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實用的小學美術教案模板九篇

小學美術教案

實用的小學美術教案模板九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一、說教材

  xx縣是剪紙藝術之鄉,為發揚這一民間傳統藝術,結合小學美術課程標準,在二年級《彩蝶飛飛》這一課的基礎上,結合四年級設計應用單元《剪紙貼花》,自主開發《剪蝴蝶》這一題材,存在激發學生對剪紙藝術的熱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技能。引導學生對美的追求和無限的幻想,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二、說教學目標

  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是透過教學內容的研究和把握。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所確定的總的教學思路。教學定位的反映和教學效果的體現,包括對結果的預測和對教學環節的限制,以及在達成過程中的體現。因此,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透過圖片欣賞和課件,使學生了解各種各樣的蝴蝶,知道它們的外部形態特徵。

  2、能力目標:透過美術欣賞,引導學生用傳統剪紙形式塑造自己喜歡的蝴蝶形象,並在動手製作過程中發展其形態對稱的原理,能創造性地剪出形態各異的蝴蝶,且應用於生活、美化生活。

  3、情感目標:讓學生欣賞美、體驗美,在審美活動中充分拓展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力。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透過欣賞和動手剪蝴蝶、引導學生了解蝴蝶的特點,引導學生感受美和表達美,同時培養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

  2、教學難點:根據蝴蝶外形的差異,運用誇張變形的原理,設計不同形態的蝴蝶形象。

  四、說教法,學法。

  1、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情境是有效地激發學生藝術創造力的必要手段。美術課程的學習尤其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透過美好的旋律,具有視覺衝擊力的圖片和影片欣賞,豐富學生的體驗,帶動學生的藝術表現欲。因此,本課教學的設計主要採用了情境教學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進行教學。

  2、在指導學生學習方法上,運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以學生參與各種活動為主要形式,運用實踐法,發現法,觀察法等方法,透過學習讓學生動腦、動手、動眼、動口去聽、想、看、畫,讓學生直接參與各種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去感受、體驗、想象和創造。

  五、說教學準備

  嚴謹、充分的教學準備是落實教學設計,()達成教學目標的前提,我在這一節課開始之前做了如下的教學準備。

  1、製作精美的課件。包括蝴蝶定真圖片,蝴蝶剪紙作品,讓學生了解蝴蝶,感受剪紙作品的美。

  2、選用優美的《蝴蝶泉邊》、《江南絲竹》等音樂來調整學生的情緒。進行適當的情境渲染和鋪墊。

  3、教師示範用的彩紙、剪刀等手工製作材料。

  4、自制的"小蝴蝶",用於評價學生的表現。

  六、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利用課件展示蝴蝶寫真影片。各種各樣的蝴蝶在花叢中和鮮花相遇成趣,再伴上美妙的音樂《蝴蝶泉邊》,把學生帶入一個美的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蝴蝶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後揭示課題《剪蝴蝶》。

  (二)、自主探索

  教師透過課件展示大自然中蝴蝶的圖片,思考蝴蝶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經過仔細觀察和小組討論並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和學生一起對蝴蝶特徵進行分析,歸納蝴蝶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並利用共同點。(對稱,兩對大翅膀,兩根觸角,身體瘦長)記住蝴蝶的基本形態。利用不同點。(翅膀及花紋等的不同)設計出形態各異的蝴蝶形象,為突破難點、重點講解如何設計蝴蝶翅膀及花紋的形態。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在量的圖片。極大豐富了學生的視覺形象,在這一過程中,透過讓學生來分組討論並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主人翁意識。學生紛紛暢所欲言,說出自己觀察到的特徵,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動手操作

  教師引導示範蝴蝶的剪法,並同時欣賞一些蝴蝶剪紙作品,讓學生感受剪紙的神奇魅力,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並引導利用剪好的`蝴蝶的小組合作的方式拼貼圖畫,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

  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現問題並提出相關的建議,播放背景音樂《江南絲竹》。

  輕鬆美好的背景音樂有效營造了創作氛圍,學生在濃濃的藝術氛圍中進行創作、表現、無拘無束。教師的巡視指導可以及時發現並解決學生的問題,並進行過程性評價。

  (四)、展示評價

  各小組將自己貼好的作品上臺展示。學生相互欣賞交流,比一比哪隻蝴蝶最美麗,最有創意,最有特色。哪一幅蝴蝶貼畫作品效果最好,教師及時對學生的藝術作品給予表揚和鼓勵。

  讓學生體驗成功,學會欣賞別人,正確評價自我,同時透過作品欣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五)、拓展應用

  蝴蝶剪紙真有趣,剪好的蝴蝶多美呀!除了可以貼畫之外,還可以派上什麼大用場呢?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及時給予肯定,讓藝術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整堂課充分體現了新的教育理念,注重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讓他們自然的開放學習,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在實踐中學。

  在這裡,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和基礎水平,一是,如果學生基礎較差,就一步一步的講,邊講邊畫,二是如果學生水平較高,可以先講步驟,再播放演示過程,讓他們能自主的觀察物件,表現物件。

  <小結>講評學生完成的作業,同時根據作業情況複習鞏固講的知識點。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欣賞祖國美麗風光,感受各地不同風情特色,學畫風景畫。

  2.在乘上列車去畫畫的情景驅動下,觀察、感受或想象,畫一幅風景畫,培養孩子觀察捕捉、繪畫表現的能力。

  3.感受美景對心田的滋養,激發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透過合作完成作業,培養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啟發對美麗風景的觀察並進

  行表現。

  難點:選擇合適的工具材料和表現角度描畫美麗

  的風景。

  三、教學準備:

  1.教具:課件、背景音樂。小火車的背景圖版。

  2.學具:彩卡、膠水、雙面膠、水彩筆、剪刀、膠水、棉花、毛線等。

  四、板書設計:

  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同學們,上課之前我想先請大家聽一段聲音。聽好了,這是什麼聲音?”(播放火車開來的聲音)

  師:你們坐過火車嗎?都去過哪兒?沒坐過火車的小朋友也沒有關係,這節課,我要帶領大家乘著小火車到祖國各地去旅遊,一邊玩,一邊畫畫,那你開心嗎?(板書課題)

  2.我們這間教室就是一節超大車廂,看看咱們的幸福列車,你們之前剪好的自畫像我已經貼上了!(展示展板並貼上黑板)現在,大家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吧!(播放《火車開了》的音樂,全體起立,左手搭肩,右手臂擺動開火車)

  二、引導觀賞,自主探究:

  1.“小火車到站了,請火車停下吧”徵求大家意見,你最想去哪裡?(北京、上海、桂林、海南??.)或者(高山、大海、森林、草原......)

  2.依次欣賞圖片,師生相互交流,共同探究。

  3.有的小朋友很厲害,都能把看到的美景畫下來,老師相信咱們班的小朋友更厲害,除了繪畫之外,你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表現呢?(教師拿出剪刀和彩卡啟發回答)

  板書: 怎麼辦:畫、剪、貼、撕、折、捏、攝影

  4.突破難點:師示範重疊剪貼小樹,啟發白雲用什麼材料貼上,師演示用棉花貼上。

  5.師歸納:剛才觀賞了那麼多風景,我們再來回憶一下,都看到了什麼?

  師:天空上有有藍天、有白雲、有青山、有綠水、有大樹,有小

  草,那我們就分成五個組:藍天組、高山組、小河組、綠樹組、建築物組。

  板書:

  組團結協作,大膽表現。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使學生對河北民間藝術有一些初步瞭解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授新課

  請同學欣賞書中圖品

  (1)、秸稈扎

  可是高粱稈綁紮,模仿古代建築樓閣製作的工藝品,此工藝品造型精湛,工藝複雜。手法細膩令人歎為觀止。

  (2)、果和雕刻

  使用核桃雕刻的一件微雕工藝品。

  藝人見材起意,巧妙地利用原核的外型和紋理,巧奪天工,造型準確。

  (3)、內畫鼻菸壺

  內畫煙壺的專業技巧很高,藝人取一根20公分的竹籤,做成彎曲形的鉤筆,蘸色深進壺內,再磨好的內壁上反畫。

  (4)、木刻獅子

  兩隻獅子,回收長嘯,姿態生動,造型概括,雕刻細膩。

  (5)繡花鞋墊

  我省的刺繡形式多樣,品種繁多,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以簡練明快的組合圖案為主。

  (6)泥制玩具

  書中是泥模製玩具,構圖飽滿、刻工精細。

  (7)《磁州窯三彩刻花盤》

  是宋代磁州窯的製品,線條流暢、活潑、剛健奔放,富有生後氣息。

  三、 課後小結

  表揚聽節講認真的同學

  四、 教學反思: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知識要素

  色塊之間的搭配

  技能要求:

  色塊的拼貼組合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表現生活環境中的人物,體驗形式美感

  實踐與創造:透過五官和動態來表現人物的神態與心情

  欣賞與評議:相互欣賞作品,評論作品的成功與失敗

  教學重點

  人物五官、髮型的表現

  教學難點

  色彩搭配

  教學過程

  一.引入與交流

  1.教師出示範畫,讓學生說說各種製作方法,談談自己的感受。

  2.教師展示製作方法,激發學生製作興趣。

  3.小組討論,交流製作方法。

  二.分析與感受

  1.教師歸納學生意見,分析作品美在何處?分析頭髮面部與五官如何表現。

  2.讓學生感受拼貼與繪畫的不同之處。

  三.創作與輔導

  1.學生製作:

  ①選擇材料;

  ②畫草圖;

  ③選擇表現方法;

  ④運用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識。

  2.嘗試探索應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拼貼畫面。

  四.欣賞與評論

  1.展示作業,分析存在的問題。

  2.自評作品,鼓勵學生的自信心。

  3.交流、欣賞、互評。

  4.教師總評。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瞭解人體的基本形態結構,培養立體造型能力。

  2、掌握立體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製作步驟。

  3、養成團結、協作的集體意識。

  教學設計:

  活動:發揮想象,用泥巴捏幾個自己熟悉的人物形象。

  一、“我變小了”想一想

  1、課件(1)背景音樂,魔法師話外音。

  2、學生蹲下聽音樂,想象情景。

  二、“做個小人”試一試

  1、師生一起隨意捏個外形。

  2、指名展示,師生共同調整。

  三、“捏捏泥人”動一動

  1、課件(2)小泥人不同動作,配歡快的音樂。

  2、師生同做“小泥人體操”。

  3、師捏泥人動態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樂一樂

  1、課件(3)小泥人圖片欣賞。

  2、師生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學生下位自由展示。

  4、師:巧妙利用材料,運用各種泥塑方法進行美化。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

  1、課件(4)組合泥人圖片欣賞。

  2、分組討論。

  3、小組合作表現。

  六、自我展示評一評

  1、學生下位自由觀賞交流。

  2、指名介紹、作品。

  3、師下課。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觀察瞭解螞蟻的外型特徵,抓住螞蟻的基本特徵刻畫動態。

  2、能力目標:能憑著自己的觀察、體驗和豐富的想象進行無拘無束的表達;學會與他人合作共同創作。

  3、情感目標:透過對螞蟻外型特徵及搬家過程的描繪,激發對螞蟻的喜愛和探究興趣;在共同創作、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合作的樂趣和勞動的喜悅,樹立集體意識,培養透過勞動創造幸福生活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運用繪畫形式,透過集體創作,創造性地表現螞蟻搬家的生活情景。

  難點:抓住螞蟻的基本特徵刻畫動態,以及螞蟻搬家過程的擬人化的想象。

  作業設計:

  用繪畫的形式小組合作完成童話故事《螞蟻搬家》的創作。

  教學準備:

  教具:CAI課件、範畫、場景道具、畫紙、獎勵星、評價表。

  學具:課本、卡紙、水彩筆、各色蠟光紙、剪刀、膠水、觀察記錄表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

  (目的:根據教材內容和螞蟻的生活環境特點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播放兒歌《小螞蟻》匯入:

  1、聽,歌曲唱的是誰?

  2、今天我們一起來扮演小螞蟻,讓我們隨著音樂快樂地跳起來吧。

  師邀請一名學生上臺表演。

  二、畫螞蟻

  (目的:認識螞蟻的外型特徵,學習抓住螞蟻的基本特徵刻畫動態的方法。)

  1、課前老師佈置大家觀察了螞蟻並做了記錄,請說說你觀察到螞蟻是什麼模樣的?

  ——根據學生回答用動畫展示螞蟻的外型特徵。

  2、老師還鼓勵大家嘗試著把你觀察到螞蟻畫下來,請把你畫的螞蟻給你的小夥伴欣賞欣賞,並說一說你是怎樣畫的?

  ——師參與學生的交流活動,瞭解學生課前預習的情況。並請1—2名學生介紹畫螞蟻的方法。

  3、動畫展示繪畫過程:

  (1)引導觀察:可用什麼基本形狀畫出螞蟻的三個部分?

  (2)歸納畫螞蟻的基本方法。

  4、CAI 課件展示螞蟻的動態。

  (1)“黑豆豆”作自我介紹。

  (2)引導觀察:學一學“我”(黑豆豆)的樣子,說說我在幹什麼?

  5、小結:剛才老師講了寫實和卡通這兩種畫螞蟻的方法,你比較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6、請你在作業紙上用線描的形式畫一隻卡通螞蟻。

  7、看一看,評一評:

  (1)、請把你畫的卡通螞蟻給你的小夥伴欣賞欣賞,並說一說你畫的小螞蟻在幹什麼?

  (2)、如果你認為你畫的螞蟻還可以,請你輕輕笑一笑;如果你認為你畫的螞蟻比較滿意,請你笑著擺擺頭;如果你認為你畫的螞蟻很滿意,請你使勁地拍拍手。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瞭解美食文化,培養熱愛勞動、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習慣和熱愛家鄉、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情感。

  2、感受食品藝術之美,學習欣賞食品的方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

  3、感受各種材料特性,進人“神氣的小廚師”的角色,探討巧妙運用各種材料把自己喜愛的食物表現出來。

  教學準備:

  1、多方面搜尋與食品相關的圖文資料。

  每個同學都準備一 到兩個與食物相關的故事或傳說,或對某一種食物的食法的資料。

  2、查找了解廣東有哪些特色的美食。

  媒材工具的準備:

  1、學生自己用白紙做好的“廚師帽”。

  2、各種用以製作“食物”的材料和工具。

  3、製作好的“食物”。

  4、食物欣賞圖片。

  教學過程

  1、欣賞觀察,激發興趣。

  (1)提出課題:如果你是一名廚師你想做一道什麼菜7引導學生回憶想象並說出自己喜愛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徵,瞭解食品的寓意。

  (2)欣賞觀察螢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圖片。學習欣賞美食的方法。

  (3)回憶並講一講與食物相關的故事傳說。

  2、進入角色,探索思考:

  (1)展示學生製作的各式“食物”。引導學生欣賞其形、色、擺放的美感。

  (2)展示教師示範製作“食品”過程。學習探索如何

  巧妙利用廢舊材料去製作各式美食。

  (3)引導思考:你可以用一張牛皮紙製作出什麼“食品”?

  (4)師生總結制作“食品”的方法:

  1、根據材料來決定要製作的“食物”。

  2、根據想好的“食物”來選擇製作材料。

  3、明確《神氣的小廚師》主題,交流合作:

  (1)瞭解我國民族傳統節日及其相關美食文化。回憶思考: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有什麼美食?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教學分析:

  本課是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的內容,自然界的魚類有各種各樣的形狀,色彩也是五顏六色。我透過帶領學生欣賞美麗的魚兒,誘導學生表現魚兒的慾望,啟發他們用自己手中的畫筆、剪刀、靈巧的雙手以畫、剪、撕、捏等製作方法來描繪美麗的魚兒,和魚兒做朋友。學生在創作過程中不必拘於自然與現實的色彩及形狀,要大膽、富於想像,裝飾豐富多彩,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分析魚兒的結構,引導學生大膽誇張表現各種各樣的魚。增長學生的知識,懂得珍借自然,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2、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大膽想象。

  3、在畫、剪、撕等製作過程中,讓學生體驗藝術之美,提高審美能力和協作精神。

  課前準備:

  水彩筆、橡皮泥、彩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大家喜歡看動畫片嗎?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小動畫片,大家想看嗎?(課件:《海底總動員》) 師:這是《海底總動員》裡的一個小片斷,誰能說說你剛才看到了什麼?

  (生從故事情節、魚的樣子兩個方面交流)

  師:這個動畫片不但故事情節非常有趣,裡面的景色也十分的迷人。

  師小結:其實,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大一部分是藍色的海洋,在這廣闊的海洋裡生活著各種五彩繽紛、形狀各異的魚,他們在海洋裡快活地遊著,同時也上演著許多精彩有趣的故事。

  (設計意圖:精彩的動畫片緊緊地抓住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動畫片中感受海底世界的美麗和魚兒們之間精彩有趣的故事。)

  二、觀察、比較

  師:課前老師蒐集了一些魚類的圖片,想看嗎?老師有個要求看完之後要說說海底的魚類長的都是不是一樣的,哪不一樣?

  師:是一樣的嗎?魚類都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生:魚頭、魚尾、魚鰭、魚鱗、眼睛、嘴

  師:魚一般都是由這幾部分組成的。那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1、形狀:

  師:常見的魚都有哪些形狀?(生說師在黑板上畫)

  2、顏色:

  師:除了形狀不同還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師:這些魚和我們平時見過的不一樣,他們都穿著鮮豔的花衣裳。你們看,這條魚穿著藍黃相間的條紋衣服,這條穿著紅白相間的衣服??

  3、總結:魚的種類很多,世界上大約有13000種魚類,他們五顏六色,形狀也是千奇百怪,只要我們畫出魚身體的形狀,在添上魚頭、魚尾、魚鰭、眼睛、嘴,無論多麼美麗的魚我們都能很容易的畫出來,在裝飾一下,給他穿上美麗的花衣裳就更漂亮了!

  (設計意圖:透過觀察、比較魚兒之間的不同點,讓學生感受到魚兒種類之多,形狀、顏色各不相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欣賞

  師:自古以來人們就喜歡魚,不僅因為魚美麗、可愛,還因為他象徵著吉祥和富裕,所以人們喜歡用魚來裝飾和美化我們的生活。

  課件出示小朋友的作品

  師:不但小朋友們喜歡魚,很多藝術家也很喜歡。讓我們看一下小朋友的作品和藝術家們的作品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課件出示用各種材料創作的魚)

  (設計意圖:讓學生欣賞同齡人和藝術家用不同材料創作的作品,在學生感受魚兒美麗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鑑賞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慾望。)

  四、創作

  師:我們欣賞了動畫片里尼莫和馬林的精彩表現,欣賞了小朋友筆下的魚以及藝術家們用不同材料創作的魚,你

  心中最美的魚在幹什麼?

  生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交流心中最美麗的魚,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師:這麼有趣的故事,你想不想把他表現出來?你準備用什麼方法表現?

  生:捏、剪貼、畫

  師:現在同學們就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可以剪、可以畫、可以捏將你心中最美麗的魚表現出來吧!畫完之後可以為你的起個有趣的題目。

  生創作,師巡視。伴著動聽的音樂播放魚兒的圖片。

  五:展示評價,情感昇華

  師:同學們用自己的小巧手透過畫、剪、捏創造了一片美麗的海底世界,這就是集體的力量,大不大? 誰願意下來介紹一下自己的畫,說說你創作的魚是什麼樣的,在幹什麼?

  生介紹自己作品

  師:介紹了自己畫,誰想下來評評別人的畫?哪個地方畫的好,你要向他學習,哪個地方還有不足,需要改進?

  六、總結

  師:海洋裡的魚類五顏六色、千姿百態很是漂亮,他給我們帶來了快樂,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可是由於人們過度的捕撈和對環境的汙染,大海里的魚種類越來越少,有的甚至已經滅絕。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周圍的環境,保護我們的海洋,讓魚兒生活的更加快樂,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加的美麗!

小學美術教案 篇9

  《綵線連彩點》

  教學目標:

  1、用點、線大膽組合成一張完整的畫面。

  2、運用不同的點線,自由表達自己想象中的畫面。

  3、引導學生把生活中常見的建築、人物以及各種自然物體、用點、線、面概括成完整的畫面。

  教學重、難點:能否用點、線、面組合成一張完整的畫面。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教師出示多種工具描繪出的各種點、線、面。

  A、你覺得這些點、線、面有趣嗎?

  B、你在什麼地方見過他們呢?

  2、揭示課題:綵線連彩點

  師:你覺得綵線和彩點連在一起會是怎樣的呢?

  二、欣賞作品

  1、教師展示大師康定斯基的作品:

  師:你從畫中看到了那些東西?他們是怎樣組合排列在一起的?

  2、展示兒童有關於“綵線連彩點”的繪畫作品和手工作品。

  三、造型和表現

  1、請學生思考:

  A、你想用點、線、面來表現畫面嗎?

  B、想一想,你準備用他們來表現哪些東西?

  2、分小組嘗試運用點、線、面來表現自己想表現的畫面。

  採用單線、塗色及剪貼等各種形式來表現自己對事物的感受。進一步瞭解線的組細、點的大小、色彩的變化、畫面的構圖……

  3、組織小組之間相互學習,並對創作的難點重點“畫面要完整”進行進一步講解。

  4、教師出示相關的作品幫助學生理解。

  四、練習和評價

  1、提出本節課練習的要求。

  學生練習,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喜歡的形式表現綵線連彩點的形象。

  2、組織學生進行自評、互評。

  3、教師適當評價,對課堂表現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和鼓勵。

  4、組織學生作好課堂結束的收拾和整

  五、收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