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應用軟體開發實踐教學改革分析論文
摘要:隨著軟體技術的發展和智慧手機的廣泛普及,移動應用程式的需求越來越大,許多高校開設了移動應用程式開發這門課程。移動應用軟體開發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實踐教學環節是該課程整個教學環節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分析了移動應用軟體執行的平臺和開發技術,針對傳統的實踐教學改革,從內容和形式上進行詳細論述。內容上,利用手機上豐富的感測器開發應用程式,利用開放API開發網路應用程式,引導學生開發手機遊戲等;形式上,聯合社會培訓公司參與實踐教學,透過校企合作培養學生,科研專案和學科競賽引入實踐教學中。最後,對該門課程的實踐成績評價進行探討。
關鍵詞:移動應用軟體;智慧終端;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移動智慧終端的應用程式(即APP軟體)開發人才需求越來越多。手機應用軟體的開發作為一門新的技術,許多高校的計算機相關專業都開設了該課程。根據我校的該課程的實踐教學改革情況,進行討論。
1移動應用軟體開發技術的現狀
移動應用軟體開發依賴於移動終端作業系統,主流的移動終端作業系統平臺:Microsoft公司的Windowphone;Google公司的Android;Apple公司的iOS等。不同的硬體環境具有不同的移動作業系統,需要不同的軟體開發環境。常見的移動應用程式有三種類型:1)原生應用程式:原生應用程式是某一個移動平臺(比如iOS或Android)所特有的,使用相應平臺支援的開發工具和語言(比如iOS平臺支援Xcode,語言為Objective-C或者swift,Android平臺支援Eclipse或者Androidstudio,語言為Java),原生應用程式外觀和執行效能是最佳的。2)HTML5應用程式:HTML5應用程式使用標準的Web技術,通常是HTML5、JavaScript和CSS。這種只編寫一次、可到處執行的移動開發方法構建的跨平臺移動應用程式可以在多個裝置上執行。但存在一些重大的侷限性,具體包括會話管理、安全離線儲存以及訪問原生裝置功能。3)Hybrid應用程式:把HTML5應用程式嵌入到一個的原生容器裡面,集原生應用程式和HTML5應用程式的優點與缺點於一體。另外,微軟公司最近開發了Xamarin系統,它是用C#開發iOS、Android和WindowsPhone原生應用程式,一次開發,多平臺交付。下面對三項技術做一個對比總結:我們調研了北京地區的一些高校,各高校設定的移動應用軟體開發的課程名稱不盡相同,選擇的移動終端作業系統不同,內容也不同。我們學校最先選擇的該課程是J2ME開發。然後,學校在小學期(又稱為第三學期)安排了Android開發。為了不和小學期課程內容的重複,我們選擇iOS開發平臺,進行相關的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
2傳統移動應用軟體開發實踐教學情況
移動應用軟體開發實踐教學有一定的難度。移動應用開發與傳統的PC應用程式的開發的區別在於:一方面,採用交叉編譯環境,真機除錯比較麻煩。除錯另一方面,軟體開發技術發展太快,需要不斷地學習新技術。前期的實踐教學相對單調,缺乏實際應用的體現。在實踐教學,我們利用多媒體裝置,在實驗室給學生進行簡要講解和演示操作,按照開發控制元件(元件)進行安排實驗,綜合設計型實驗相對偏少。這樣,移動應用軟體開發實踐教學中,學生自主創新的機會較少,積極性也不高。
3移動應用系統實踐教學改革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習的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我們從各方不斷地調整實踐教學,具體做了一下探索與改進:
3.1實踐課程內容改革
首先,移動應用程式充分利用移動終端的硬體資源。移動終端的硬體平臺多種多樣,每個平臺具有豐富的`外部裝置資源。這裡的外設裝置資源是指感測器、無線技術、麥克風和攝像頭等。智慧手機中最常見的感測器包括加速度感測器、陀螺儀、磁力感測器、光線感測器、指紋感測器等。加速度感測器能測量手機的加速度;陀螺儀提供精確的角度資訊,利用它可以判斷手機在哪個方向上旋轉了多少度;磁力感測器是指南針類應用用來判斷地球北極的感測器;光線感測器檢測環境的亮度;指紋感測器通常被用作一種安全措施,蘋果iPhone的多款手機都配置有指紋感測器。加強用軟體控制硬體的實踐教學內容。透過豐富的感測器,去獲取一系列的引數,透過網路和控制系統,控制一些外設。比如,利用無線技術(藍芽、區域網等)進行小汽車控制、機器人控制等。其次,加強移動應用程式利用伺服器端的提供的API進行應用程式開發。目前單機版的APP越來越少,許多的APP都與後臺伺服器進行通訊。像百度、資料聚合等提供大量的API介面,鼓勵學生利用這些API介面開發一系列的應用程式。最後,適當引導學生進行遊戲開發。遊戲產業是移動應用開發的一個最新熱門發展方向。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利用iOS的圖形影象處理技術,鼓勵學生進行遊戲策劃,並利用APP實現它。
3.2多樣化實踐教學形式
首先,引進社會培訓公司參與實踐教學。目前,社會上IT培訓機構很多,實力也比較強,比如:達內、千峰、火星時代、藍色互動、藍鷗科技等。他們的教學體系、實驗內容、專案實踐等很有特色,他們一直關注著該方向的前沿技術,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校和達內教育集團合作,利用他們優質的培訓教師和實踐的開發經驗,參與學校的實踐教學,是我們嵌入式軟體開發實踐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其次,透過校企合作創新實踐教學基地的實踐教學形式。讓學生參與到科研專案和公司研發專案中,讓他們接觸到移動應用開發最先進的理念和開發技術。利用校企合作合作模式,探索新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和軟體工程專案開發能力,利用學校與企業兩種不同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採用學校教育與企業實訓、實習的有機結合。在培養過程中,實踐教學過程處於突出位置。最後,科研競賽專案形式。移動應用軟體開發實踐教學按照軟體工程的專案管理的方式進行實踐教學安排,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引入企業專案和教師科研題目,學生根據興趣結合所學習的知識和技術,選擇專案實踐課程。另外,社會上移動應用開發的競賽也比較多,組織競賽的部門有:教育部門、科技部門、行業協會、企業等。學生參與學科競賽,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了學習新技術的機會,另一方面,學生積累專案了經驗,提高了協同工作能力。這樣,豐富了學生實踐課程形式,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3實踐教學成績評價體系的改革與建設
首先,移動應用軟體開發實踐課程,採用專案驗收式評價。我們不斷調整學生學習的評價方法,一方面是公平公正地評價學生,另一方面,透過評價方式的調整,不斷提高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等。實踐考核以專案答辯的形式進行,由實驗室教師組成驗收小組,小組每個成員針對自己所完成的內容進行答辯。其次,強調實踐過程的評價。移動應用軟體開發的實驗功能和效能的實現非常重要,考慮到整個實驗過程的複雜性,我們更強調學生的實驗過程和實驗態度,培養學生科學、認真負責的精神。最後,嚴格要求實踐報告的撰寫。撰寫實踐報告是大學生的一項重要的技能和素質,為以後的科學研究和專案的報告撰寫打下良好的基礎。
4實踐教學改革的成效
透過移動應用軟體開發實踐教學環節,學生進一步鞏固和加深了課堂知識,增強了實踐操作技能和實際專案研發能力。透過該門課程的實踐教學改革,我們對學生的進行了調研,透過對比發現: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更高,學生對實踐教學評價越來越高,學生就業前景越來越好。
5結語
移動終端的硬體和作業系統的快速發展,移動應用軟體開發技術也在不斷地快速更新。移動應用軟體開發作為高校計算機和軟體等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其內容也不斷的調整。這門課程的實踐教學改革也在不斷地推進,其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也必須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駱嘉偉,李瑋,殷櫻.移動應用開發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6(3):136-138.
[2]胡忠望,莫家慶.基於Android的移動應用開發研究[J].軟體導刊,2014(11):18-20.
[3]羅怡桂.基於問題解決的移動應用系統實驗教學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10):377-379.
[4]蘇含江.基於HTML5的移動應用開發研究[J].網路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11):54,56.
[5]廖龍龍,路紅.《移動應用開發》課程建設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1(12):58-61.
[6]王春,王用傑,劉曉玉.一種基於Android系統的實驗專案設計[J].科技創新導報,2013(1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