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有關《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現狀分析論文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現狀分析論文

有關《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現狀分析論文

  在我國快速建設發展的大環境下,對技能操作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此時,職業學校作為社會提供專業職業技術人才的搖籃,擔負為國家輸送大量技術勞動力的重任。但近年來職業學校生源數量和質量的下降使現階段的教學手段難以滿足社會、學生的需求,形成人才質量和生產需求脫節這一矛盾。在這個嚴峻的事實面前,專業課老師不僅要更換思路,形成更加符合現階段學生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還要密切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和職業觀。在機械類專業課教學中,“機械設計基礎”作為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在培養學生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形成初步的設計一般機械零件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該課程為學生後續專業技能的學習打下理論基礎,並且也能使學生在今後從事專業工作時,用它去分析和解決實際技術問題奠定基礎。所以門課是理論性較強的基礎知識向實踐性較強的專業知識過渡的橋樑課程。但是該課程中涉及眾多的概念、數學關係式和煩瑣計算校核,對基礎薄弱的職校學生而言,難以激發足夠的學習興趣,因此,探討“機械設計基礎”教學現狀的解決方法就顯得十分必要:

  現狀一、學生素質下降,現有教學手段較難實現教學目標

  每年的5、6月份是職業類學校招生大戰最火爆的時間區間,隨著各校爭奪生源而來的是學生生源質量普遍下降,具體表現在:一、學習積極性不高,該掌握的基礎知識沒有掌握。二、學習沒有明確的目標,對職業人生沒有規劃。三、對就業和職業缺乏正確的認識。包括在一些家長眼中對就業存在誤區:職業學校只是將學生圈在學校裡,畢業時能拿個畢業證就可以,將來只是進工廠做生產一線操作工,學與不學理論知識對今後職業生涯沒有影響,學好學壞無所謂。四,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嚴謹求實的學風,對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五、學生在學習機械設計基礎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的掌握不紮實,對學科的綜合利用能力不強。機械設計基礎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專業基礎課程,它綜合運用了工程力學、機械製圖、金屬工藝學、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等課程內容,而且要求學生還要有一定的計算分析能力。學生普遍把“機械設計基礎”視為最難學的課程之一。

  解決方法: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進入職業學校學習的學生大多基礎理論知識較為薄弱,,而《機械設計基礎》公式多,概念多,計算複雜,內容抽象,學習難度大,學生不太愛學,因此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顯得尤其重要。為了使學生對《機械設計基礎》產生興趣,首先要上好第一堂課——緒論,在這裡要講述該學科的產生、發展、應用;講清該課程、學習規律,使學生知道應該怎樣學,學了在哪裡用;講目前學科發展動態,新鮮的發明創造,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興趣。比如可以講講中央臺的節目——“我愛發明”等。透過這些講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又可以使他們明白該課程在生產和職業生涯中所起的作用,學習就有了目標和主動性。

  (2)利用教材處理知識點,以點擴面

  教材知識點多,很多知識點又牽扯到其他的課程,學生不易貫通掌握。如齒輪機構這部分內容裡涉及到漸開線的一些性質,透過漸開線的性質為點我們可以展開講解齒輪齧合的一些特點,再從齒輪齧合特點出發可以比較鏈傳動和帶傳動的一些特點和應用。這就要求我們在備課時透過參閱參考書、組織教材,根據教學目標及重難點並結合學生實際,改變知識的呈現方式,把單個知識點擴大,幫助學生將知識點組成一個聯絡緊密的網路。

  現狀二、課程理論性較強,理論和技能知識不能有效滲透

  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中,雖各章節對各個機構的應用、特點講解較為突出,但從整本書來看,概念多、公式多、符號多、名詞多、圖表多,尤其是計算推導和校核計算對於職業學校學生來說比較複雜和難以理解,在教學中容易出現理論教學抽象,學習乏味現象。為數步多的實驗課停留在理論驗證層面,形式上是實驗課,實際上還是停留在理論階段,缺乏和實際應用的真實專案作為支撐,學生的學習熱情難於激發。由於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未能充分銜接,學生學習的'興趣難以持續,從而理論學不好,技能提高空間也很有限。

  解決方法:

  (1)利用多種教學方法

  現在普遍採用的教學模式是板書加幻燈機。為了增強實踐性教學環節。我們可以開發質量更高的多媒體課件,圖,文,聲一體,內容充實形象,教學手段也可以靈活選擇。比如鉸鏈四杆機構曲柄存在的條件,我們可以用硬紙板讓學生動手製作簡單的四杆機構,透過實踐讓學生自己思考得出結論。為了提高實踐教學質量,也可把課堂放在校內實習工廠、實習實訓車間等處。

  (2)利用網路平臺

  現代社會是一個網路社會,網路上有巨量的資訊和資源。透過多媒體網路教學平臺,促進互動式教學實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可以佈置一些課外任務,讓學生透過網路來協助解決問題,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想象力,提高教學質量。

  (3)使教學內容聯絡生活實際

  把要講的理論內容變為適合學生探討的實際問題。比如學習棘輪機構的應用時,可以向騎腳踏車的同學提問,為什麼踏板向前踩車會前進,向後踩只能聽見“咔吧”聲,腳踏車卻不會倒退。講完後讓學生自由組合討論,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達到傳統教學難以比擬的效果。

  (4)學習作品化

  在學習了主要內容後,可以設計一些“大作業”,把作業做為一個作品納入考核成績。

  比如在完成凸輪機構和四杆機構的學習後,我們可以佈置設計一個完成特定運動要求的凸輪機構,學生分組協作完成設計,既提高了學生的協作能力又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運用。

  對“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有利於瞭解學生並針對實際情況採用特定方法,使學生由被動式學習轉向主動式、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的實踐技能、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也可以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