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美術教案模板彙總六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提袋的設計》本課是“設計? 應用”學習領域的一個內容。其中包涵了豐富的想象、變形、誇張等造型手法,內容極具趣味性。我在講授本課中我採用了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學生學習提袋的造型、顏色、材料、用途等方面的特點的知識點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各種造型、顏色、材料、用途的提袋,讓學生在開闊眼界的同時,請學生小組討論:這些提袋的不同點和共同點,從而使學生自主去探究、去發現提袋在造型、顏色、材料、用途等方面的特點。這樣教學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和自主
學習的能力。在學生作業環節,採用了小組合作和個人創作的形式,去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一款造型新穎、時尚的 手提袋。充分給了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學生可以選擇合作完成也可以選擇自己完成。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
在評價這一環節中,我選擇了較優秀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然後讓創作者進行介紹。同時讓其他同學指出不足之處。
在本節教學活動中,板書這一環節被我忽略了,在以後的教學中以待改進。
美術教案 篇2
小學色彩繪畫教案
一、教學目標:
透過對繪畫色彩的學習,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在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欣賞、運用色彩美的意識和潛能,激發學生對生活和藝術的熱愛。
二、教學重難點:
培養他們在生活中發現、欣賞、運用色彩的意識和能力。
三、教學策略:
1.講授法:講述色彩相關的基本概念與規律。
2.對比法:(1)對比生活中光源與環境影響下的物體色彩的變化。
(2)原色、間色、複色、類似色、互補色等對比。
(3)冷暖色調的對比。
(4)不同因素影響下的繪畫作品色彩的對比。
3.討論法:引導學生討論光源、環境等因素對色彩的影響。
四、教學用具:
相關圖片和資料,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1.匯入課題:(以莫奈畫倫敦霧為例,以問題形式匯入)
提出問題:我們生活在一個五光十色、絢麗多彩的世界,美麗的色彩從何而來,我們又該如何表現它們呢?
學生髮言,教師引導,匯入新課。
2.提出問題:美麗的色彩從何而來?
展示圖片,以問答的形式引導學生認識色彩的來源:
A.固有色
B.光源色
(結合圖片與生活中的色彩,引導學生分別對三種類型的色彩認識和理解。)鞏固知識點:
展示莫奈《草垛》(系列),提出問題:
同一組景物,同一位畫家的作品,為什麼會有如此不同的色彩呢?
學生髮言,教師引導。
3.結合色環講述色彩的一些基本概念與名詞: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
原色:紅、黃、藍
間色:兩種原色等比例混合(橙、綠、紫)
複色:不同比例混合三原色或任意兩種間色
類似色:色環上相鄰近的顏色
互補色:色環上任何直徑兩端的對比色
色彩的冷暖:色彩給人的冷與暖的感受
(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引導學生對比欣賞,以加深理解。)
4.提出問題:在優秀的美術作品中,藝術家是如何駕馭色彩、創造迷人的色彩效果的?結合相關的美術作品,引導學生鑑賞、分析。
學生髮言,教師歸納、總結:
對立與統一、對比與協調:
(1)色彩對比:明度對比
純度對比
補色對比
冷暖對比
(2)色彩的協調:類似色協調
中性色間隔協調
面積協調
5.引導學生鑑賞相關繪畫作品,分析其色彩的運用,進一步理解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西方繪畫在色彩運用方面的發展。
古典主義→現實主義→巴洛克繪畫→洛可可繪畫→浪漫主義→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抽象藝術
6.佈置作業,總結下課:
利用所學的色彩知識,創作一幅抗震救災的宣傳畫或有關北京奧運的裝飾畫作品。
七、教學評價:
1.是否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與發言。
2.對繪畫色彩基本知識與規律的認識與掌握。
美術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前課蓋高樓(製作),學生對高樓的印象是深的,教學本課畫高樓記憶畫畫高樓,教師聯絡舊知,啟發學生回憶高樓的外形及細部是怎樣的,學生畫一幢高樓不難。畫高樓如何畫成一幅畫?則在於教師的啟發輔導了。
1.審美教育:透過指導學生欣賞照片,認識開放改革以來,從城鄉的建設看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社會主義建設取得輝煌成就,充分反映出開放改革政策之正確,體現了人的力量在改造自然中創造了自然美,讓學生受到一次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教育。
2.本課要求學生作“高樓”的記憶畫。教學時,指導學生認真地觀察高樓照片,教會他們用口 的幾何形概括形象的記憶練習,以一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建築為中心,向四個方向擴充套件,作整體到區域性的觀察記憶。以照片右方的一組高樓群為例,透過談話法指導學生記憶,問:這組高樓群有幾幢?最高的一幢在高樓群中哪一邊?其餘四幢的位置(前後左右)、高低大小怎樣?每幢高樓像什麼形?樓頂、門窗是怎樣的?像什麼形狀?(這種區域性的觀察要深入細緻)天空、樓房的色彩是怎樣的呢?除了這些問題外,誰看到或感覺到什麼有意義的事情?透過有目的的一連串談話,學生的觀察體驗及記憶加深了,要畫記憶畫便不難了。
3.欣賞課文下方的三幅學生作品,使學生知道作品的好處是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作者的審美體驗,我們畫畫也要畫自己的感受。這些學生作品主題鮮明,都能把高樓的前後、大小的關係表現出來,畫面氣魄宏大、色彩鮮明、刻劃精細、構圖飽滿,是優秀的兒童畫。
教學目的:
1、透過《畫高樓》(記憶畫)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社會主義建設成就輝煌,從而增強熱愛祖國的感情。
2、指導學生體驗生活,學習形象記憶 的方法,並把記憶中最感興趣的高樓畫出來。
作業要求:
重在表現自我感受。高樓群的高低、大 小、前後的關係要清楚,色彩鮮明,還要有細部的刻劃。構圖要飽滿。
課前準備:
1.各種樓房的彩照圖片。
2.用硬紙剪成不同形狀的樓房外形圖若干。
教學過程:
第一節觀察體驗
一、引入新課:
前一節課我們設計蓋成了高樓,這節課帶同學們去看城市的新貌——高樓,要仔細看、記牢,回來後把它畫出來。
二、觀察體驗:
1.審美教育:遠眺城鎮新貌,問:“是誰用什麼把城市裝扮得這麼漂亮?為什麼會有這樣多的高樓大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2.指導學生觀察記憶:
a.先看全貌,感受建設的雄偉氣魄。
b.找有代表性的建築,以它為中心,看前後左右的關係(高低大小)。
c.用幾何形作概括記憶,觀看每幢樓的門庭、樓體、頂部是什麼形狀,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d.仔細觀察高樓的門窗、陽臺各是怎樣的?色彩(含天空、地面)又是怎樣的?每人最感興趣的高樓是哪一幢,更要仔細觀察。
三、觀察記憶練習:
在教師指導觀察後,學生原地背向城市樓群,由教師指名講述最感興趣的高樓群形象:“代表性的建築、周圍的建築群、形象的概括、細部特徵、色彩等。”講述後再觀察,看記憶能力如何。
四、小結:
按照教師講授的方法作觀察記憶,只要認真細緻地觀察,是能記牢的。表揚觀察記憶好的'學生。宣佈下節課,憑記憶畫高樓,看誰畫得好。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引導學生欣賞多種風箏,瞭解風箏左右對稱的特徵,蘇少版美術教案——風箏回憶放風箏的場景、氣氛和感受,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錶現能力。 蘇少版美術教案——風箏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風箏的左右對稱的特徵,認識、熟悉風箏的種類。
教學難點:
把放風箏時的場景、氣氛和感受的親身體驗加以表現和畫出來。
教學過程:
一、教學新課
1、匯入新課:提問:你玩過風箏嗎?都玩過哪些風箏?
2、欣賞多種風箏,瞭解左右對稱的特徵:教學生如何玩風箏,從風箏結構與放飛的關係,讓學生了解風箏能平衡飛在空中的起碼條件就是左右對稱。同時欣賞課本中的風箏,引導學生感受風箏美,它不僅是對生活中動植物等的摹仿,更是對生活中事物的提煉、美化。
3、展示風箏的照片,直觀體會風箏的多種樣式。透過對風箏實物的觀察和觸控,感受形象逼真、色彩豔麗的風箏。
4、放映錄影,觀看風箏的藝術節的錄影。
5、把自己放飛的場景或是錄影中的映象最深的畫面表現出來。
6、生生互評、取長補短、修改畫面。
二、拓展:
研究風箏的飛行原理以及它和飛機飛翔的原理的關係。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知領域:透過對自然的觀察,發現自然界豐富的色彩,感受季節美。透過對畫家作品的欣賞,對風景表現形式和表現語言產生一定的認識。
(2)技能領域:透過欣賞、討論、觀察、感受、敘說,借鑑大師和畫家的手法和表現語言,嘗試用筆墨等工具表達,讓學生互相學月,互相研究,掌握一定的風景繪畫技能和技巧。
(3)情感領域:透過欣賞,盛受風景畫(西方一般稱為風景畫,中國傳統的風景畫一般為山水畫,與西方表現手段、意境和觀察方法、構思不同)表現的藝術美,並儘可能多地瞭解名畫家的風景畫作,提高審美情趣,培養健康高雅的審美意趣。
(4)創新領域:透過觀察、欣賞井進一步感悟,讓學生在理解表現語言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潛能,透過自己的理解嘗試運用各種語言進行風景創作,表達自己對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
透過欣賞和感受,運用自己的表現手段創造性地表現自然界的美,抒發對自然界的熱愛,體驗美術探究活動的快樂。
【教學難點】
引導和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自然界,體悟畫家作品中對光、色、樹木的姿態、季節的轉換有何種反映,用自己的心靈和情感去表現自己理解的自然,用創造性的美術語言體現自己的創造天分。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選擇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的自然景點,多媒體課件,教學常規用具,將學生分成四人或六人小組。
學生:從網上或書籍上查閱有關大師的資料,初步欣賞他們的作品。自己選擇各種美術表現工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進入活動
師:同學們,課前老師請同學們利用課餘時間到野外走一走,看一看自然界的景色。現在請同桌之間討論一下自己的感受,說一說自然界中你最喜歡的顏色是什麼,你最喜歡哪些自然界中的景物,它們跟你有關係嗎?它們給你的印象是什麼?你對它們有什麼樣的感覺和感受?
學生之間互相討論、表述。大膽發言。
請小組選派代表將自己帶來的關於自然的圖片資料送到講臺前進行展示,介紹一下圖片的內容、來源、精彩之處和給人帶來什麼樣的美的享受。
●發展活動
a·欣貫書中第6、7頁畫家的作品,想一想他們表達的是什麼季節的風景,從繪畫構成、表現手法、色彩感覺、表現內容等方面進行觀察、理解和討論。b·畫家所表達的自然界的景色有的是安詳的,有的是熱鬧的,每個人內心世界不一樣,觀看的角度和理解的內容不一樣,就會有不一樣的表達。結合畫面內容和畫面表達的形式和效果等,說一說自己的感受,理解畫家的心情。
c·結合自己的課前收集和課外閱讀,說一說自己理解的畫家和他們的代表作品。
d·討論畫家描繪自然風景時常用的方法和工具,說說他們的構圖和表現技巧。教師進行適當的總結。
e·思考:自然風景畫的表達和中國傳統的什麼繪畫有點關係?它們有什麼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嗎?
f·你準備用什麼工具表現畫面?
●拓展活動
a·透過窗戶看外面,自然界有什麼樣的風景呢?
b·用手做成方形的取景框,決定一下取景的範圍,看看取景框裡的世界。c·選擇自己喜歡的取景範圍,或是憑藉自己平時的觀察和理解,畫一張自己喜歡的大自然的景象。
d·透過觀察、體驗,增強學生的切身體會,豐富學生的表現內容,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色彩與季節的關係並大膽地用不同的材料表現。表現形式是多樣的,根據材料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小組,學生可以任意組合,相互交流自己的表現方法。
●延伸活動
讓我們在這個美麗的季節裡與大自然合個影吧!試試看,把自己和周圍的同學們添到自然界的畫面裡,我們將會多麼幸福!現在就動手吧,把我們畫迸美景中去。
●評價活動
對學生的評價可採用師評、同學互評、自我評價等方式,內容包括:學生活動積極性的情況、環境衛生維護情況。對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態度進行評價。對學生語言表述、構思創意和畫面表現的效果進行評價。對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協作與配合進行評價。
●總結活動
學生說一說自己本節課的收穫和感受。教師簡單總結。
【教後記】
第二課時
●教師組織學生到校園欣賞、觀察樹木。分成小組,有重點地研究樹木的形狀、顏色、生長規律和給人的感覺。
●各組選派代表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可以從任何角度進行描述,如整體形狀像什麼,區域性形狀像什麼,仰起頭來向上看,一簇簇茂密的樹葉鋪天蓋地而來,給人什麼樣的感受,走向前去,用手摸一摸粗粗的樹幹是什麼樣的感覺¨
●回教室。欣賞書上作品。看一看,想一想,感受一下,自己的觀感和他們的表現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幾·高畫面的顏色和筆觸,庚斯博羅的層層秋意,張振華的靜謠,都能感受得到嗎?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嗎?
●詳細研究一下達·芬奇畫的樹木,理解一下從根到主幹、分枝、樹葉的表現方法。一般來說,越往上的枝越細,根和主幹要畫得重一些,粗一些。研究一下枝幹之間,樹葉之間是怎麼街接的。
●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表達看到和感受到的樹木。同組的同學可以合作一張大的畫,注意技法、形狀的個性表現。
●相互評價,教師總結。
美術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點、短線和簡單的幾何圖形表現太陽散發的光芒。
2、學會用簡單的線條或圖案裝飾太陽娃娃的臉,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裝飾太陽。
3、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範畫三幅、勾線筆、蠟筆、白紙。
三、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出示圖片:太陽娃娃。教師:“今天,老師把太陽娃娃請來了,可是你們看太陽娃娃怎麼啦?“(只是一個圓圈,沒有眼睛和光芒。)
2、 教師講述太陽娃娃的光芒和笑臉到哪裡去的故事。
a、教師:太陽娃娃身上本來有許多漂亮的光芒,就像這個樣子。教師出示範畫(一),引導孩子欣賞畫面,提問:太陽娃娃的頭髮、眼睛、臉以及光芒是什麼樣子的?
後來他出來玩,看見一朵小花在嗚嗚嗚地哭,太陽娃娃問:“你為什麼要哭啊?”小花說:“我的花瓣掉光了,好難看啊,嗚嗚。”太陽娃娃想也沒想,就脫下自己的花瓣衣服給了小花。
b、太陽娃娃回家換了一件衣服,看,是這個樣子的。教師出示範畫(二),提問:誰來說說?太陽娃娃的頭髮、眼睛、臉以及光芒是什麼樣子的?
後來他出來玩,看見大樹媽媽無精打采地站在路邊,太陽娃娃關心地問:“大樹媽媽,你怎麼啦?”大樹媽媽說:“秋天,我的孩子都離開我去了遠方,我一個人好孤單啊?”太陽娃娃想也沒想,又脫下自己的樹葉衣服給了大樹媽媽。
c、太陽娃娃又回家換了一件衣服,看,是這個樣子的。教師出示範畫(三),提問:誰來說說?太陽娃娃的頭髮、眼睛、臉以及光芒是什麼樣子的?
就在剛才來幼兒園的路上,他遇見了太陽公公,太陽公公年紀大了,身上沒有了光芒,生病了。於是,太陽娃娃就把自己的光芒全給了他。
d、太陽娃娃的最後一件給了太陽公公,他再也沒有衣服可以換了,他也就失去了笑臉。你們覺得太陽娃娃怎麼樣啊?我們小朋友怎樣來幫助太陽娃娃呢?(運用故事激起了孩子關心太陽娃娃,為太陽娃娃設計光芒的願望。)
師生共同討論如何表現太陽的光芒,說說:你想畫什麼樣的光芒,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點、線、和簡單的幾何圖形表現,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回答,在黑板上畫一畫,貼一貼,幫助幼兒學習裝飾的基本方法。
3、交待繪畫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總結評價,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