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中專幼兒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論文

中專幼兒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論文

中專幼兒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論文

  一、重視課本理論知識,重視課外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中專院校開設幼兒教育心理學這門課程,就是以培養學生實際的能力為目標,透過理論知識的學習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目標一體化發展。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課本的理論知識,讓學生系統地掌握幼兒教育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還要教會學生在幼兒教育實踐中能夠充分運用這些原理來分析幼兒教學活動,做到充分運用學習理論去分析幼兒學習活動中產生的心理現象、特點和規律,做到有效地指導幼兒學習與發展,引導學生嘗試解決幼兒學習和指導中的實際問題。教師要教育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要將理論知識實際運用到指導幼兒教育活動的實踐中,做到理論與實踐相互依賴、相互共存。

  二、充分運用計算機技術,豐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幼兒教育心理學知識不僅具有很強的抽象性、理論性,還伴有一定的枯燥性。作為學生很難運用抽象、形象的思維來理解這門學科,所以,部分學生就失去了學習這門學科的興趣。對於一些死記理論知識的學生又無法做到用理論知識聯絡和指導實際,所以,部分學生就會產生學無所用的錯誤想法。讓學生建立起學習這門學科的`興趣是教師教學的主要責任和目標。只有建立對幼兒教育心理學的興趣,才能做到主動學習、積極好學。所以,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盲目灌輸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先進的教育方式;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充分運用先進技術。教師要利用計算機裝置進行輔助教學,將幼兒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知識透過多媒體途徑進行展現,改變生硬的知識為靈活生動的圖片、動畫、影片等。透過對抽象的內容具體化、複雜的知識簡單化、死板的內容生動化,激發學生探知和求索的慾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三、利用資訊科技參閱已整合的資源庫,借鑑和創新,實現幼兒教育心理學教學資源的互通與共享

  資訊科技應用於教育行業為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資訊科技帶動了教育的現代化模式,推動著新型教育模式的發展,為教師的教學發展提供了資源整合的服務平臺。資訊科技的充分利用促進了教學資源與學習資源的資訊化,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最佳化過程。在幼兒教育心理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透過網路平臺獲取更多的教學資源,借鑑優秀教學的案例,吸取他人教學模式的經驗,透過網路的共享與利用,豐富自身的教學資源與教學經驗,構建科學合理的教育心理學理論體系,從而實現課程教學的豐富性。

  四、創設真實情景,充分運用情景模式加強學生的深刻記憶

  《幼兒教育心理學》的教學目標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要求學生學會運用知識理論、方法,透過研究幼兒的各種心理現象與規律設計指導幼兒活動,從而有效地實施幼兒教育活動。幼兒教育心理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又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它強調的是理論與實踐應用的綜合性與交叉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重視教學內容,發揮自身的創新力和想象力,根據教學要求設計真實的互動教學情景,透過各種情景的互動模擬,提高學生對於理論知識的理解度,提高學生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探究他人心理的能力。透過各種實際情景的模擬訓練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刻記憶,從而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總結

  幼兒教育心理學有效教學,要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以各種先進教育手段為媒介,以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為準則,透過各種實際有效的方法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有效提高課程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