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第一小學資源管理平臺建設實踐論文
論文關鍵詞:小學教育;資訊化;教學資源;管理平臺
論文摘要:小學教育資訊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構建資源管理平臺,藉助專業科研機構強大的技術支援,為小學教育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從而提高小學教育的質量。
教育資訊化是教育發展史上最為深刻的變革之一。資訊化學習環境中,多媒體教學、遠端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應運而生,課程資源的交流與共享更及時豐富,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能夠更順利地實現轉型,資訊化將成為實現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手段。為實現教育教學的資訊化與網路化,我校致力於建設面向21世紀的現代化教育資訊網路系統,千方百計加大資訊科技教育建設資金的投入,大力推進優質資源的共建、共享和應用,為新課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中關村一小資源管理平臺簡介
目前許多學校構建的教學資源庫依然是獨立的、封閉的系統,沒有按照統一的資源建設標準來建設,沒有設計標準的軟體介面,給內容交換和共享以及系統之間的相互操作帶來了困難,成為一個個“資訊孤島”,中關村一小曾經也是其中的一座“孤島”。為了把一座座“孤島”連成大陸,為了提高校內現有資源的組織性和利用率,方便教師和學生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促進自身特色資源的積累及更廣泛的資源共享與開放,學校與隸屬於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曙光計算機公司密切合作,對校內資源共建共享的機制與技術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由學校提出需求和想法,藉助於計算技術研究所的強大技術團隊,開發並構建了基於校園網的教學資源中心,從統一規劃、分佈儲存、高度共享、協同開放等角度構建了全新的資源中心——中關村一小資源管理平臺。
中關村一小資源管理平臺可以定製資源的分類,按照教學的.實際情況設定資源的學科和專業目錄,例如可以按學科分類:數學、語文、英語,建立試題、試卷、課件等目錄分類;或者按照媒體素材的型別劃分:圖片、影片、聲音等,可根據實際需求劃分資源型別,系統會自動識別已劃分好的分類。對其他節點的資源庫中的資源進行目錄共享、資源分散式儲存,從而解決版權自主管理、資源動態維護的問題,完成資源瀏覽、搜尋以及資源評價等功能。使用者可以從多種角度進行一般和組合搜尋,對於檢索出來的資源進行瀏覽、下載、收藏到個人資源庫、檢視資源的屬性描述以及對資源進行評價等操作。對上傳的資源則實現分佈儲存和統一目錄檢索服務。簡單的說就像大家常用的“谷歌”和“百度”,只需輸入關鍵字就能找到你所需要的內容。
教師在使用學校提供的資源的同時還應該將自己的資源共享給周圍的使用者。我們的資源管理平臺將支援教師個人資源的製作與上傳,資源使用資訊的統計與評價功能,資源製作的權利直接下放到一線教師甚至學生的手中,並且為內容、形式、流程等方面的製作提供簡單易用而又豐富強大的功能,使資源中心的資源能夠及時更新和新增,保證其不斷擴充、動態發展。面向一線教師和管理人員構建“傻瓜型”線上資源製作,系統針對不同資源設計不同的製作模板,模板定製則用於定製各類資源製作時的佈局、色彩、結構和欄目等。在內容製作模組,系統採用整合的多媒體混合編輯器完成資源內容的編輯製作,製作過程中可以自動將資源相關屬性記錄下來,並透過入庫過程自動納入標準化資源庫,便於資源使用中的跟蹤。
中關村一小資源中心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但這些資源還需要進行科學、有效和富有個性化特點地應用。為此,資源整合與擴充套件模組透過“我的課程”、“我的專案(課題)”、“我的實驗”、“我的主頁”、“名師之窗”、“精品課程”、“站”等為師生對學習資源進行整合與應用提供了便利。透過“討論社群”與同行、專家以及其他資源中心建立資訊交流網來獲取資源共享與應用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術,拓展發展空間。
二、資源管理平臺軟體體系
中關村一小資源管理平臺主要分為三塊獨立的軟體體系,來完成不同的任務分工:
1.RMS軟體
RMS是一套完全基於LAMP架構的B/S程式,其主要是向用戶提供基本的GUI互動,供使用者上傳內容、分類瀏覽、按各種條件檢索內容、按使用者許可權來控制內容的私密性。對於教師們而言,從此不需要關心資原始檔存在什麼目錄、什麼伺服器、如何分類,RMS對這些資料進行自動化的管理。RMS透過各種方式對內容進行索引,為內容之間的自動關聯、前臺複雜搜尋提供強大的支援。
RMS還為線上預覽主要的檔案內容提供瞭解決方案,圖片、影片等主要的檔案形式可以直接線上預覽。
RMS主要對資源的資料庫進行管理,為了保證資料的安全性,對資料的備份和恢復也做了充分的考慮。
2.SmartEncoder軟體
這是一套可以掛載在RMS平臺之上,為影片資料的線上點播預覽提供支援的軟體體系。它能夠自動從RMS資料佇列中分析篩選影片檔案,支援絕大多數主流的影片檔案格式,並對它們進行轉碼以適用於網際網路環境下的線上點播。
3.曙光叢集式檔案儲存系統
該系統是一套具有國際領先技術的叢集式檔案儲存系統,解決了現有檔案儲存包括以資料庫形式管理的檔案系統的讀寫I/O問題,尤其是對大量檔案的併發訪問有明顯的速度提高;徹底消除儲存頻寬瓶頸;解決了資料資訊共享問題,實現了完全的全域性檔案共享,對任一臺應用伺服器可訪問全部檔案;解決了資料安全性問題,任意一塊或多塊硬碟同時損壞,資料不丟失,並以寫盤的速度同步恢復,所有訪問應用不中斷。解決擴充套件性問題,應用及儲存硬碟線性擴充套件,可以一塊硬碟為單位線上增容。解決應用透明性問題(無關性),使用本技術現有應用完全無需改變,硬體裝置基本無需改變。在RMS自動化管理資源資料的同時,曙光叢集式檔案儲存系統則為底層的檔案系統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解決方案。 在中關村一小資源管理平臺中,曙光叢集式檔案儲存系統能夠為儲存空間的擴充套件提供良好的支援,同時對檔案內容提供自動冗餘,在學校需要增加新的儲存空間時,曙光叢集式檔案儲存系統能夠自動識別新機器,並將它納入到儲存體系中,或者有伺服器因為老化更換時,也不需要進行任何人為干預,系統能夠自動將其檔案恢復到其他的伺服器上。曙光叢集式檔案儲存系統,為大規模資源庫的儲存提供了完善的解決方案。由RMS、SmartEncoder、曙光叢集式檔案儲存系統三者組建的資源管理平臺解決了物理檔案的儲存問題、資源資料的索引查詢問題、檔案內容的預覽展示問題;同時,它透過RMS的網站介面來與使用者進行互動,使用者只需要拖拽檔案,透過特定的介面批次上傳內容,一切便會由底層的各種機制自動地全部解決。
三、數字校園資源中心的作用
依託資源中心的支援,教師可以大大拓展其獲取數字化教學材料的空間,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為開展主動式、協作式、研究型的網路教學提供資源基礎;對於學生來說,可以利用資源中心豐富的數字化學習內容擴大其知識的涉獵面,滿足其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從而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本資源管理中心在建設前對需求、功能等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對基於資源的學習方式、服務物件、適用範圍、服務功能等問題進行了綜合研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資源的開發、管理和應用服務系統。資源的評價系統和入庫資源的稽核系統等保障了資源內容的高質量。將已有的協同辦公系統與資源庫進行了高度整合,在資源中心裡構建一個學習社群,在學習者得到資源庫內的學習資源的同時,還可以交換如何使用學習資源的經驗,並在遇到疑難問題時獲得學習社群成員的幫助,從而達到知識的共享。
目前大多數數字校園的資源庫還處於資訊傳遞這一層次,以存放已開發的素材、課件、網上課程、參考資料等為主,沒有充分考慮到讓使用者參與到資源與知識的建設中,也沒有考慮資源的動態擴充,而資源的不斷擴充恰恰是資源庫具有持久生命力的關鍵。
數字校園的建設滲透在學校教學、科研、管理、公共服務以及學校社群服務等各個領域中,資源中心是提供數字資源的重要系統之一,透過標準的開放式介面,可以方便、快速地與數字校園的科研、管理等平臺等進行整合,從而有效地促進高質量教學資源、資訊資源和智力資源的共享與傳播,支援其他系統或平臺對學習資源的應用。
數字校園資源中心的建設實現了將各種教學資源提供給眾多不同層次、不同型別的使用者共享和使用,將分散的教學資源透過資源中心整合起來(透過資源管理、資源製作與知識整合等),產生巨大的綜合效能,滿足了使用者的教學需求;為不同型別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易操作的使用環境和開發手段,根據需求將多種教學資源的聚合效能充分發揮,提供了個性化的資源使用、開發與資訊決策支援服務,為縮小知識鴻溝、提高教育質量、促進知識進步起到並將繼續起到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