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議論文的論點提煉與確立”教學案例

“議論文的論點提煉與確立”教學案例

“議論文的論點提煉與確立”教學案例

  專題八:

  學習目標:

  掌握議論文論點提煉與確立的技能。

  學習時數:

  2課時

  重點與難點:

  透過分析材料,引導學生獲得論點提煉和確立的方法。

  一、提煉論點與確立論點思維方式不一樣

  有學生這樣來形容一位老師:這是一位矮而胖的青年老師,頭髮粗壯得讓人害怕,視力模糊到必須憑藉一幅眼鏡才可以看清教室的每個角落……

  從學生的描繪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們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都可以拿來評論,但是要想準確體現人 物的精神狀態,就必須找出該人物最典型的特徵進行評價。我們在片段中提 煉論點也是一樣,片段中的任何一個詞句都可以拿來評論,(提煉觀點)但是隻有抓住文段的主要意思,才可以貼近作者的本意,獲得最佳效果。(確立觀點)

  提煉論點重在分析,確立論點重在綜合。

  二、提煉論點之方法

  (一)抓住關鍵,貼近生活

  在提煉論點的過程中儘量貼近生活,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對生活的感悟。注意:論點必須是一句完整的話。

  片段一:有一個人,在每年十月間都要和家人跋涉上百里,去看野鴨南飛。

  1.分析片段中的關鍵詞句:

  和家人 看野鴨南飛 跋涉上百里

  2.從關鍵詞句中討論論點:

  和家人 美麗要一起分享

  看野鴨南飛 擁抱自然就是擁抱美麗

  跋涉上百里 為愛,我們需要(不怕)付出代價

  片段二:有一次出發前,他五歲的兒子吵著要帶飼料去喂野鴨。他聽了很高興。就這樣,以後的每一年,一家人都不辭勞苦地帶著飼料去喂野鴨。

  1.分 析片段中的關鍵詞句:

  兒子要喂野鴨 他聽了很高興 一家人喂野鴨

  2.從關鍵詞句中討論論點:

  兒子要喂野鴨 善良是孩子的本性

  他聽了很高興 我們要保護孩子的愛心

  一 家人喂野鴨 美好的行為是極富感染力的.

  片段三:十年後,當這家人再去時,卻發現這裡的野鴨只是高興地圍在他們身邊亂叫,根本不再南飛。

  1.分析片段 中的關鍵詞句:

  十年 野鴨不再南飛

  2.從關鍵詞句中討論論點:

  十 年 貴在堅持

  野鴨不再南飛 物極必反

  小結:抓住關鍵 ,貼近生活,形成一句完整的論點。

  (二)角度多元,立意新穎

  閱讀整段材料,從不同角度分析主要內容:

  材料四:有一個人,在每年十月間都要和家人跋涉上百里,去看野鴨南飛。有一次出發前,他五歲的兒子吵著要帶飼料去喂野鴨 。他聽了很高興。就這樣,以後的每一年,一家人都不辭勞苦地帶著飼料去喂野鴨。十年 後,當這家人再去時,卻發現這裡的野鴨只是高興地圍在他們身邊亂叫,根本不再南飛。

  1.提問:面對野鴨不再南飛時,這家人會怎麼想?

  提煉論點:

  A.溺愛使動物喪失本能。

  B.我們對自然不能橫加干預。 情感態度:否定

  C.愛也會錯。(錯愛。 愛也要講究方式) 新穎

  D.利誘如刀。

  E.改變,原來只需要堅持。 情感態度:肯定

  2.提問:當嚴冬到來時,野鴨們會怎麼想?

  提煉論點:

  F.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G.依賴只會葬送自己的生命。 情感態度:否定

  H.面對困難,我們不能一味尋求幫助。

  I.拒絕誘惑,才能保證自身的發展。

  小結:在分析材料時,要考慮角度的多元化,要努力使自己的論點新穎。

  三、確立論點

  “材料四”是供我們進行提煉論點訓練的很典型的材料,經分析思考,我們可以從中提煉出諸多論點。然而,綜合全段,我們發現,不是每個論點都對、都好。要確立論點,我 們必須考慮那個更貼近作者寫這段話的本意。這段話給 我們的最主要感受是:這家人出於好心卻辦了壞事。因此,論點應在“A.溺愛使動物喪失本能。”“B.我們對自然不能橫加干預。”“C.愛也會錯。(錯愛。 愛也要講究方式)”三者中確定。至於到底確定哪一個,還要結合自身對相關素材掌握的情況、展開論證的難度等來考慮 。

  四、作文實踐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一位筆名為“步非煙”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俠作品的頒獎活動中放言“要革金庸們的命”,寫出新時代的武俠小說。儘管這位獲獎的女作家後來作了解釋,稱“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這句話還是掀起了軒然大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確立論點,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