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職業素質養成教育中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論文

職業素質養成教育中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論文

職業素質養成教育中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論文

  論文關鍵詞:職業素質 專案教學 企業文化 教學策略 養成教育

  論文摘要:把企業文化引入課堂,把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培養有機融入專業核心課程中,為企業培養素質與技能並舉的高素質人才,是高職課堂教學活動需要重點解決的現實問題。具體策略:在專業核心課程教學目標的設計上注重校企合作、引入企業文化。在教學專案的規劃中把工廠真實機床的控制系統轉化為典型的教學專案,在教學活動的實施中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

  近年來就業市場對高學歷人才的追求已趨於冷靜,企業需要大量“素質好、技能強、會幹活的職業人”已成共識。從近幾屆畢業生就業情況調研來看,用人單位招聘員工時,在看重畢業生專業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畢業生的職業素質。在高職院校各專業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基礎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已將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放在重要位置。

  一、職業素質養成教育面臨的困境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專業技能可透過專業核心課和頂崗實習等環節來培養,但職業素質的量化不易把握。

  高職院校對於學生職業素質養成通常採用兩種途徑:一是透過選修課的形式進行,二是在實訓課中穿插一些必要的訓練。由於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的訓練沒有進行有機的融合,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分別透過不同課程的成績給出,而非透過考查個人在同一門課程中的總體行為作出評價。客觀上形成重技能、輕素質的專業培養模式和課堂教學策略。

  職業素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心理和職業精神等。職業素質養成的最佳實踐場地是企業。因此,如果沒有企業文化的引人,沒有職場環境的滲入,沒有工業化教學專案的實施,沒有長期潛移默化的訓練,僅靠課堂教學和書本內容是無法提升學生職業素質的。

  如何在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把企業文化引入課堂,把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培養有機融入專業核心課程中,是高職課堂教學活動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二、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教學策略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與寧波海天精工機械有限公司合作,從教學理念、教學專案設計、教學活動實施三方面著手,融企業文化於教學活動中,積極探索職業素質養成教育在課堂實施的教學策略。

  (一)在教學目標設計上注重企業文化的引入

  學校教學團隊與海天精工電氣組合作,把企業文化引入課堂把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培養有機融人專業核心課程中,按照突出職業性、體現普適性的原則,共同開發基於工作過程的教學專案。為了在訓練技能、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該課程明確提出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和素質目標,這些目標作為教學檔案在授課計劃中得以體現,教學督導據此檢查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以《電機控制系統安裝除錯與維修》課程為例,其教學目標如下。

  能力目標:會正確使用常用的電工工具,根據給定的電機控制原理圖進行電氣接線;能使用萬用表進行控制電路電氣故障的排查;能實施典型機床控制電路(T68/X62)的模擬排故;透過強化訓練,能透過中級維修電工的考級。

  知識目標:熟悉交流電動機、變壓器、典型控制電機的構成、原理以及工業用途;掌握基本電氣控制電路的原理與分析方法;學會典型機床控制電路識圖,能對典型的機床控制電路進行功能分析;為中級維修電工考級儲備必要的理論知識。

  素質目標:遵守作業時間,保證環境整潔(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能根據工作專案進行合理分工,互相協作,故障互查;能對所進行的教學專案進行資料收集、整理、存檔;專案完成後能進行任務總結併發言。

  (二)在教學專案設計上,注重把工廠真實機床的控制系統轉化為典型的教學專案

  在具體實施中,面向地方經濟,考慮就近就業,把海天精工機床所用的電動機、常用元器件、典型電機控制電路作為案例引人教學。為兼顧行業的專項知識與技能要求,同時滿足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普適性與崗位遷移性,課程內容涵蓋電機原理的學習與應用,典型電機控制電路的裝接與除錯,典型機床控制電路的分析與排故,(海天)數控機床、注塑機電氣控制電路的裝接與除錯。 全課程由5個典型的教學專案引領:電動機點動/連續執行控制線路的裝接與除錯;電動機正反轉/雙重互鎖控制線路的裝接與除錯;電動機一起動帶能耗制動控制線路的規劃與實施;X62W萬能銑床的操作與電氣排故;T68鏜床的操作與電氣排故。

  教學專案由學校教學專家與海天精工的技術專家經過充分研討確定。這些教學專案源於實際,高於實際,是由工廠真實機床的控制系統轉化而來的典型教學專案。每個訓練專案側重點不同,目的明確。

  (三)在教學專案實施中,注重職業素質的養成

  遵循認知規律,在迴圈遞進的教學活動中,教學內容的安排由簡單到複雜,能力訓練專案設計由單一到綜合。每個教學專案(教學環節)結束後,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知識與技能的歸納與總結,最終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上實現由初級到高階的遞進。

  利用考核引導學生關注職業素質的養成,是教學實施與考核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在教學專案的設計上,按照簡單專案關注職業素質養成訓練,綜合專案注重技能與知識應用的思路進行規劃。

  從表1可以看出,在以基本技能訓練為主的“控制線路的裝接與除錯、規劃與實施”內容中,由於知識和技能相對比較簡單,這部分考核的重點放在職業素質培養上,工具的領用、歸還、擺放、使用,環境的整理,同學之間的合作,資料整理等所佔比重達40%,在客觀上引導學生注重職業素質的養成。有了前期的積累,學生會在後續的機床排故訓練中注重知識和技能綜合運用,同時繼續關注職業素質的養成訓練。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透過完成學習專案和工作任務獲得理論知識和工作技能,同時養成職業素質。以工作任務的形式組織教學,在真實的學習環境中訓練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與綜合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獨立規劃、設計、實施、檢查評估工作專案的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