片、旅遊地圖繪製(圖、文資料介紹)。

  ▲旅遊圖片宣傳海報或旅遊宣傳小冊子可以根據當地特色內容來表現。特色景點、標誌、文字說明等內容來繪製。

  (4)學生根據小組分工,進行設計旅遊線路圖。

  提醒學生在設計之前,應注意按照既定進行創作。小組的風格相互協調。

  三、學生製作,教師輔導:旅遊宣傳海報或旅遊宣傳小冊子。

  ▲學生分小組,以一個城市的旅遊資源和當地特色來表現。

  ▲引導學生說說海報上的組成部分〈特色景點、旅遊圖片、簡易圖案、文字標題等〉。

  ▲學生完成練習,教師加強個別輔導。

  四、作品展示:

  師生評析作業: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內容。相互瞭解不同地區的旅遊資源。

  構圖、畫面表現旅遊景點突出、色彩搭配合理。

美術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說出身邊人物(同學之間)面部表情的某些典型特徵。

  知道臉形和頭髮構成人物頭部的大體輪廓。

  2、過程與方法:透過欣賞畫家自畫像區域性的表現技巧,用分析、比較的

  方法學習漫畫“省略、誇張、比擬、象徵”等表現手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分析畫家“自畫像”的意境創作,體會嘗試

  自畫像要突出個性特徵介紹自我的“名片”要求。

  學習重難點:

  教學重點:臉形、頭髮等區域性造型體驗。

  教學難點:意境創設。

  教學流程:

  一、自主學習

  1、小組同學間相互觀察對方的特徵??。

  2、仔細觀察,你的同桌有哪些比較明顯的特徵?(如臉型、五官、髮型等)。

  二、展示交流

  1、對方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2、用較為簡潔的`語言說說你的同學有哪些較為明顯的特徵?(如臉型、五官、

  性格等)。

  3、用較為簡潔的語言說說自己的特徵(如臉型、五官、性格等)。

  三、智慧引領

  1、引導欣賞:戴逸如、詹同、潘丁丁的(區域性自畫像)

  2、教師介紹“頭部的形狀”:

  臉形:瓜子臉、國字臉

  頭髮(髮質特徵):卷、柔、硬

  3、意境分析:彭大立“自畫像”,畫家劉雲泉、賈又福“自畫像”作品的

  創作意境。

  4、繪畫工具“毛筆”的認識,並簡單介紹幾種畫筆“HB”、“2B”鉛筆等。

  四、訓練拓展

  作業:模仿畫家的創作,用製作“名片”的方式為自己畫一幅“自畫像”。

  課後反思

  (略)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時數:一課時。

  執教者:鹽城市解放路實驗學校 黃 芳

  教材分析:“染紙”就是將吸水紙用摺疊、卷、揉皺等方法進行加工,並透過點、浸、擦、接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紋樣的一種表現方法。它工具簡單,操作方便,色彩鮮豔,紋樣千變萬化,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染紙效果。染紙

  教學目標:1.培養學生對民間藝術的熱愛和初步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給學生創設表現美、追求美、創造美的條件。2.瞭解染紙特點,初步掌握點染方法,提高學生動手製作能力。3.學會不同的摺疊方法,掌握染色方法,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耐心、細緻的良好習慣,體會互相幫助帶來的愉快。教學重點、難點:不同的摺疊方法和染制方法,色彩的搭配和染色的方法。啟發學生表現、創造。教學準備:多媒體、實物投影儀、課題字(美麗的染紙)、生宣紙、彩色墨水、毛筆、水、調色盤、抹布、白紙、各種染紙作品、書籤、樂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具,手指操

  (二)激趣匯入(出示手工扎染衣服)

  1.同學們,你們看,老師今天帶來一件什麼樣的衣服,(出示衣服)你們知道這種別緻的紋樣是怎麼來的嗎?它是扎染出來的。這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民間手工印染工藝。

  2.說起扎染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據說,很久以前,有個人不小心將衣服的一部分弄上了顏色,開始他很懊惱,後來發現被染的部分很好看,便開始了多種多樣的染色方法的試驗,終於在試驗中發明了扎染。往往不經意的一點,只要你善於發現和研究,你就有可能成為發明者。

  3.你們還熟悉哪些扎染產品?生:衣服、圍巾等。(教師拿出扎染圍巾讓學生看)師:扎染的運用很廣泛,除了剛才同學們說的這些,還有揹包、領帶、桌布等都用了扎染的方法。人們用它來打扮自己,美化生活,就連外國人也十分喜歡它呢。(出示扎染作品欣賞,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和扎染很相像的圖案表現手法——染紙。(板書課題:染紙)

  (三)新授1.染紙是怎麼做出來的呢?請你開啟自學一分鐘。2.現在,老師要介紹一個新朋友給大家認識,你猜她是誰?(出示小白:同學們,你們好!我是勤勞、愛乾淨的小白兔,我叫小白,瞧我染了一幅漂亮的染紙,身上一點都沒髒,黃老師誇我真棒,還獎勵我一個大拇指呢。她還準備了一些獎品給你們呢!有信心爭取嗎?)。小白愛乾淨,你們應該怎麼樣?(生答)欣賞了小白的染紙,你認為她的製作步驟是怎樣的?(生討論、回答,師板書:折、染、展)知道了步驟,你想不想動手試一試?那就趕快用你手中的材料先折成米字折,再染一染,看誰染的既快又好。(放音樂,生染,可以合作,也可以一個人試試,發現問題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研究、解決不了的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3.(貼作品、生談看法,生提問題,生解決,師板書)沒染透怎麼辦,染得好的學生上臺介紹方法,(引導生髮現染法,師補充)4.剛才,我們是折成米字折來染的,不同的折法染出的效果也不同,讓我們來欣賞一些折法示意圖和染紙作品,你還有不同的折法嗎?(生折)

  (四)、作業要求(多媒體出示小白,說:同學們,我們又見面了,我有很多小夥伴,它們也非常喜歡染紙作品,你們能染出漂亮的作品送給他們嗎?)那就趕快動手吧?

  (五)、生練習,師巡迴輔導(播放音樂,染紙作品迴圈播放)在學生染紙時,提醒學生注意染色的位置、面積的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六)、想象創造自我評價併發獎:老師為作業優秀的同學發獎,掌聲鼓勵。

  (七)、深入研究,發散性思維:同學們,這些染紙太美了,這樣美麗的染紙,到這兒是不是就結束了,他們有什麼用途?幹什麼用?師:對,只要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我們的聰明才智,就會製做出更加獨特的作品來。(出示摺紙、剪貼、裝飾、花瓶等裝飾畫供欣賞,透過對作品的欣賞,開闊了學生們的視野,使單一的染紙變得非常豐富。)

  (八)、小結:同學們,普通的材料憑藉我們的想象和靈巧的手,變成了如此精美的作品,美就在我們的手中,我相信,你們一定能染出更多更美的作品,讓我們用雙手來美化生活,打扮世界吧!

  板書: 染紙製作過程:折、染、展幾種染法:浸染、點染、濃破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