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環城遊憩帶的發展探討論文
摘 要:環城遊憩帶是旅遊研究中的熱點之一。對環城遊憩帶的相關基礎理論進行探討,以昆明市為例,對昆明市環城遊憩帶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並提出昆明市環城遊憩帶的長遠發展規劃。
關鍵詞:昆明;環城遊憩帶;發展
一、昆明環城遊憩帶的開發現狀
(一)昆明市的基本狀況
昆明,雲南省省會,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雲南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昆明地處雲貴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瀕滇池,三面環山。屬於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由於受印度洋西南暖溼氣流的影響,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氣溫15℃。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溫和,四季如春,是久負盛名的“春城”。 昆明還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薈萃之地,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地質結構,為昆明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蹟和風景名勝。同時,昆明市還是一個發展 中的國際旅遊城市,目前,已形成了以世博會為中心的集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為一體的多功能的四季皆宜的旅遊勝地。
(二)昆明環城遊憩帶的範圍介定及資源分析評價
第一,昆明環城遊憩帶的範圍介定。環城遊憩帶ReBAM實際上指發生在城市郊區,主要為城市居民光顧的遊憩設施、場所和公共空間,特定情況下還包括位於城郊的外來旅遊者經常光顧的各級旅遊目的地,一起形成環大都市遊憩頻髮帶。由於環城遊憩帶的最大功能在於為城市中心及周邊居民提供休閒、度假、大康體健身等活動場所,所以旅遊時間比越小越好。以昆明為中心,主城區以外100KM的環行範圍內為昆明的環城遊憩帶,其中包括了昆明市,楚雄市,玉溪。同時,根據單程路途上所需時間再將昆明環城遊憩帶劃分為三個部分,主城區為城市中心遊憩帶,主城區以外50KM範圍以內的環行地帶為近郊遊憩帶,主城區50KM以外100KM以內的環形地帶為遠郊遊憩帶。鑑於對環城遊憩帶的範圍,國內暫無一個統一的標準,而且隨著交通的不斷改善和居民經濟能力的不斷加強,環城遊憩帶的範圍毫無疑問將擴大,因此,我們將主城區100KM以外的範圍稱為昆明的擴充套件遊憩帶。由於收集到的資料有限,此篇文章僅對目前昆明的100KM範圍以內的近郊和遠郊遊憩帶展開探討。
第二,昆明環城遊憩帶的資源分析。一是昆明環城遊憩帶資源分佈。昆明市區:翠湖、石林風景區、西山森林公園、滇池風景區,九鄉風景區,黑龍潭,圓通動物園,人民勝利堂,雲南陸軍講武堂,筇竹寺,金剛塔,太和宮,石寨山遺址,金殿,雲南民族村,世博園,圓通寺,“一二一”烈士墓,聶耳墓,護國起義紀念標,忠愛坊,地藏寺經幢,東寺塔,金馬碧雞坊,石寨山遺址,西南聯大紀念碑、昆明博物館、陽宗海風景區、 安寧溫泉風景區、大觀公園、金沙江皎平渡口,轎子雪山風景區。
第三,昆明環城遊憩帶的資源評價。一是旅遊資源豐富,型別齊全。昆明市環城遊憩帶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既有奇異的自然旅遊資源,又有獨特的人文旅遊資源。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山川地貌雄偉壯麗,蔚為壯觀。歷史悠久,文化氛圍濃厚。近現代革命歷史遺蹟眾多,民族風情絢麗多彩,各具特色。二是旅遊資源分佈廣,規模大,等級高。昆明環城遊憩帶的旅遊資源空間分佈廣,數量大,丰度高,分佈廣,資源質量高。昆明是國家頒佈的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像路南石林,滇池,九鄉這樣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而且還擁有眾多省,市縣級風景名勝區。三是旅遊資源環境良好
旅遊資源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自然環境前面已有相應的論述,在此不再贅述。昆明市作為雲南省的省會城市,社會環境優良,治安良好,具有發展環城遊憩的社會基礎。從經濟方面來看,昆明重視經濟的發展,且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旅遊業發展迅速,這些都為旅遊的發展打下良好的經濟基礎。四是資源的可進入性和可開發性好
昆明的旅遊資源地區位優越,交通便捷,通達性好,可進入性強。另外,昆明的旅遊資源大多自然天成,不需要人工的刻意雕鑿,可開發性好,發展前景看好。
黃麗娟:昆明市環城遊憩帶的發展探討(三)昆明環城遊憩帶的旅遊開發現狀
第一,旅遊開發曾取得明顯成效。進入上世紀90年代,昆明旅遊業快速發展,在許多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並創造輝煌。當時昆明旅遊業已形成一個包括旅遊景區、飯店、旅行社、交通、餐飲、農家樂、商品、娛樂會展等組成的綜合產業體系,旅遊總收入佔全市GDP的比重從1995年的8.39%提高到2004年的14.5%,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99年雲南省因昆明世博會,創下了旅遊入境遊客104萬人次,國內遊客3.673萬人次,創匯33億元的新紀錄。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昆明旅遊業的發展。
第二,旅遊接待能力進一步提高。雲南省現共有星級酒店795家,高星級酒店多集中在昆明(6家五星級,16家四星級,32家三星級)此外,昆明還有1.800~1.900家小旅店,專門成立了飯店協會(40個床位以下)公 開辦公,加上昆明的1.500輛左右的旅遊車,使得昆明的旅遊綜合設施不斷完善,旅遊接待綜合 能力大大加強,昆明的旅遊業基本形成吃 、住、行、遊、購、娛相互配套,設施完善,管理規範的完整體系。
第三,旅遊交通狀況進一步改善。公路運輸在雲南交通事業中起著巨大的作用,全省有四條國道縱橫貫穿,108、213、320、324等4條國道經昆明市形成了以昆明為中心,國道為主,輻射全省,連線鄰省鄰國的公路交通網。昆明到17個地州市所在地均是高等級或次等級路面,保證了主要風景區、旅遊勝地、國家級、省級口岸道路的通達。
第四,旅遊社會環境進一步最佳化。隨著昆明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昆明旅遊業的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而且昆明市對於社會治安情況,醫療條件,居民對旅遊者的態度,處理旅遊突發事件的能力等非常重視,根據國家和雲南省的相關規定,開展了一系列針對旅遊市場非法中介和安全隱患的活動。如2004年的“春雷行動”。加大了旅遊行業的管理,有力地進化了旅遊社會環境。
二、昆明環城遊憩帶的旅遊開發存在的問題
(一)旅遊發展戰略規劃確定不到位
長期以來,昆明市旅遊業一直貫徹著國家旅遊局“以觀光型遊客為主的客源結構戰略”和相應的“數量擴張型戰略”。但是在昆明旅遊業迅速發展,旅客總人數及旅遊總收入不斷增長的同時,卻出現了連續多年的虧損。根據昆明市旅遊行業
會計報表統計,昆明旅遊行業(包括主要旅遊景點,旅遊飯店,旅行社等單位)2004年淨虧損1.3111億元;2003年淨虧損2.7559億元;2002年淨虧損3.2353億元;2001年淨虧損2.8405億元。以上統計情況表明,昆明市旅遊經濟效益處於較低水平,具有明顯的低消費觀光型旅遊的特徵。而這一情況的直接原因就是旅遊發展戰略模式已不再適應現代旅遊的發展。
(二)旅遊產品不能很好地展現歷史文化內涵和民族風情特色
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是昆明最獨特的旅遊資源。而且昆明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滇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但是昆明旅遊產品未能展現出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其獨特的民族風情。旅遊特色不夠鮮明,產品不夠豐富,對遊客缺乏吸引力,這使得昆明旅遊景點的吸引力在下降,昆明從一個旅遊的`目的地變為了過境地。
(三)旅遊宣傳促銷不得力
旅遊宣傳工作不到位,市場輻射範圍小,未能弘揚昆明精神,展示昆明旅遊資源,營銷昆明旅遊品牌。每年都有對外的宣傳促銷,但旅遊宣傳促銷經費投入不足,多數情況注重廣度,反而忽略了深度。以政府為主導的城市形象營銷力度不夠。昆明旅遊業的銷售手段較為單一,宣傳、促銷表象化。不能按照市場需求、針對遊客的不同特點,組織不同的旅遊商品,提供對路的服務,實行區別化和精細化的經營戰略。
(四)城市建設缺乏自己的品牌,城市形象提升不到位
品牌是一種商品賴以區別其他同類商品的特色、特質和標誌。城市也有自己的品牌。城市品牌就是從城市的層次去看待地理品牌,讓人們瞭解和知道某一區域並將某種形象和聯想與這個城市的存在結合起來,是一個城市在歷史、自然、環境、建築、文化、經營、管理、服務和社會生活等各個不同方面的城市形象與城市精神的綜合體現,實際上是一個城市區別於其他城市的內在與外在的良好特色、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凝結。品牌定位模糊,缺乏個性化設計,對昆明資源特點、人文歷史缺乏客觀認識,對城市未來發展方向和品牌設計缺乏科學思考和準確定位。現在的“春城“還不夠美、不夠綠,沒有達到春城應有的內涵。城市的建設未能體現其自身的特色,盲目大都市化。城市建設千城一面,城市規劃嚴重滯後,缺乏特性。
三、總結
根據以上總結的昆明環城遊憩帶的旅遊開發存在的問題,今後,昆明的環城遊憩帶發展要在以下幾方面進行恰當的規劃與發展。
(一)結合當前旅遊發展和昆明市總體規劃建設,科學制定旅遊發展戰略規劃
採用科學的統籌規劃,以適度超前的戰略意識來規劃昆明環城遊憩帶的發展藍圖。要從全域性意識出發,按市場發展趨勢的要求,根據旅遊功能體系的結構要求,針對旅遊資源的屬性特點和旅遊的發展規律,做出全面安排和部署,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
(二)充分挖掘、展現昆明的歷史文化內涵和民族風情特色
在昆明未來發展中,要揚長避短,利用宜人的自然氣候,弘揚悠久的歷史文化,塑造鮮明的具有昆明個性的城市形象。要在“春”字上做文章,在體現“春城”特色上下功夫,種樹、種花、種草,突出鮮花和綠色,努力把昆明“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和“春城無處不飛花”的特色體現出來;要處理好保護歷史文化與建設現代化城市的關係,把弘揚歷史文化和發展現代文化結合起來。在城市建設中既要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對前人留給我們的城市風貌、傳統格局、文化古蹟、革命遺址、優秀建築、民族文化,一定要倍加珍惜和愛護,在城市規劃、建設中決不能破壞這些無價之寶,已經破壞的要積極創造條件恢復,進一步發掘和體現歷史文化名城的豐富內涵,又要發展現代文化,賦予城市建設產品更多的文化性,增加昆明城市的文化含量,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三)加大旅遊宣傳促銷,實現昆明環城遊憩旅遊的新增長
採用現代宣傳促銷手段,多層次多渠道宣傳昆明環城遊憩旅遊,旅遊產業二次創業的目標定位要圍繞居住在昆明、休閒在昆明、養生在昆明、體驗在昆明這個主題,推動昆明環城遊憩旅遊從單一的觀光型向觀光、休閒、度假、康體、會展、商務複合型轉變。
(四)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形象
昆明環城遊憩旅遊發展定位在“觀光娛樂、康體休閒”,要重點建設環滇池旅遊圈、環陽宗海、轎子山、世博園和城市觀光等6大專案。在石林景區附近建設具有彝族文化特色的旅遊小鎮,增強景區文化氛圍,留住客人。環陽宗海有溫泉和高爾夫球場,發展前景好,關鍵是保護環境,抓緊建設。轎子山應作為重要景點建設;世博園要研究提高吸引力問題;城市觀光的重點是把新昆明建設得更漂亮。
參考文獻:
[1]吳必虎,大城市環城遊憩帶(Rebam)研究[J].地理科學,2001,(21).
[2]陳傳康,城市旅遊開發規劃研究提綱[J].旅遊學刊,1996,(05).
[3]馬濤等.城鄉交錯帶-特殊的生態區[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2,(02).
[4]鄒積林.旅遊區劃問題探討:以成都地區為例[J].旅遊學刊,1990,(05).
[5]李九全.西安環城風景區旅遊開發研究[J],經濟地理,1999,(19).
[6]沙潤,吳江等.城鄉交錯帶旅遊景觀生態設計和初步研究[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7,(08).
[7]葉岱夫.對我國城郊旅遊功能及相關問題的探討[J].城市問題,2000,(06).
[8]吳承忠,韓光輝.國外大都市郊區旅遊空間模型研究[J].城市問題,2003,(06).
[9]楊新軍,劉新民.城市旅遊開放中的產品型別與空間格局[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1).
[10]王聲躍.雲南地理[M].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