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高職物理教學中學生實用技能培養論文

高職物理教學中學生技能培養論文

高職物理教學中學生實用技能培養論文

  摘要:物理作為高職院校教學中最貼近社會科學的一門基礎性學科,不僅是高職學生科學知識的獲取途徑,更是他們實用技能的培養方式。近些年,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高職物理教學對學生實用技能的培養意識逐漸加強。本文首先對目前高職學生實用技能的重要性進行闡述,然後分析了目前高職物理教學在學生實用技能提升方面的欠缺,進而提出了高職物理教學提高學生實用技能的措施。

  關鍵詞:高職;物理教學;實用技能;認識

  近年來,我國的職業教育得到了迅速發展,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物理作為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學生必修的一門最貼近社會科學的基礎性學科,在培養職業實用型人才的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高職學生實用技能培養的重要性

  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培養知識型人才不同,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根本任務,是直接為生產實踐服務的,具有鮮明的職業崗位針對性,要求學生必須具有很強的實踐能力,因而實用技能的培養對於高職院校學生尤其重要。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為培養目標,為了達到這一培養目標,高等職業教育必須高度重視學生實用技能的培養。然而,由於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較晚,長期以來忽視職業教育在經濟發展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導致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結構不合理,忽視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相當一部分院校仍然固守傳統教育模式,課程與教材強調的是知識的學術性,對於影響學生後期實際工作能力、職業態度和專業實用技能的課程僅作為實踐性教學環節,並沒有對學生實用技能進行強化培養。從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對於不具備實用技能的高職學生,用人單位普遍認為,高職學生理論水平不及本科生,如果職業實用技能又與中專學生無異的話,在同等情況下,他們寧願選擇中專學生以降低工資成本。因此,無論從教育質量的提升還是從就業率的提高來看,都需要加強對高職學生的實用技能的培養。

  二、高職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1.重理論,輕實驗

  物理學從本質上講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物理學中的規律都需要透過實驗再現,才能保證學生能夠從根本上理解其中的物理定律,才能透過實驗事實獲得具體、明確的認識。但是我國高職教育從1996年辦學開始,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高職院校沿用中等專業學校物理教學方法,依然將理論課作為物理教學的重點,實驗課僅僅作為理論課教學的輔助,其教學地位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很多高職院校的課程設定中,沒有充分認識到物理對於後續專業課程的基礎性作用,對物理實驗甚至整門課程都沒有足夠的重視。校方尚且如此,學生自然也沒有將物理作為一門重點學科來對待,對於物理實驗也不過是應教師要求做幾個簡單實驗了事,很少能夠真正動手做實驗。這完全不適用我國高職院校培養實用型人才的需要。

  2.缺乏探索性教學

  高職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最常在課堂上教授的常常是一些比較簡單的驗證性實驗和測量性實驗,這些實驗能夠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規律,學會簡單的儀器使用以及實驗操作,教師的教學難度相對較小。而對於一些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假設、設計實驗過程,收集實驗資料,反覆推敲,不斷探討學習的探究性實驗,由於教學難度大或學校實驗設定條件限制等因素沒有進行。原本很多高職院校學生都是在高中階段對物理缺乏興趣的,如今更容易在遇到需要開展研究實驗的課程時退縮,一遇到困難就選擇放棄,長此以往,難以形成職業生涯的競爭力。

  3.缺乏實踐練習

  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與高中教學不同,高職教師的教學工作僅限於課堂,課堂教學結束後,學生很難再找到老師進行一些探討諮詢。僅僅依靠課堂有限時間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很難真正把握教師教授的新知識,課下也難以找到合理有效的實踐練習途徑,久而久之,學生的基礎知識越發薄弱的同時,實踐能力也難以得到提升,在以後的就業過程中不免缺乏動手能力,缺乏足夠的競爭實力。

  三、高職物理教學提高學生實用技能的措施

  高職院校的教學需“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為了適應我國現代化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培養一大批具有實用技能,能夠直接進入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作者,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首要目標。物理學作為與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相連的基礎性學科,在教學工作中必須要得到足夠的重視。

  1.加強動作技能培養

  在物理實驗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動作技能,保證學生能夠熟練運用各類實驗裝置。一般來講,動作越熟練,越能在緊急情況下維持正常的操作水平,物理實驗一定程度上就是訓練學生熟練動作技能的基礎。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明確掌握某種動作技能的重要性,刺激學生的學習慾望,比如在教授學生使用測量工具時,就明確的告訴學生這些都是以後機械切削加工、模具製造等工作中常用的工具。然後準確的為學生講解動作學習的要領,應該達到的目標,幫助學生明確“做什麼”和“怎麼做”。再者,教師透過標準的示範性動作,引導學生做出規範性的動作。最後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動作技能練習,調動感知、記憶、思維等多個方面進行有效地練習和反饋。需要明確說明的是,對於學生的'技能練習,並非是讓學生簡單機械性的重複工作,必須讓練習有價值。以訓練學生機械加工技能為例:在車床切削加工訓練中,學生需要從空轉走刀開始練習,逐步過度到粗加工、精加工,帶動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提高動作效率。同時注意控制每個動作的訓練時間,減少不必要的環節,控制學生訓練週期,既能保持學生處於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中,又能夠避免安全事故的產生。最後,在學生完成每個訓練動作後,明確告知學生所學動作技能是否達標,在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改善。利用日常的物理教學,對學生的動作技能進行有意識的培養,一方面有助於提高物理實驗教學質量,提升物理教學水平,另一方面則是為學生日後就業打下來良好的實踐基礎。

  2.採用多種形式的實驗教學活動

  物理是高職學生學好各門專業課的基礎,做好物理實驗教學活動,既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其後續專業技能的學習做好準備工作。(1)對比實驗。在高職物理教學中,對各種測量工具的使用都有比較高的要求,但是如果單純的教授工具測量方法,難免讓學生覺得教學過程過於乏味。採用對比實驗教學,將學生進行分組對比實驗,對實驗資料進行對比分析,不僅訓練了學生使用測量工具的能力、測量方法、誤差分析能力,更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處理能力。(2)協作實驗。對於一些較為複雜的實驗,教師可以採用協作實驗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願形成實驗小組,進行協作性實驗。比如在進行電磁學實驗的過程中,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在相同條件和相同環境下進行改裝電錶實驗。如此,不僅能夠共同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相互協作、研究創新能力。(3)興趣實驗探索。在很多高職院校的物理教學中,常常忽略對探究性實驗的開展,往往只是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課本中的基礎實驗進行學習。但是課堂時間總是有限的,很多物理知識僅僅依靠課堂時間,學生難以完全吃透。為此,學校可以開放部分物理實驗室,讓學生能夠在課餘時間進行與物理相關的,自己感興趣的實驗。此舉除了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外,對學生實用技術能力的培養也有重要作用。

  3.組織貼近崗位要求的職業技能培訓

  高職院校給予學生的不僅是理論知識,更多的是理論學習以後,學生透過實驗練習獲得的崗位工作需要的實用技能。因此,高職院校的物理教學活動必須加強貼近崗位要求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1)組織職業技能大賽。高等院校可定期與企事業單位合作,組織職業技能大賽,由專業的技術工人對學生的大賽成績進行評定。比如對電子電路圖的設計以及焊接技能訓練就可以邀請企事業單位專業的師傅對學生的設計和焊接工作進行評定和指導,以此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增加就業競爭實力。(2)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加強實習。就業,是高職學生學習的根本,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職業生涯規劃,有助於學生立足於長遠,讓學生認識到在以後的職業生涯中強大的理論知識以及過硬的實用技能的重要作用,如此才能督促學生在學習中腳踏實地,提高自身的實用技能。高職院校應該依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根據學生的實踐能力,有意識的安排學生到對口單位進行參觀、實習工作,確保學生每一年的理論學習都能夠與用人單位的實踐工作結合起來。比如透過觀察學習不同建築的供電網路與物理學中的電路設計相結合,幫助學生理解如何設計能耗最低的安全用電網路。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是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的,因而高職物理教學工作必須要注重學生實用技能的提升。國內高等職業教育起步晚,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較深,常常出現重理論、輕實驗,缺乏探索性教學,缺乏實踐練習等各種問題,缺少對學生就業實用技能的訓練。如此便需要在日後的教學改革中加強動作技能培訓、採用多種形式的實驗教學以及組織貼近崗位要求的職業技能培訓等方式,對學生的實用技能加以培養,發揮物理作為一門實用科學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孔偉.高職物理實驗教學改革研究與探索[D].東北師範大學,2011.

  [2]張思揚.高職物理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D].湖南師範大學,2011.

  [3]謝智娟.理實一體化在高職物理教學中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4(29).

  [4]孔偉.高職物理實驗教學改革研究與探索[D].東北師範大學,2011.

  作者:魏國榮 單位:江陰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