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初中生物學科實驗教學設計的思考論文

初中生物學科實驗教學設計的思考論文

初中生物學科實驗教學設計的思考論文

  一、在生物實驗中學生應該遵守的原則

  對於初中生來說,他們接觸的生物實驗並不多,但是作為老師我們要教會學生相關的實驗原則,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實驗素養。對此,我覺得學生應該具備以下實驗素質:

  (1)實驗過程需要嚴格的組織紀律,切忌胡亂配置藥物,生物實驗室有很多化學藥品和儀器裝置,必須要求學生有較高的紀律性,所以,每節實驗課之前老師都應該讓給學生宣讀實驗時應該注意的規章制度,保證實驗的時候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在進行實驗時也應該按照老師所講的步驟進行,不能依靠自己的習慣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2)實驗課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是學生在上課之前應該做的工作,明白老師這節課的實驗內容和注意事項,熟記實驗步驟,以免實驗的時候不知所措,浪費時間。

  (3)實驗過程要求循序漸進,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放鬆心情,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在進行有些實驗的時候,花費的時間會比較多,某些學生由於心急而得不到實驗結果,面對這種情況,我建議學生儘量心平氣和,重新進行實驗。

  (4)實驗結果要實事求是,在實驗時,我們要避免為完成實驗而實驗,老師希望學生透過自己動手,找到一些實驗上存在的`問題,然後和老師交流,結果並不是很重要,實驗就是追求事實,所以,學生在寫實驗報告時切忌弄虛作假。這是在實驗中我們應該注意的問題,希望給廣大學生帶去幫助。

  二、培養學生觀察和動手能力

  不管是什麼實驗,都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觀察和動手能力,學生透過對實驗的觀察,會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其次,動手實驗的過程就是學生去發現、去探究的過程,我希望學生多觀察,多總結,不要只做一個旁觀者、比如說,顯微鏡使用這個實驗,我們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能自己獨立完成觀察植物葉綠體的過程,課堂上老師講太多都比不上學生自己親手去實驗。但是怎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呢?下面我就來介紹幾種實用的方法:

  (1)從整體到區域性。實驗課時,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先整體觀察物體,對物體有一個整體的瞭解,然後分別瞭解區域性,在觀察植物時,我們首先可以讓學生觀察一整株植物,然後在顯微鏡下我們引導學生去觀察細胞,這就是從整體出發,然後感知區域性。

  (2)反覆觀察,初中實驗都比較簡單而且容易操作,在實驗觀察的時候,我們需要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對同一事物和現象進行反覆觀察,就拿觀察細胞來說吧,細胞結構本身比較複雜,加之進行實驗的機會不是很多,所以。老師需要提醒學生注意觀察細胞結構圖,然後和顯微鏡下面的圖片加以比較,反覆進行觀察,這樣才能得出比較正確的結論。在此過程中我們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增強自身觀察和動手能力。

  三、改進教學方法,拓展學生思維

  生物實驗是一個創新和研究的過程,在以往的生物實驗教學中,由於學校裝置的阻礙,學生實驗的機會很少,所以,進行自我探究的機會就會很少,透過我的問卷調查,我還發現一個問題,學生對生物實驗的熱情往往沒有對化學、物理實驗的熱情高,一方面學生覺得生物實驗的現象太過於平淡,不像化學實驗一樣有很多變色、或者刺激的事情發生,另一方面老師的教學方式存在問題,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們在進行生物實驗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器材的改造,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比如說,驗證植物呼吸過程中氣體的變化實驗時,會出現很多情況,比如說,塑膠袋密封不嚴或者受天氣影響做不出效果等,這些都很容易導致實驗失敗,此時,我們就要帶動學生一起開動腦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書上說用透明塑膠袋,但是由於效果不明顯,我們可以把透明塑膠袋換成黑色塑膠袋,同時減少石灰水的用量,這樣能增強植物的呼吸作用。其實在很多情況之下我們都可以替換實驗器材,不僅方便而且增強實驗效果,實驗教學不一定要根據課本進行,我們也可以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完成實驗,充分拓展學生的思維。綜上所述,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改進的地方還很多,我們要不斷提高生物實驗教學,拓展學生能力,讓學生對生物實驗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實驗精神,養成獨立思考、善於探究的好習慣。最終讓學生愛上生物實驗,從實驗中發現更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