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必備】美術教案模板合集6篇

美術教案

【必備】美術教案模板合集6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教案 篇1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中國敦煌的彩塑及敦煌藝術中的其他圖案紋樣。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描繪敦煌藝術中的花邊或藻井圖案紋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藝術、熱愛家鄉的情感,樹立保護文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欣賞分析敦煌的彩塑。

  2、描繪敦煌藝術中的花邊或藻井圖案紋樣。

  3、掌握線條的運用,正確處理圖案結構和佈局。

  教法學法

  講解引入、欣賞、自主表現、指導

  教師教學活動設計

  一、談話引入

  關於對敦煌藝術的瞭解,敦煌大街上的各類圖案、敦煌畫像磚上的各類圖案等。

  二、欣賞探新

  1、提問:敦煌藝術中有哪些有特點圖案、紋樣?

  2、分析敦煌藝術有哪些特點?

  3、分析敦煌藝術中的藻井圖案和一系列花邊或紋樣圖案。

  4、舉例敦煌大街呈現的關關於敦煌割裂圖案的紋樣及表現風格。

  5、教師展示一些圖樣共學生參考。

  三、創作表現

  1、作業要求:以中國古代的圖案紋樣或以敦煌的藝術紋樣為主,臨摹完成一幅圖案作業,用看壁畫的形式表現。

  2、學生歸納、整理、完成作業,教師巡迴輔導。

  四、作業講評

  教師評價作業。

  學生舉例回答。

  1、學生分組討論,歸納後回答。

  2、學生分析回答,以線為主。

  3、以小組為單位分析。

  4、學生嘗試描繪敦煌藻井圖案或其他花邊紋樣。

  5、學生分析欣賞。

  學生作業,臨摹紋樣。按照要求完成敦煌紋樣圖案。

  描述自己描繪的敦煌圖案紋樣;相互評價描繪的效果及特點。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透過學習黑體字,能夠讓學生熟練掌握書寫黑體美術字。

  教學重點:黑體美術字的書寫方法。

  教學難點:如何寫出正確規範的美術黑體字

  教學用具:直尺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法

  教學過程:首先讓學生清楚瞭解黑體美術字的子形特點,風格及書寫美術字的場合,接下來給講解書寫黑體美術字方法步驟,第一步,打格,讓學生在八開素描作業紙上打8×6釐米的格子,格子打好後,跟著老師進行第二步,在格子內寫出所寫內容的筆畫骨架,這一步很重要,關係到書寫黑體美術字的成敗,所以說一定把書寫的黑體美術字的結構、每個筆畫、每一部分寫正確,符合黑體美術字的要求,達到勻稱統一,穿插呼應,然後進行第三步用鉛筆輕輕地勾畫出全部字的雙勾字形,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調整字的大小、重心,逐步肯定全部字的輪廓,形成定稿。最後一步,填色,用鴨嘴筆等工具加墨加色,劃出全部字的直線輪廓,曲線可用毛筆勾畫,待墨或色線完全乾透後,用毛筆或油畫筆等工具將字的筆畫內空白部分填滿墨或色,畫面全乾透後用橡皮輕輕擦去全部鉛筆線。書寫過程就算完成了。

  課時作業:書寫課本118頁“學高為師”四個字。

  板書設計:

  黑體美術字

  一、黑體美術字的特點、風格

  二、 書寫的場合

  三、 書寫的步驟和方法

  四、 作業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彩泥表現生活中的蔬菜、菜餚,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

  2、強調在創作的過程中,發揚團結協作的。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彩泥表現生活中的蔬菜、菜餚。

  教學難點:

  讓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小朋友,今天在後面坐著的是你什麼人呀?(學生自由回答)讓我們用掌聲向他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爸爸媽媽要工作要關心我們的學習,還要為我們做好吃的,得多辛苦啊!為了感謝父母,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為父母做幾個拿手的好菜,親自體驗一下給爸爸媽媽當廚師的滋味。每個小朋友就是一名“小廚師”,每個小廚師都要學會做一道色香形俱全的菜,然後我們請坐在後面的爸爸媽媽來參觀“品嚐”,好不好?

  2、要當廚官啦,今天的選單是什麼呢?(板書課題)

  二、引導回憶,瞭解選單

  1、交流討論:首先,我們把自己最喜歡吃的菜向大家介紹介紹?說說你為什麼喜歡?是喜歡它的顏色、味道、還是漂亮的造型?

  2、學生自由回答,老師適當補充。

  3、啟發回憶:除了最喜歡吃的菜,你還見過什麼非常有特色的菜嗎?或者在你的印象中,什麼樣的菜才是最好吃、最漂亮的!

  4、學生自由回答,老師適當補充。(水煮活魚、青椒炒肉、油炸螃蟹、白灼蝦、松仁玉米……)

  5、:大家說了這麼多好吃的菜,老師都好像聞到香味啦。老師這裡也準備了幾道好吃漂亮的菜,想不想欣賞“品嚐”一下?“想”,好!但是老師有個條件,你得猜猜這些菜是怎麼做成的?

  三、欣賞激趣,討論方法

  1、欣賞教師製作的菜餚,感受其色形美。小組討論一下:這些菜的主料是什麼?它們都是怎麼做成的?都用了些什麼方法?(彩泥作品)

  2、指導分析構圖:你覺得哪個菜最漂亮?擺得最有特色?為什麼?

  3、複習泥工的一些基本製作方法:切、搓、揉、捏、團、壓等,並進行適當的示範。比如做魷魚卷:先團成小圓球,在桌面上壓平,再用小刀切成方塊,然後用小刀畫出小格子,最後進行卷曲。

  四、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1、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我準備製作一盤什麼樣的菜?都有些什麼主料和配料?”

  2、小組進行簡短的彙報,老師及時作出調整和補充。

  五、佈置作業,實踐探索

  1、學生根據喜好利用彩泥製作一至兩盤自己最喜歡吃的菜餚並給它取個名字。

  要求:色彩醒目,造型有趣,外形美觀漂亮。

  六、展示作品,評析

  1、每個小組的同學到別的小組去欣賞別人的作品。

  2、依次參觀完後,說說各自參觀後的感受或印象最深的菜、最漂亮的菜、最有特色的菜。

  3、把最漂亮的、最有特色的菜集中起來,放在投影儀下,全班欣賞評述。

  七、課堂拓展

  這節課,小朋友們積極合作,精彩地當了一回小廚師,做了一道有趣美味的菜,還品嚐了許多有特色的菜餚。收穫大不大?老師看到小朋友們用橡皮泥做菜,真是太棒了,現在就請你們把自己親手做的菜拿給爸爸媽媽品嚐一下並且對爸爸媽媽說一句感謝或祝福的話。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形與形相透疊的表現方法和透疊圖形的塗色方法。

  2、在組合透疊練習中感受新的平面組合形式,形成調控畫面的意識。

  3、在形的'自由組合和換色平塗活動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掌握透疊的表現方法和塗色方法。

  教學難點 自由組織畫面,注意遮擋關係。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激趣匯入:

  圓圓、方方和三角是三個好朋友,他們在一起快樂得玩耍,你想加入他們的行列,和他們成為好朋友嗎?

  就跟韓老師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吧。(板書)

  三、遊戲:

  1、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

  2、請同學們自由組合圖形

  (學生組合成兩種不同的重疊方法)

  四、認識透疊,觀察透疊圖形的顏色變化。

  當兩個圖形相互遮擋重疊時,顏色發生怎樣的變化?圖形又有怎樣的變化?請同學看圖找答案。(分小組討論)

  五、動手創作。

  圓圓方方和三角他們簡直太有意思了,我們和他們一起玩吧!可以選擇畫或者是用皺紋紙貼上的方法組合成漂亮的畫面。

  看誰能把他們變化成變幻莫測的圖形!老師就任命他為優秀設計師!我們開始吧!

  六、作品展評。

  進行構圖、色彩方面的講評,評出優秀設計師。

  七、小結。

美術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託班幼兒年齡較小,動手能力較弱,特別是手指的小肌肉群需要系統的鍛鍊。在引導幼兒進行“撕紙--好吃的面片”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對撕紙動作感興趣。

  “手是思維的鏡子,是智慧的創造者,幼兒手部的動作越精細,就越能開發幼兒大腦的潛能,促進智力的的發展。透過撕紙活動可以讓幼兒體驗放飛雙手的快樂情感,在此基礎上可以培養幼兒美感,訓練幼兒的手、眼、腦的協調能力,還可以培養幼兒細心、專心、耐心的良好品質。

  因此選擇了撕紙這一活動。

  二、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雙手合作協調撕紙的技能。

  2、在撕紙活動過程中,體驗撕紙的樂趣及成就感。

  3、能獨立完成撕紙。

  三、活動準備

  黃色鄒紋紙若干、盤子、範例、麵條、蔥實物活動過程: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出示範例)師:小朋友今天很多老師來我們班做客,我們歡迎歡迎。今兒還有一位小客人。

  (鱷魚)師:今兒鱷魚過生日,它想請後面的客人老師吃麵條可是劉老師這裡只有一碗麵條不夠,鱷魚想請小朋友一起來幫忙做麵條,好嗎?

  (二)出示範例,觀察(麵條)

  1、麵條是細細的,長長的。

  2、與上次的麵餅比較,觀察麵餅上有許多剪好的小口。教師拿出皺紋紙讓幼兒觀察,這張和其他紙張有什麼不一樣的?(紙上有剪好的口)

  3、教師示範撕小朋友看用我們的大拇指和食指捏在有開口的地方,另外一隻手往下拉,紙就撕成細細長長的了。

  4、請幾位寶寶一起來撕麵條,比一比誰撕的長長的,細細的?(邊撕邊說“麵條細又長“。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教師提出撕紙的要求:

  (1)大拇指和食指捏在有洞開口的地方,另外一隻手往下拉。

  (2)人手一份面片,盤子放桌子中間不獨佔。

  (3)提醒幼兒操作時注意桌面乾淨,碎紙扔在盤子裡

  (4)做完後輕輕的坐回椅子上。

  2、幼兒操作,教師注意個別指導。

  3、教師表揚鼓勵相互謙讓、幫助的幼兒。

  (四)評一評

  1、小朋友們看,哪一桌做是麵條最好看?為什麼?(幼兒評價,教師給予肯定,並提出建議和希望)

  2、請個別幼兒示範或是老師再正確示範一次。

  3、小朋友把麵條做好了,現在劉老師老師來麵條加點佐料,太完美了,我們趕緊讓大鱷魚帶回加工廠再煮給客人吃吧。

  五、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美術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蘿蔔是一種常見的蔬菜,農村更是常見。最近我們開展的主題活動是《好吃的蔬菜》,孩子們從家裡帶來一些常見的蔬菜。許多孩子都帶來了蘿蔔,他們經常會把蘿蔔切成一塊一塊的玩,那我就想與其這樣玩,不如教他們製作成各種蘿蔔造型,不但可以鍛鍊他們的手部肌肉的靈活性,還能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同時可以將他們的作品做成展區供孩子欣賞,一舉多得。因此設計了這節課。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蘿蔔做出水泡眼金魚的基本特徵(大大的眼睛,圓圓的身體,散開的尾巴)。

  2.提高幼兒對植物觀賞、製作的興趣,鍛鍊幼兒手部肌肉的活動能力。

  3.培養幼兒專注力,耐心細緻,勇於動手實踐的品質。

  活動重難點:

  重點:培養幼兒用植物製作造型的興趣,鍛鍊幼兒手部肌肉的活動能力。

  難點:按步驟在製作出蘿蔔金魚。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瞭解金魚的身體特徵和生活習性。

  2.物質準備:小紅蘿蔔若干(幼兒人手六個),小刀、牙籤、範例蘿蔔金魚,蘿蔔圖片。投影儀

  活動方法:

  本節課我將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講授法:老師口頭語言向孩子描繪情境,工具的使用方法等。

  2.演示法:教師將製作好的作品展示給幼兒觀察,演示製作的步驟。

  3.觀察法:再感知欣賞中金魚中我計劃用觀察法。

  4.實踐操作法:分發製作材料,讓孩子自己動手操作。

  活動時間:

  由於幼兒園大班孩子專注力有限,所以手工課程時間不宜太長,因此本次活動時間設定為30分鐘。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引出課題)

  1.手指遊戲:手指上課。(設計意圖:活動手指,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集中注意力。)[1分鐘]

  師:小朋友們,手指要上課嘍,我們一起做一做,看誰小手上課最認真。

  《手指上課》

  大門開了進不來,小門開了進不來,

  二門開了進不來,後門開了進不來,

  中門打開了,小朋友都進來了,

  教室門開了,老師走進來了,

  全體起立,坐下,

  報數:12345678910

  全部到齊開始上課。

  2.猜謎語。(設計意圖:透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激起幼兒的好奇心產生學習的興趣。)[1分鐘]

  師:今天,小兔的商鋪開業,聽說他的店裡賣的東西很有趣,會是什麼呢?你們想不想知道?陳老師把它編成謎語看誰能又快又對的猜出來。

  謎面:“凸眼睛、闊嘴巴,大大的尾巴像朵花。水裡生來水裡長,小朋友們都愛它。”(金魚)

  二、活動過程

  1.觀察並說出金魚的外形特徵。(出示金魚圖片)(設計意圖:考驗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想象力)

  [2分鐘]

  師:誰能夠告訴大家金魚長的什麼樣子呢?它的身體像什麼?尾巴像什麼?

  引導幼兒把自己觀察到的、講出來並指出是那個部位。

  在觀察的過程中提醒個別幼兒儘量進行有序觀察。直到各部位都被幼兒觀察到(能夠依次找出頭、身體、魚鰭)並瞭解各部位的名稱。

  2.瞭解金魚的生活習性。[1分鐘]

  (1)師:小金魚在什麼地方生活?(水裡)它是怎麼活動的?(在水裡游來游去,游上游下)

  (2)幼兒學一學小魚遊。

  3.出示範品(蘿蔔金魚)(設計意圖:承上啟下,過渡作用。)[1分鐘]

  師:看,這是陳老師在小兔商鋪帶回來的金魚,和我們圖片上看到的金魚一樣嗎?哪裡不一樣?(是蘿蔔做的)

  師:嗯,你們看的真仔細的確是蘿蔔做的,這個可愛的蘿蔔金魚特別的好賣,小兔商鋪裡的蘿蔔金魚都快賣完了。所以小兔想請你們幫他做蘿蔔金魚,你們願意嗎?(願意)

  4.(利用投影儀)師示範並講解制作蘿蔔金魚的方法與過程。[4分鐘]

  設計理念:這裡是本節課的重點,在這裡我運用了投影輔助教學法透過談話、觀察、示範、等策略

  。主要以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的形式,透過引導幼兒觀察,讓幼兒在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中掌握蘿蔔金魚的製作方法及步驟。

  製作步驟:

  (1)取第一根蘿蔔,注意觀察其自然形狀,去掉多餘部分。在沿線切開就是金魚的身體。(身體圓圓的)

  (2)取第二根蘿蔔切成金魚的尾巴。(尾巴要像扇子一樣散開)

  (3)取第三根蘿蔔切成眼睛和鰭。(眼睛要儘量切得一樣的)

  (4)用牙籤將金魚的身體、尾巴、眼睛和鰭連線好。

  5.請幼兒嘗試製作蘿蔔金魚。(設計意圖:提高製作興趣,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10分鐘]

  (1)提出製作要求。指導幼兒從蘿蔔上取出適當部位,來做金魚的身體。尾巴、眼睛和鰭。

  (2)教育幼兒注意用刀安全。提醒幼兒不要用刀亂揮亂戳。

  6.教師對幼兒的初次嘗試給予點評,對不到位或製作不對的地方給予糾正。

  請個別幼兒大膽的說一說自己的製作過程。[2分鐘]

  (設計理念:鍛鍊幼兒的膽量,有助於提高孩子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7.幼兒再次進行製作。[5分鐘]

  師一邊指導,一邊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完成作品製作。也可讓做好的孩子當

  小老師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共同完成作品。

  8.點評幼兒作品(設計意圖:讓孩子學會欣賞別人的作品,從中學到知識,彌補自己的不足。)[2分鐘]

  (1)將幼兒第二次的作品放在展臺上幼兒相互欣賞,並說一說哪一個作品

  最好,為什麼?

  (2)說一說自己的作品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三、結束部分

  1.師:小兔非常感謝小朋友們的幫忙。我們小心的將蘿蔔金魚送到他的商鋪吧。(投放到區角)

  2.想一想:除了蘿蔔金魚,我們還可以用蘿蔔製作出什麼?(出示圖片欣賞各種不同的蘿蔔造型)

  [1分鐘]

  (設計意圖:讓幼兒敢於思考、創新)

  活動延伸:

  1.繼續在區角中投放蘿蔔鞏固孩子對蘿蔔金魚的製作技巧的掌握。

  2.鼓勵幼兒製作不同的蘿蔔造型,發展孩子的想象力。

  (延伸理念:幼兒在幼兒園學到的知識需要在家庭中不斷地強化,透過幼兒園的周圍環境和有設計的遊戲活動才能使他們完全掌握。家園配合幼兒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園配合好,孩子才會有不斷的提升。)

  課程反思:

  1.透過本節課觀察幼兒對本節手工課是否感興趣,孩子能否獨立操作。

  2.對比以前手工課幼兒是否有所進步,還存在哪些不足。

  3.透過作品分享能否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及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