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大班美術教案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美術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2、對紙工製作產生一定的興趣。

  3、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剪刀、紙工第16頁《小掛飾》。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小朋友,請你們抬頭看看,我們班教室裡有很多掛飾漂亮嗎?

  沒有這些掛飾教室好看不?為什麼小朋友會製作掛飾嗎?老師帶來了一些沒做好的掛飾請你們動手試試(幼兒仔細觀察,激發幼兒製作的慾望)

  二、小掛飾

  1、出示作品,引導幼兒觀察外形及結構特徵。

  在做手工的時候我們應該先做什麼。怎樣才能使線穿進去?

  2、教師講解並示範

  將圖形剪下,延邊沿處剪開。(黑線處不易剪得太開,因提醒幼兒小心)

  將大圖捏折弧線,兩端粘合成錐體圓盤,中間穿上一根掛線。

  小圖對摺後並粘合,粘合四周夾入一根線,線的另一端用小圓紙片固定在圓盤四周。

  輕輕地拉住掛線,等孩子全部完成後,將吊飾掛在視窗,十分好看。

  3、手工作業要求及剪刀的安全使用。

  三、幼兒操作

  1、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2、鼓勵能力弱的幼兒。表揚完成好的幼兒。

  四、活動結束

  教師與幼兒共同用製作好的小掛飾裝飾自己的教室,收穫成功喜悅。

  活動反思:

  參與制作的熱情很高,讓幼兒在歡快的教學氛圍中感受手工的快樂,透過自身的實踐、感受、交流,掌握手工技巧。透過操作練習,不僅培養了幼兒對手工製作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探索精神,從而使藝術活動轉變成兒童內在精神的創造性表現。

  小百科:掛飾分類按搭配的物體不同,比較多的有吊墜掛飾、手機掛飾、包包掛飾,以及用於家居裝飾的一些掛飾。

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逐漸懂得留意和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

  2、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

  3、體驗繪畫與手工相結合的活動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貼好牛奶杯的作畫卡紙,廢舊紙張、雙面膠、記號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教師出示空的牛奶杯,問:小朋友覺得它可以做什麼用?再出示被剪成一半的牛奶杯,問小朋友:覺得像什麼?先肯定小朋友的各種想法(為課後的作業佈置埋下伏筆),再引出今天要做的課題--牛奶杯變花瓶。

  二、講解示範。

  分發教師已貼好的牛奶杯的卡紙(中班的孩子貼的是完整的杯形。大班的孩子貼的是杯子的一小部分,由孩子自己把杯子補充完整)和廢舊紙張、講解要補充的地方示範揉紙、撕紙成花以及貼的動作。

  三、幼兒操作。

  1、請小朋友自己選擇喜歡的廢舊紙張(舊書、廣告宣傳單等)揉成團或撕成片後粘在合適的位置,數量和位置由小朋友們自己決定。

  2、花朵粘好後,再用記號筆畫出花枝、葉子。

  3、最後引導小朋友大膽新增合適的背景。

  【活動總結】

  完成後,分享各組小朋友的作品。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用牛奶杯做花瓶,但是牛奶杯還有好多用途呢,請小朋友們回去再想一想,它還可以做什麼用呢?可以在家裡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做一做,也可以把想法告訴老師......

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運用媒體的教學手段,引導幼兒嘗試利用襪子的外形特點展開聯想並進行創作。

  2、激發幼兒的創造意識,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3、體驗美術活動中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白板課件、各種大小襪子、膠水。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觀看由襪子組成的圖畫,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出示襪子組成圖。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張神奇的圖片,看看這張圖上有什麼小秘密?

  2、師:原來這幅漂亮的圖畫裡藏著許許多多的襪子寶寶,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藏在那裡吧!(利用白板上的聚光燈讓幼兒觀看圖畫)

  二、觀察、想象,學習創作方法。

  師:剛才啊小朋友看到了襪子寶寶變成了好多圖形,那你們願意來當回魔術師嗎?也來給襪子寶寶變變身,看看你能變出什麼?

  1、觀察一隻襪子展開想象。

  白板上出現一隻襪子,任意轉動襪子的方向。

  師:如果一隻襪子這樣擺放,想想看像什麼呢?

  (1)當幼兒說出像什麼後,老師根據幼兒的答案在白板上利用襪子的形狀再進行相應的添畫。

  (2)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的想象後,在白板上進行操作。

  師:"請你試一試,畫一畫。"(幼兒畫好後,老師適時地對幼兒的操作進行評價)

  (3)小結:"剛才我們用一隻襪子,透過聯想添畫成了這麼多有趣的圖案。兩隻襪子可以拼成什麼呢?"

  2、利用兩隻襪子拼接在一起,組成四種形狀,讓幼兒進行聯想。

  (1)拼成X形狀。

  師:如果兩隻襪子這樣擺,想什麼呢?它還缺少什麼?

  【教師預設一種是蝴蝶】

  (2)拼成U形。

  師:如果兩隻襪子這樣放在一起,又像什麼呢?

  【教師預設一種螃蟹】

  (3)拼成S形。

  師:兩隻襪子又換了種姿勢,這樣又像什麼了呢?

  【教師預設一種長頸鹿】

  (4)拼成"山"形。

  師:這次又是什麼?

  【教師預設一種山羊】

  三、幼兒創作。

  1、師:小朋友的想法呀可真多,變出了這麼多的小動物,小動物想在森林了舉行一場森林舞會,這場舞會的主角是長頸鹿,所以它要在舞臺的中間,而且要稍微大一點,舞會它還邀請了它的好朋友小貓和山羊,小貓和山羊是客人,所以要小一點,它們要在舞臺的旁邊。

  2、師:等一下小朋友可以選擇你的舞會的主角,然後把它畫在紙的中間,而且要畫大一點,然後再邀請它的兩個好朋友,不過呀在畫之前小朋友要先用襪子在紙上品出你想要變的小動物的造型,然後用膠水固定,聽明白了嗎?

  3、教師巡迴指導。

  四、作品評價與展示。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是小朋友剛才創作的東西,這幅作品是誰的呀?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鮮豔的色彩和對稱的圖案設計臉譜,發展幼兒的創造力,激發學習的興趣。

  2.欣賞了解京劇臉譜鮮豔的色彩和誇張的形象,激發對京劇藝術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京劇臉譜範例

  3.京劇音樂磁帶

  重點:能用對稱的方法表現臉譜。

  難點:理解對稱的美,並能有創意地表現臉譜。

  活動過程:

  一、老師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師:昨天我們聽了京劇,又看了京劇演員的服飾,今天我們來看看京劇演員,臉部的化妝好嗎?

  二、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幼兒欣賞京劇臉譜

  師:它呀,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京劇臉譜。這個京劇臉譜這麼特別,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看看京劇臉譜的秘密呢?

  三、幼兒和老師一起探索京劇臉譜,瞭解其特點。

  1.觀察臉譜顏色:顏色不是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義:像紅色的,它表示個性忠誠的;黑色的表示個性剛直的;它們表示的是好人。白色的表示個性多計謀的,還有黃色的,表示壞人。藍色的、綠色的代表勇士;金色、銀色的表示神話裡的人。

  2.觀察臉譜的對稱:左邊和右邊臉的圖案是一樣的,都是以鼻子為中心左右兩側對稱的。老師拿一張紙豎在圖案的鼻子中間,請幼兒來看一看。

  3.觀察京劇臉譜的誇張:臉譜的眉毛、眼睛、鼻子這麼粗、這麼大,這樣畫是為了讓看戲的人一看就知道臺上有誰。

  4.觀察額頭上有特殊圖案的臉譜:額頭的圖案也表示一個人物

  如:包公:半月代表他清正廉潔,辦案公正,月亮是包公的象徵。

  四、幼兒創作,老師巡迴指導。

  1、師:現在有許多藝術家把京劇臉譜製作成藝術品,今天我們也來學學大藝術家來製作京劇臉譜來裝扮我們的教室,好嗎?

  2、提出要求:

  1)臉譜要以鼻子為中心左右對稱

  2)可以選擇一種底色來表現人物

  3)可以自由創作

  3、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創作

  五、將畫好的臉譜剪下後表演京劇給家長看。

  大班刮畫:家鄉的夜景

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螃蟹的外形特徵及其身體左右對稱的特點。

  2、能用折、畫、剪的方法制作小螃蟹。

  3、體驗對稱剪紙的樂趣,喜歡紙工活動。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 製作好的螃蟹一隻。

  2、 彩紙每組若干、剪刀、勾線筆、雙面膠,海底背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謎語匯入

  1、師:小朋友們都很喜歡猜謎語,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聽的謎語,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八隻腳抬面鼓,兩把剪刀鼓前舞,生來橫行又霸道,嘴裡常把泡沫吐。”誰來猜猜是什麼呀?(螃蟹)你們都覺得是螃蟹呀,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影片)這個是我們崑山的陽澄湖,在這裡生活著很多的螃蟹。他們把養大的螃蟹抓起來用網袋包好再送到各地區。 陽澄湖的螃蟹是崑山最有名最好吃的,每到九月、十月吃螃蟹的季節很多其他地方的人都會來崑山陽澄湖買螃蟹。

  2、師:小朋友們喜歡吃螃蟹嗎?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直螃蟹,誰來說說螃蟹有幾隻腳?幾隻鉗子?幾隻眼睛?它們是什麼樣的?長在哪裡?(它的左右一樣嗎?——對稱)

  二、瞭解對稱剪紙

  1、師:你們猜猜看這隻可愛的小螃蟹是怎麼做出來的嗎?(幼兒自由講述)

  2、引導幼兒觀察摺痕,探索螃蟹的左右對稱關係。

  師:小朋友們說了好多,其實呀是透過對摺做出來的。

  三、教師示範製作小螃蟹,提出操作要求。

  1、首先將紙邊對邊對摺,畫的時候要畫在沒有開口的地方

  2、先畫螃蟹的身體圓圓的身體像面鼓(示範時在紙的右面畫螃蟹,畫的時候注意先後順序)強調畫半圓時往下畫,並且在半圓的上方留出地方畫眼睛,半圓要畫圓一點)

  師:眼睛長哪裡?圓圓的眼睛鼓上長(老師畫)

  師:接下來要畫鉗子?畫在哪?對了,大大的鉗子鼓上舞(先畫一個圓形,然後在圓上畫一個角,剪的時候把角剪掉就可以了)

  師:再畫上螃蟹的腳,畫幾隻?——長長的.腳兒來抬鼓。教師先示範畫,再請小朋友來畫。(螃蟹的腳要畫的長長的,不能畫的太細,不然會很難剪的,腳是朝下彎曲的)

  3、剪刀剪螃蟹。

  師:畫好了半隻小螃蟹,用剪刀剪下來就可以了,大家一起把小手拿起來和老師一起剪一剪,剪的時候剪刀的方向不動,拿著紙的手慢慢的旋轉一下紙。剪完後紙屑要放在筐子裡,最後,我們在沒有黑線的那一面畫上小螃蟹的眼睛。

  4、請小朋友動手

  四、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師:記得要把剪好的小螃蟹貼在藍色紙上再裝飾哦,把剪下來的廢紙丟進盒子裡。

  五、展示幼兒的作品。

  師:請完成的小朋友把你們的小螃蟹放到美麗的陽澄湖裡吧。大家做的都很棒,我們一起去教班裡其他小夥伴做好不好?

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討論各種各樣的海洋動物,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2、願意大膽嘗試用繪畫的形式把自己想象的海底世界用繪畫表現出來。

  3、敢於大膽創意,在自己的作品中獲得成功與自信。

  活動重點:能多畫出不同的,特別的海洋動物。

  活動準備:海底動物的圖片繪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結合生活實際和在生活中的積累與經驗:說一說

  教師:小朋友們,你見過很多海洋動物嗎?你在哪見過它?你見到的海洋動物都有什麼樣子的?你能多說幾種嗎?

  教師引導並幫助幼兒總結。說一說生活中常見的海洋動物。

  二、拓展繪畫內容與思維:想一想

  今天老師這裡也有好多的海洋動物的圖片拿來給小朋友們展覽,我們一起看一看說一說吧。

  這些各種海洋動物真漂亮的,他們都長得很有自己的特點。那麼小朋友們什麼樣的海底世界你會更喜歡呢?請幼兒說一說。

  三、師幼同步,一起嘗試用繪畫的形式把想像的表現出來:試一試

  剛才有小朋友都說了自己喜歡的海底世界,那麼我們就來動手畫一畫,把你想的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老師也來畫,一會我們來比一比誰畫的最特別。

  請幼兒和老師一起畫。

  四、師幼之間將繪畫作品進行分享:展一展

  幼兒之間互相欣賞學習。把幼兒和老師的作品展示出來大家一起看一看。

  五、師幼相互評價,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作品,說說什麼地方吸引了自己:評一評

  教師引導幼兒從想象創造方面進行和技能技巧方面進行評價。

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透過觀察和想象大膽的運用水粉表現各種魚類,並運用點、線及簡單的圖案進行裝飾。

  2. 能夠體驗並感受水粉畫帶來的樂趣。

  3.能透過觀察感受冷色與暖色的對比。

  活動準備:

  1.水粉、水桶、水粉筆、抹布、幼兒操作紙。

  2.各種魚的圖片、“海底動物”影片。

  3.經驗儲備:幼兒已經認識這些海底動物,並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性。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透過欣賞影片,激發幼兒對海底生物——“魚”的喜愛之情。

  1.看“海底動物”影片,匯入活動引起興趣。

  師:大海里生活著許多的動物,每天都發生許多有趣的故事。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講述海里動物的形態特徵。

  師:在這裡你發現了哪些魚?它們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嗎?

  師: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引導幼兒觀察魚的色彩、形狀、花紋、大小。)

  3. 引導幼兒觀察冷色調與暖色調的對比。

  師:大部分魚的顏色是屬於什麼色調的?那大海的顏色呢?

  小結:想象一下,在冷冷的大海里,小魚們都穿上了暖色調的衣服,真漂亮呀!

  4.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揮幼兒想象自己的“海底世界”。

  師:這麼美麗的海底世界,有這麼多的魚,猜猜它們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

  二、透過想象相互交流“我心中的海底世界——魚”。

   1. 師:這麼美麗的一幅海底世界,這麼多、美麗的的魚你想不想把它們畫下來呢?

   2. 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想象創作工具。

   師:如果你來畫,你會用到那些繪畫的工具?

   3. 教師出示繪畫工具,顏料、水粉筆,講解繪畫步驟。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顏料和水粉筆,你會先畫什麼,再畫什麼?

  三、交待要求,幼兒協作,教師指導。

  1. 提醒幼兒塗色時注意用筆和衛生。

  2. 注意先畫背景再用暖色調的顏色畫魚。

  四、展示作品,鼓勵幼兒表述。

   請幼兒將作品放在桌子上不動,與其他畫好的小朋友進行交流,並能用連貫的語言描述畫面內容。

  反思:

  這節課重在培養幼兒的想象力以及對畫面的佈置。這節沒有過多的技法練習,透過充分的欣賞讓幼兒自主發揮自己創造想象力。創造力是根據一定的任務,運用一切已知資訊,開展能動思維活動,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個性品質。在我們水粉畫活動中也就是幼兒根據自己對事物的審美認識和審美理想,在對要創造的事物進行感知和欣賞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和審美想象,運用水粉畫材料,創作出來的水粉畫作品。

   創造性想象力它是想象的一種,根據想象內容的新穎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不同,把想象分成再造性想象和創造性想象兩種。前者是根據語言或非語言描繪(如圖形、圖解、符號等)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後者是不依據現成的描述,而根據一定的目的和任務在頭腦中獨立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新穎性、獨立性、創造性是它的本質特證,是從事創造性活動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是過去表象的簡單重現,而是經過加工改造創造出新的形象,兒童美術的創造力體現為創造性想象。

  透過幼兒的作品可以看出魚的不同形態、不同種類、色彩搭配的也是不同的。

  這是一節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抽象畫”的藝術風格,培養幼兒大膽的表達對作品的認識和感覺。這節課透過讓幼兒自主的欣賞並說一說自己所看到的、所感覺到的,大膽的用語言表述,同時感受色彩之間的神奇搭配,為色彩搭配做了一定的基礎。

大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大膽想象,在不規則的線條畫裡找出小動物形象,並添畫出小動物的主要外型特徵等。

  2、學習合理搭配顏色,樂於表現美。

  活動準備:

  1、畫紙、勾線筆、水彩筆(幼兒人手一份)

  2、範畫2張,音樂磁帶一盒,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引起興趣

  1、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條奇妙線,它就在我的手裡,你們猜猜,它在我的左手還是右手?(幼兒猜測)

  2、播放音樂,教師邊講解邊徒手示範畫線:它最愛在紙上快樂地跳舞,你瞧它在這兒跳一個圓圈舞,又在那兒跳了一個圓圈舞,跳了許多的圓圈舞,在每一塊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痕跡,最後這條奇妙的線要回去休息了。

  3、幼兒徒手練習畫“會跳舞”的線

  師:現在我們也來學學這條奇妙的線跳舞,伸出我們的右食指,跟它來快樂的跳個舞吧,在這裡轉個圈,又在那裡跳個圓圈舞,在每一塊空地上都留下它的痕跡,最後回去休息了。(教師強調畫線的時候不能斷開,要連起來畫)

  二、師幼一起觀察會跳舞的線留下的痕跡,找找小動物藏在哪裡。

  1、師:在這條“會跳舞”的線裡呀,還藏著許多調皮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們跟我們捉迷藏呢,他們只露出身體,你們想一想會藏著什麼小動物呢?(幼兒猜測)

  2、師:下面,我們一起來找找吧!你瞧!它露出了大鉗子、眼睛和腳,是誰?(螃蟹)被我們找到了只大螃蟹。還有誰呢?它伸出腦袋、嘴巴、眼睛和尾巴。是誰?(小魚),你看,小魚還少了什麼?(學習詞:魚鰭、魚鱗,然後請個別幼兒上來添畫小魚的魚鰭、魚鱗)被我們找到了一條小魚。再找找,還有誰藏著呢?一隻美麗的蝴蝶出現了。(教師示範畫出蝴蝶)(出示範畫)你們看這裡,老師還找到了幾個小動物,數一數有多少?都是誰啊?(幼兒數數和說出小動物的名稱)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師:現在,愛跳舞的線要在小朋友的畫紙上跳舞了,請你開動你的小腦筋,相信你們能在跳舞線留下的痕跡裡找到更多的小動物,然後給它們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下面拿出你們畫畫的工具,開始行動吧,把藏著的小動物們找出來吧!

  2、播放音樂,幼兒動手作畫。提醒幼兒線條不能斷開。

  3、幼兒要找和老師及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小動物,教師還要及時的表揚個別有創新的小朋友。

  四、展示作品。

  幼兒在集體中介紹和相互欣賞自己的作品,教師講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然後請小朋友在自己的作品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把它夾到線上吧。(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