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終身教育視野下的教師教育觀論文

終身教育視野下的教師教育觀論文

終身教育視野下的教師教育觀論文

  論文關鍵詞:教師教育;教師教育觀;終身教育思想

  論文摘要:終身教育思想對全球教師教育帶來深刻影響,人們從此深刻認識到教師教育的連續性和終身性。透過對終身教育理念倡導下教師教育觀的解讀,使我們更加深刻認識了教師教育的本質和目的。從終身教育思想的視野下來審視我國教師教育的現狀,不難看出我國的教師教育存在諸多問題,筆者想透過這些問題,讓人們來共同關注我國的教師教育及其發展。

  終身教育思想是當今世界的一大國際教育思想,在各國學者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積極指導下,終身教育思想在全世界迅速發展,對全人類的教育觀念產生了重大影響,並對世界各國的教育實踐起到了促進作用。終身教育思想對全球教師教育帶來了深刻變革,人們對教師教育的認識也不再侷限於師範教育,而是透過終身教育的理念認識到教師教育的連續性與終身性。筆者透過對終身教育思想視野下教師教育觀的解讀,讓我們對教師教育有深刻本質的認識,並能有所啟示。

  一、終身教育思想評析

  (一)終身教育思想的發展歷程

  終身教育思想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20世紀20年代英國最早在一份成人教育的報告中提出“人人終身受教育”的說法,隨後在1994年該國的法令裡便有了終身教育這一概念。經過20年後,法國教育家保羅·朗格朗才比較系統地提出了終身教育的理論,朗格朗在1965年第三屆促進成人教育國際委員會上首次闡述了終身教育的原則,這標誌著終身教育思想的誕生。自終身教育思想誕生至今已有40多年,40年中終身教育思想不斷髮展,並形成了國際性的思潮。縱觀終身教育思想發展的歷程,可以看出這種思想從最初的理念構想走向了教育實踐,並最終轉向政策性與法制化的探索與實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推廣終身教育思想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世紀60年代後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終身教育思想作為在教育工作方面的一大重要思想,並出版了有關終身教育思想的一些文獻。教科文組織並多次召開有關終身教育的研討會使世界各國的人們深化了對終身教育的認識。今天,終身教育思想已成為世界許多國家的教育指導思想,並且透過立法手段加以實施。各國也在不斷探索終身教育的多種模式,終身教育已經是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之一。

  (二)終身教育思想的特點

  毋庸置疑,終身教育思想是傳統教育的突破,並且改寫了傳統教育的定義,使教育賦予了新的內涵。傳統教育把教育侷限於學校教育之中,學校教育之外的教育受傳統教育所排斥,學校教育的完結也就意味著個人教育的終結。而終身教育思想打破了傳統教育思想對教育的狹隘理解,指出教育是一個連續性,不間斷的完整過程,教育必須貫穿於人的一生。終身教育思想有四個全新的教育目標,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因此,在終身教育看來,教育應該是從認知到做事,再到與他人協作,最終學會適應多樣化的社會環境來生存。我們也可以從以下這個表中看出傳統教育與終身教育比較之後的特點見表l:由此看出,終身教育所倡導的教育理念才是現代教育發展的方向,是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終身教育的思想拓展了人們的教育視野,衝破了傳統教育的藩籬,促使人們認識到了教育終身化和構建個人終身學習體系的必需。

  二、終身教育思想下的教師教育觀

  (一)教師專業持續發展

  表1傳統教育與終身教育的對比

  教師作為施教人員,自身的專業發展是決定教育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教師專業發展也是教師適應時代進步與教育發展的需要,而教師教育就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途徑之一。從終身教育思想的視角來看,教師教育必須貫穿教師人生的各個階段,並提供教師一生各階段的生存發展的多方面教育服務,使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個人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終身教育思想破除了傳統的教師教育觀,不再把教師教育侷限於教師職前的培養與教育,而是形成了教師職前教育,人職培訓和在職教育三個階段為一個有機整體的教育體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於1966年在《關於教師地位的建議中》強調了教師專業持續發展的理念,指出教學工作要求教師在一生中持續不斷地發展自己,使自己的專業素質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因此,終身教育思想倡導的教師教育就是要實現教師專業持續發展提供渠道,創造平臺,使教師的專業素質與個人綜合素質得以提高。更重要的是,終身教育理念下的教師教育促使教師自覺地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在這樣的內在驅動下,教師不斷學習,鑽研教學,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教師專業的持續發展無疑是終身教育視野下教師教育觀的一個集中體現,明確了教師教育的一個目的就是促使教師專業的持續發展,從而保證了教育的總體質量也使教師不斷進步。

  (二)教師教育的連續性與一體性

  終身教育理念倡導的教師教育是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包括教師的職前培養,人職培訓和在職教育三個階段。在終身教育思想看來,只有具備這三個環節才是完整的教師教育,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就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教師教育。長期以來,傳統的教師教育是以學校教育為主的形式,強調的是教師職前的師範教育,從而割裂了教師教育的連續性與一體性。終身教育思想倡導的教師教育觀則著眼於教師教育的連續性與一體性,強調教師教育只有具備這種特質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師教育和滿足教師的自身教育需求。在這樣的教師教育體系下。教師的職前、入職和在職三個階段的教育成為一個整體,貫穿教師一生的職業生涯,尤其是把教師的在職教育視為教師教育的重心。教師從這種連續性和一體性的教師教育中不僅穩步提高了專業素質,還發展了自己的綜合能力,促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終身學習者。毋庸置疑,實施連續性和一體性的教師教育,使教師內在地構建了自己終身學習的體系,順應了當代教育發展潮流。 (三)激勵教師積極主動自我地完善自我

  終身教育思想倡導下的'教師教育觀注重對教師的自我完善,即教師教育必須成為教師自我發展的內驅力,促使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積極自發地完善自我。作為終身教育的主體,教師已深刻認識到,由於人類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個人憑藉某種固定知識和技能就能生存的觀念已成過去,人只有透過終身教育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與技能水平,才具有存在的價值。而教師教育作為教師個人終身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就必須得滿足教師自我完善的內在要求。傳統教師教育注重的是教學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培養,但卻忽視了教師個體的學習需求和個性特徵,使教師缺乏專業發展的後勁,難以成為優秀的專家型教師。終身教育思想下的教師教育則要激勵教師主動自發地完善自我,並朝著終身學習的目標邁進。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教師能否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已成為教師能否不斷取得進步的一個前提,那些沒有樹立起終身學習觀念的教師隨著社會的進步勢必要被淘汰。因此,教師要成為真正的終身學習者,教師教育就必須是一個能激勵教師成長和調動教師學習主動性的過程,並且教師在這一過程之中,持續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知識、技能與人格。終身教育視野下的教師教育就是要促使教師成為終身學習的先行者,積極主動地完善自我。

  三、結合我國教師教育現狀的幾點思考

  (一)終身教育的理念尚未深入到教師教育中

  我國的教師教育中缺乏理論的引導,特別是終身教育的理論尚未深人到教師教育實踐中。這主要體現在教師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並沒有把終身教育思想中的終身學習理論與教師教育相結合。很多教師只是被動地接受教育,缺乏對教師成為終身學習者的理解。這主要的問題在於教師對終身教育理論沒有本質地把握,他們只是把教師教育視作一種形式化的東西,沒有把自己作為終身學習的主體去接受教育。此外,實施教師教育的機構和施教者也並沒有很好地結合終身教育的思想進行教師教育。我們不難看到,很多教師教育還是過多地著眼於教學技能與基本教育理論的灌輸。教師始終處於被動的狀況之下,很難認同自己作為終身教育主體的身份。因此,終身教育的思想尚未深入到教師教育的施教者與受教者之中,使教師難以以終身學習者的身份來參與,自然成效並不明顯。如何使終身教育思想深入到我國的教師教育中,這是一個關鍵,只有具備了相應的理論基礎,教師教育實踐才可出成效。

  (二)教師教育一體化發展的缺失

  所謂教師教育一體化發展,如前所述指的是教師教育中教師職前培養、人職培訓和在職教育的連續性和同一性,整個教師教育呈現為一個開放和一體化的體系。之所以說我國教師教育一體化發展缺失,主要是針對整個教師教育體系而言,教師的職前培養,入職培訓和在職教育缺乏銜接,相互分割,沒有成為一個一體化的體系。我國現今的教師教育還是注重學校教育,即教師教育幾乎成了職前培養的“終結性教育”人職培訓和在職教育都得不到足夠重視,尤其是在職教育。許多教師在工作多年之後都沒有機會去接受在職教育,而隨著自身專業水平的停滯甚至是退化,對教育質量的負面影響也愈發明顯。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中小學教師在職教育的問題就很突出,許多地方沒有針對農村教師在職教育的機制,許多農村教師的職後教育就已經中斷,這對農村教育質量的影響是可以想象的。其次,我國教師教育中職前、人職和在職教育分屬不同的部門負責,這些部門與機構相互隔離,缺乏銜接與溝通,發揮不了教師教育的整體系統功能,導致了教師教育體系的滯後與一體化程度低。如何解決教師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問題,同樣也至關重要。

  (三)教師教育偏重技能,總體質量不高

  特別在我國教師的在職教育中,偏重技能與效率優先就已明顯。雖然教師專業化的思想已經深人到我國的教育領域,但教師的專業化往往以效率與技能相連。尤其在中等教育中,為了提升學校的升學率,教師往往就要強化教學技能,以應試為導向提高相應的教學技能,而對教育的真正目的與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向卻沒有深刻認識。單以強調技能與效率的教師教育模式不可能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因為這樣的教師教育模式沒有讓教師認識到自己是作為終身學習者來受教育,使教師缺乏對專業發展終極目標的理解與認同。以強化技能和注重效率的教師教育註定不能使教師實現專業持續發展,也難以實現教師終身學習的目標。因此,教師教育的實施部門和個人,不應在工作中急功近利,唯獨強調成效,而忽視教師教育的終極目的。

  (四)教師教育保障機制的不健全

  終身教育理念下的教師教育作為一種現代教育體系,其執行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外部機制作為保障。當今世界許多國家為了確保終身教育的實施,透過立法或制定政策來保障。如美國有《終身教育法》,日本也頒佈了《終身學習振興法》,法國作為終身教育思想的發源地,把終身教育思想作為該國的教育指導思想。因此,這些國家的教師教育有了法律和政策的外部保障,確保了教師教育的良好執行和總體質量。但目前我國的教師教育保障機制還處於初步建設中,並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我國目前尚未有相關法律來保障教師享有教師教育的權利,也沒有一整套教師教育質量保證的機制和教師教育的標準。因而無法保障教師終身教育的順利實施和健全發展。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我國必須建立起教師教育的保障機制。即制定相應的教師教育法規和建立科學的教師教育質量評估體系。此外,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也應儘快完善對教師教育的管理,逐步形成對教師教育的行政監督機制。

  結語

  終身教育思想倡導的教師教育觀注重教師的專業持續發展,強調教師教育的連續性和一體性,併成為教師自我發展的內驅力。但從終身教育的角度來審視我國的教師教育,發現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已在長期內阻礙了我國教師教育發展,致使我國教師教育的質量不高和發展滯後。因此,要逐步解決我國教師教育當中存在的上述問題,需要全社會來關注教師教育,群策群力,力求使我國的教師教育更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