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淺析高等教學的課程設定論文

淺析高等教學的課程設定論文

淺析高等教學的課程設定論文

  從歷史上看,我國開展高等教育學研究為時不晚,但高等教育學專業的設立卻是近20多年的事。根據200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統計,全國高等教育學專業的碩士點有88個,招生人數將達1,000人左右。這表明,當前高等教育學專業碩士教育快速發展,研究生質量問題也日益受到了人們的關注。研究生的課程設定是其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科學、合理、系統地設定課程是我國高等教育學專業培養優秀人才的首要條件。在此,筆者選擇北京地區的高校來重點研究,包括9所可招收高等教育學碩士的高校: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中國人民大學。

  一、高等教育學碩士課程設定的現狀

  以下從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兩個角度來討論北京高校高等教育學專業的碩士課程設定情況。

  1.課程結構分析

  目前,對碩士研究生課程結構有兩種常見的劃分方法:一是根據課程對於形成學生知識和技能所起的不同作用,將它們分成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踐課;二是根據課程對於形成學生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性不同和對學生的不同要求,將它們分成必修課和選修課,但這兩種分類又是交叉的。

  北京地區高等教育學專業的具體課程因不同學校而有所差異,但基本上是按照“理論課程+實踐課程”模式進行設定。理論課程包括公共必修課、專業必修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選修課,實踐課程則包括實踐活動和學術活動等。

  2.課程內容分析

  從課程內容上可分為三大類:一是政治理論課程,主要指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是學位課程中的公共必修課。各高校不僅在具體的課程內容上基本相同,而且課程各自所佔學分也基本相同,一般為3學分。二是外語課程,主要是第一外語(英語)和專業外語。外語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所佔學分多於政治理論課程,一般為4學分~6學分,凸顯了學生掌握和精通外語的重要性。如北京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都要求學生在第一二學期中學習第一外語,共4學分。專業外語是外語課與專業課相結合的產物,一般為必修課,所佔學分較少,一般為1學分~2學分。三是業務課程,主要包括專業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專業必修課程主要是高等教育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包括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它是碩士研究生學習專業課程的基礎,也是其撰寫畢業論文應具備的理論知識的基礎。選修課程則是學生在掌握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基礎上,用以深化所學專業的課程。它可進一步培養學生某一方面的專長,發展學生的研究能力,使學生參加工作後能更好地發揮業務專長。它以碩士研究生的專業方向為主來設定,因此各高校會有所不同,如下表所示。

  二、存在的問題

  在過去的20多年裡,我國高等教育學專業從無到有,學科點從早期的幾個到現在的幾十個,每年的畢業生人數從十幾人到現在的上千人,這充分說明了我國高等教育學專業的發展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這與我國高等教育學專業的課程設定體系的日趨規範和合理是分不開的。但由於我國高等教育學學科體系發展尚未完善,高等教育資源相對有限,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有待調整,造成了目前的課程設定還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現在:

  1.學生在課程選擇上缺乏自主權,難以滿足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教育改革一直致力於學生的自由發展,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選擇性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如學分制的採用、選修課制度的實施等,目的就是為了更加重視個體的選擇性,賦予學生在課程選擇上更大的自主權,讓學生的學習過程真正成為自主活動的過程。然而,在關注學生的自主選擇上,理想與現實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實踐中的學分制、選修課制度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種形式,並沒有發揮實質性的作用。高等教育學專業的碩士課程設定上雖然也有必修課與選修課之別,但是大部分學校的必修課多、選修課少,學生的自主選擇權還是非常有限的。在課程和學分的硬性規定的約束和引導下,導致學生為了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不得不首先關心課程學分和成績,而不是注重課程學習的質量。缺乏自我選擇和發展的自由,碩士研究生難以從自己的興趣出發而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個人的興趣、愛好、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滿足。

  2.課程設定中缺乏針對跨專業學生的補修課程

  補修課是指本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有的碩士研究生未修過而必須補修的課程。高等教育學專業是教育學中的二級學科,只在研究生階段設定學科點,因此就讀該專業的碩士生大部分都是跨專業的學生。他們常常感到很多基礎知識在教師眼裡是常識,但自己卻聞所未聞,致使難以找到新的學習定位。據筆者瞭解,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4屆、2005屆、2006屆的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中有半數以上的人都是跨專業學生,在本科階段根本沒有接觸過教育學。筆者從北京的這9所高校中發現,除了北京大學在課程設定中明確規定了補修課程外,其餘學校並沒有明確的規定。所以說,學校對跨專業學生補充教育學基礎知識的重視不夠。

  3.課程設定中沒有突出研究生教育的前沿性特點

  碩士研究生教育具有前沿性的基本特點,即學生要全面深入並及時地瞭解本學科發展的脈搏、研究的動態和趨勢、新的科技資訊和科研成果。因此,課程是否反映學科前沿問題是至關重要的,其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一方面,學校是否開設了關於高等教育前沿問題的課程。從筆者掌握的情況來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選修課程中開設了“高等教育前沿問題研究”,北京師範大學把“中國高等教育專題研究”作為學位專業課(必修課),北京理工大學在選修課中開設了“高等教育專題”。除此之外,其餘學校並沒有在課程設定中作出明確規定。

  另一方面,在課程設定中是否設有反映學科前沿性的學術活動。德國教育家卡爾·雅斯貝爾斯在《大學的理念》中強調:“成功的大學,必須有思想者的交流。學者、師生、學生之間必須互相交流。”讓學生經常參加學術活動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內容,透過參與各種各樣的學術活動,可以拓寬學科視野,豐富知識,提升科研能力。然而,在實際中,有些高校特別是理工科類的學校,因自身條件的限制並不能真正開展高等教育學專業的學術活動。據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其網路主頁上公佈的近年來的學術活動情況來看,很少有國內教育方面的專家、學者到校開展學術活動,外國的相關專家和學者到校開展學術活動的更是少得可憐。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課程設定前沿性不強的問題。

  三、對最佳化課程設定的幾點建議

  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設定是學生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在此,筆者認為,針對前面提到的問題來最佳化高等教育學專業的.課程設定應注意以下因素:

  1.強調課程設定的個性化

  碩士研究生教育是使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形成具有個性化的研究品格、研究方向、研究視野和獨立的思考,以獲得獨創的研究成果。從這一意義上講,個性化是研究生教育培養目標的構成主體。這就要求課程體系的設定應該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多樣性,應依據學生不同的知識基礎和研究方向,設定具有彈性化的課程,使他們的個性得以彰顯。如中國人民大學設定了“教育法學”、“比較教育法”、“教育管理與法治”等課程,突出了法律方面的特色。所以,在具體的課程設定上,要增加選修課的門數,在數量上應遠遠超過必修課,尤其是在學分上要適當提高。只有設定廣泛的選修課才能適應不同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同一門課程,可按照對學生的不同要求,對其所學有所側重,按學生不同的興趣和研究方向,開設學術性講座、討論或研討等多種形式的課程。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身心等方面的素質都有所提高,並且能夠充分地施展自己的特長,得到全面發展。

  2.加強課程的國際化研究

  研究生教育主要涉及高深的、專門的知識,其中還包含大量未定型和尚未系統化的知識,因此,應該與世界各國尤其是教育發達國家進行學術交流,還應對國外學術作品原始文字作深入研讀。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交流日益頻繁,高等教育研究與管理所涉及的物件不可能僅僅侷限於中國本土範圍內。因此,應多開設關於他國和國際問題的課程,而且這些課程都應體現國際觀點。這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研究的思維視野,而且對於學生的研究定向和論文選題有著關鍵性的引領意義和價值。國際化課程一般包括以下幾種:專門的國際教育課程;注重國際主題研究的新課程;在已有的碩士研究生課中增加一些國際方面的內容;國際普遍關注的重大課題和前沿問題的研究內容。

  3.提高教師(尤其是導師)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和科研能力

  在碩士研究生教育中,教師指導是課程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教師尤其是研究生的導師自身的知識結構、知識水平和研究能力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研究能力。高等教育學專業建立比較晚,學科發展還不成熟,高水平的教師不是很多,在一定程度上還難以滿足日益發展的高等教育學學科的要求。加之一些導師本來並不是從事高等教育學研究的,而是從管理學或其他人文社會學科轉過來的,甚至是從理工學科轉過來的,他們可能在高等教育學學科領域沒有具備足夠的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因此,一方面要求教師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拓展知識面;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多爭取該領域的科學研究專案,在科學研究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科研素養和研究能力。

  總之,對高等教育學專業的碩士課程設定的研究是一項令人激動而又極富挑戰性的工作,需要我們付出加倍的努力,認真總結經驗,分析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理論探討,在實踐中探索出一套科學、可靠的方案來,使其在培養高質量的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中發揮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