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中職德育課教學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論文

中職德育課教學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論文

中職德育課教學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論文

  在學生的傳統觀念中,總認為德育課是枯燥的、空洞的、說教的一門課程,這種潛意識的看法往往造成學生對德育課的牴觸情緒很大,德育課教師往往也難以解決這種潛意識的看法。尤其是中職學生,因其本身學習目的的不確定性,更是討厭上德育課.那麼如何改變這種片面的看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在教學中需要注意下面幾點做法:

  一、教學前學生資訊的準備,這是教師主動了解學生的前提

  要讓學生主動接受老師,首先需要老師主動接受學生,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才能讓學生喜歡你所教的學科。在每任教一個新的班級前,我都要做好以下一些學生資訊的收集。

  (一)主動了解學生的來源構成,為建立良好師生關係做準備。課前瞭解學生的來源地,再瞭解一些當地的風土人情,在與學生的交談中就容易找到共同的話題,也會讓學生感覺你這位老師平易近人,樂於與你交往。這往往是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捷徑。

  (二)主動了解學校設立專業的發展現狀及就業前景,為德育課教學圍繞學生的需要施教做準備。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學生最現實的需要就是了解與就業相關的資訊.教師主動了解所教學生的專業發展與就業的一些資訊,才能聯絡社會生活實際教學,這樣才能讓學生對你的授課內容感興趣。

  (三)瞭解學生的人學成績,為教學中的學生參與做準備.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會採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對中職教師來說,往往會出現尷尬的局面—如提問,諳了好幾個學生都無法正確回答,或開不了口,課堂氣氛就會陷人沉悶。為了避免這種沉悶的局面,我首先會了解這個班學生的升學成績,再結合平時對學生學習態度的觀察,對於我認為成績較差,或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在課堂上我會讓他們讀書上的重要語句或案例,對於有一定難度的提問,我就會選擇成績較好,或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生回答.這種做法,既照顧了學生的自尊,又不會出現多數學生都不能回答的尷尬局面,也有利於教師教學進度的`延伸。

  二、在備課環節下工夫,儘可能挖掘教材中能滿足學生想要的資訊,這是教師解決問題的中心。

  傳統的備課內容是: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學情分析、引人、授課內容、佈置作業等結構。這樣備課,容易陷人灌輸式的教學泥潭中,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是必需的,但這樣的備課往往是使中職德育課教學走人死衚衕的“殺手”.我的做法是在備課時必須從教材中挖掘出能滿足學生做人或就業需要的資訊量,並強化資訊量。這種從滿足學生需要出發的備課方式,體現了從學生實際出發的教學原則,因而在教學中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如在教授“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途徑和方法”一課時,結合學校要求全校師生佩戴“校牌”的做法及用人單位要求佩戴胸卡上班的要求—這種要求有許多學生不理解,不照做,很是讓學校頭痛。針對這種現象,我搜集了許多用人單位的資訊,並整理成幻燈投影的方式,在上課時放給學生看,學生的興趣一下就被提起來了,接著闡述這種做法的目的意義,就顯得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透過在本教研組內的交流及對全校學生的施教,現在在學校中幾乎聽不到對帶校牌的不同意見了。

  再如,在教授“職業與職業性格”一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職業性格,備課時我搜集了許多描述職業性格的詞彙,上課時板書到黑板上,讓學生找出能體現自己職業性格的詞彙,再讓同桌之間找出適合對方的詞彙。之後,請部分同學及同桌當堂說出來,其他同學再評述。這種活動課既反映了學生了解自我的需要,又體現了學生的參與性,理所當然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在學生畢業時,需要學校統一安置就業的學生都要填一張就業推薦表,以往學生填表時花樣百出,不能針對用人單位的要求來描述自己.在教授“就業與創業”一節時,我就把教學重點放在填好這張表上。由於教學內容迎合了學生的實際需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教學效果還會差嗎?

  三、在教學中創造條件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機會和體驗,這是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動力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盤,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差生之所以差,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學習上過多的失敗,嚴重挫傷了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以至缺乏上進心。

  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需要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創設機會來滿足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得到認可的需要。如,在教學中可以有意識地抽成績較差的學生讀書上的案例,讓成績較好的回答問題,並及時給予肯定;在作業評定時.對於平時表現不突出的學生因其完成了一次較好的作業而及時給予肯定。在學校或班級的活動中對於很少受到表揚的學生取得了一次好成績給予及時肯定等等類似的做法,都能讓不同的學生獲得成功的機會和體驗。在教學中,只要教師有意識引出來,都能讓不同的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有利於教師的教學。

  四、拓展課堂教學地點,採用多種教學地點完成教學任務,這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形式

  因職業教育的特殊性,許多職業學校有自己的專業實訓場地,這也可以為德育課所利用.如在教授“職業特性”一節時,我首先組織學生參觀了學校旅遊專業學生進行的餐飲、客房、烹飪實訓,電子專業學生的電工製作實訓,機械專業學生的鉗工、焊工、車工的實訓。再把學生集中起來分析職業的特點,幾乎每個學生都能概括出一些共性出來。

  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在教授“法律基礎知識”時,無論上課舉多少例子,都不如學生實地去看一次留下的印象深刻。每一屆學生,我們德育組都會組織一次以上的法院審案的現場觀摩。這種教學,既讓學生有新鮮感,又學習了法律知識,也會對學生的不良行為起到震攝作用,可謂是“一舉三得”。

  五、德育課教師還應該掌握一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技巧

  (一)語言運用應風趣、幽默.特別是使用幽默的語言糾正課堂上的不良行為,沒有惡意,不會使學生產生反感。

  (二)多使用讚許的肯定評價。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點頭或搖頭、一種手勢、一句簡單的語言,都可以起到對學生評價的作用。使用肯定的評價對於中職學生增強學習興趣尤其重要。

  (三)掌握一些培養良好師生關係的方法。如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理解、尊重每一個學生,與學生一起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等。

  (四)採用多種教學方法或手段。如案例法、提問法、討論法、多媒體呈現等。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每位德育課教師都有自已的教學個性,關鍵是怎樣把教師的個性與學生的需要結合起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共同達到教學目的,這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