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一體化管理模式探討論文

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一體化管理模式探討論文

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一體化管理模式探討論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常見疾病,此種疾病特點以持續性氣流受限為主,病情呈進行性發展,存在惡化可能性,多發於中老年患者,此種疾病誘發因素複雜,可能與環境、吸菸、職業因素等有關[1];本次研究物件均為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此階段患者臨床表現包括短時間內咳嗽加劇、喘息明顯、呼吸困難、排痰量較多,且痰液性質改變,以膿痰多見。因病情較重,部分患者入院後需接受無創正壓呼吸機治療,但部分患者在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疾病惡化表現,嚴重者會併發呼吸衰竭,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此類患者因病情特殊性對臨床管理質量要求較高[2-3]。本文研究對於AECOPD患者提供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呼吸內科2015年9月-2016年5月未實施一體化管理收治的AECOPD患者150例作為普通組,於2016年6月-2017年2月實施一體化管理收治AECO-PD患者150例作為干預組。均符合COPD的診斷標準[4];本研究已取得患者本人同意,排除合併其他嚴重併發症患者。干預組男105例,女45例,年齡54~75(62.8±3.1)歲;病程4~11(6.5±1.2)年;疾病型別:慢性肺氣腫65例,慢性支氣管炎56例,支氣管哮喘29例。普通組男107例,女43例,年齡51~73(62.4±3.0)歲;病程3~10(6.2±1.4)年;疾病型別:慢性肺氣腫67例,慢性支氣管炎55例,支氣管哮喘28例。2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管理方法

  1.2.1干預組:患者接受一體化管理模式,包括:(1)科室成立一體化管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根據科室管理人員工作經驗及業務能力合理劃分一線責任護士、二線責任護士與一線醫師,本次研究物件為AECOPD患者,由二線責任護士負責管理患者入院管理—出院後隨訪,實施責任包乾制度。護士應針對入院患者積極評估,瞭解其病情現狀及溝通能力、學歷水平、對疾病知識認知能力等,針對性為患者加強健康指導宣教,提出管理診斷,AECOPD患者主要存在的管理問題包括:心理焦慮、呼吸困難、生活質量較差等,護士針對管理問題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管理計劃。(2)首先加強健康教育:護士應利用多種方式為患者進行疾病知識宣教,包括髮放宣傳手冊、組織同類型疾病患者觀看疾病知識影片、利用PPT等多媒體方式為患者加強宣教,鼓勵患者積極提問,針對性解釋,告知疾病日常生活中管理注意事項。(3)飲食指導:護士應與家屬保持聯絡,告知家屬為患者提供高蛋白質、高熱量、清淡易消化飲食,多食水果,預防便秘發生。(4)生活管理:護士應為AECOPD患者提供生活協助,鼓勵患者保持良好休息,指導患者戒菸限酒。(5)心理干預:護士應評估患者內心焦慮表現,及時告知其治療進展,為患者解釋發病原因及復發可能性,告知藥理作用,治療前後均需仔細解釋,取得患者配合,鼓勵患者與其他同類型疾病患者保持交流,提高治療信心。(6)呼吸道管理:護士應為患者提供氧療管理,遵醫囑為患者提供低流量持續吸氧,做好溼化液更換工作,維持較好室內環境,保持病房內溫溼度適宜,積極巡視,觀察患者呼吸困難表現,遵醫囑選擇適宜吸氧方式。護士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包括為患者演示縮唇呼吸方法,告知患者呼吸時,經鼻吸氣,後縮起雙唇,緩慢撥出,堅持深吸緩呼原則,指導患者每天練習2次,每次10min。(7)出院後由二線責任護士負責隨訪管理,隨訪時間為0.5年。1.2.2普通組:患者接受疾病一般管理流程,包括入院後積極查體,協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包括血氣分析、肺功能檢查等,登記一般資料,向家屬瞭解患者日常生活、飲食、運動習慣等,遵醫囑積極用藥幫助患者控制病情,加強巡視,觀察患者呼吸表現,提供吸氧管理。遵醫囑使用藥物做霧化吸入治療,為患者解釋疾病發展過程及後期可能出現的.併發症情況,護士聯合家屬為患者提供生活管理,加強護患溝通,提供用藥指導。

  1.3觀察指標

  (1)根據《實用肺臟病學》制定療效評估標準[5],顯效:患者呼吸困難表現、咳嗽、氣喘、排痰等均消失,肺部溼囉音減少,患者出院;有效:患者呼吸困難表現得到有效緩解,其他臨床症狀均減輕;無效:患者排痰量較多,症狀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2)科室採用國際生活質量評價表(SF-36)[6]於出院前1d為患者評估,觀察內容包括精神狀態、日常活動能力、自理行為及家庭角色等,每項指標滿分均為100分,得分較高者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較好。(3)科室自制管理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於出院前1d由護士負責發放與回收,問卷內容包括管理服務態度、用藥指導、飲食原則及運動干預等,指標包括非常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總例數×100%,問卷各條目評定者信度值為0.84,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較敏感地反映患者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統計軟體進行資料處理。計量資料以x珋±s表示,組間比較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採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療效

  干預組總有效率為86.00%高於普通組的5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4.381,P<0.01)。見表1。

  2.2滿意度

  干預組患者對管理服務的滿意度為89.33%高於普通組的6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689,P<0.01)。見表2。

  2.3生活質量評分

  干預組患者經管理干預後生活質量指標評分均高於普通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3討論

  一體化管理模式是臨床管理新模式,是指由組長、二線責任護士、一線醫師共同組成的個體化管理小組,組長依照科室醫護人員業務能力、學歷水平、職稱、工作經驗等多方面因素,採用競爭制上崗方式,確定一級、二級責任護士人選,一線責任護士負責管理科室病情較輕患者;二線責任護士負責管理科室病重患者,建立責任管理制度[7-8]。一線及二線護士分管患者不同,主要負責患者從入院—出院後隨訪—再次入院等全面管理服務,堅持“8h在班,24h負責”思想。此種模式強調醫護協作,可有效提高科室凝聚力及醫護合作能力,拉近護士與患者、護士與醫師、醫師與患者之間密切聯絡,雙方共同合作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管理模式[9]。本次研究物件為AECOPD患者,此階段患者臨床症狀發作頻繁,患者多伴隨身心不適、心理焦慮、呼吸困難及憋喘、咯痰表現,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質量。本次研究為此類患者提供一體化管理模式,注重對病情管理,科室成立一體化管理小組,醫護人員明確分工,明確自身職責範圍,對本組管理患者做到積極病情評估,全面掌握患者病情變化,遵醫囑實施各項基礎檢查管理服務,瞭解患者主要身心需求,針對性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服務,促進護患溝通,可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同時護士針對患者臨床症狀,積極遵醫囑用藥,做好用藥前後管理觀察工作,為患者解釋可能發生的併發症情況,評估患者心理焦慮表現,積極疏導,為患者提供健康指導、運動、飲食干預,提供院外隨訪管理服務,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疾病預後[10]。綜上所述,臨床為AECOPD患者實施一體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大部分患者主訴對臨床管理服務感到滿意,且干預後病情恢復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