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淺析中職語文雷雨課程教學設計論文

淺析中職語文雷雨課程教學設計論文

淺析中職語文雷雨課程教學設計論文

  摘要:本文以雷雨一課為例,透過介紹本課的教學設計,闡述瞭如何採用閱讀提示、影片教學、設疑討論、角色表演和分組辯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戲劇鑑賞的方法,突破理解戲劇的故事情節和戲劇衝突的難點。

  關鍵詞:中職語文《雷雨》戲劇衝突人物性格

  《雷雨》是曹禺的成名劇作,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地位,標誌著我國現代話劇達到成熟的歷史時期。這部劇作含四幕戲,第二幕入選中職語文教材(中職基礎模組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筆者所在學院學生的語文基礎比較差,閱讀與理解能力普遍不高。如果採用傳統式教學方法,學生很難領悟本文,不僅浪費學生的時間,還使學生失去一次難得鑑賞經典作品的機會。為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了閱讀提示、影片教學、設疑討論、角色表演和分組辯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掌握戲劇鑑賞的方法,使學生理解該劇作的故事情節、戲劇衝突、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糾葛,突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

  一、教學鑑賞戲劇的方法

  教育部在2009年制定的《中職語文教學大綱》中規定:“讓學生掌握鑑賞戲劇的方法”。因此,教師教學該劇作,最主要的教學任務是讓學生掌握鑑賞戲劇的方法。由於教學物件是中職學生,他們日常學習中很少閱讀戲劇作品,所以在教學該劇作的時候,對學生的要求不要太高,一味地求高,反而容易使學生一頭霧水。

  筆者在教學時,首先要求學生閱讀本單元提示,讓學生了解到鑑賞戲劇的方法:受到舞臺表演的侷限性,戲劇作品的時間、場景、人物和情節都高度集中;沒有衝突就沒有戲劇,因此鑑賞戲劇的時候,重點了解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戲劇人物依靠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因此在鑑賞戲劇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揣摩人物對話。

  學生了解到這些鑑賞戲劇方法後,筆者在教學中再注意運用案例加以說明,從而加深學生對鑑賞戲劇方法的理解。

  二、透過影片瞭解戲劇的故事情節

  由於該課是曹禺創作的《雷雨》劇作的一部分,如果讓學生按傳統方法來學習課文的內容,學生很難理解作品的意思,“只見樹林不見森林”的學習,會使學生困在樹林的理解範疇內,很難揭開森林的面紗。如果讓學生從頭閱讀原著,學生很難靜下心全部讀完。為此,筆者向學生播放電影《雷雨》,影片生動形象地再現了原著的內容和人物形象。透過播放影片,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整個戲劇的情節和人物,為學生突破該課內容的理解關創造了條件。

  三、設疑討論,使學生了解戲劇的人物衝突和人物性格

  學生觀看完電影《雷雨》後,意猶未盡,當場對電影劇情與人物展開了討論,學生對專制自私的周樸園,對堅強善良的侍萍等展開了討論,特別是對幾乎所有人物走向毀滅而痛心。筆者看到這種狀況,趁熱打鐵,向學生連續丟擲幾個問題,要求學生釋疑。設計的問題有: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不同人物之間是什麼關係?哪些人物之間存在尖銳的矛盾衝突,矛盾是怎樣產生和發展的?所有人基本上走向毀滅,罪魁禍首是誰,為什麼?

  老師一個一個丟擲問題,學生在老師的啟發下對所有問題展開討論和破解。學生在熱烈的課堂討論中能夠輕而易舉地掌握人物形象以及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從整體上完成鑑賞戲劇的教學任務。

  四、角色表演,加深學生對課文的人物矛盾衝突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在設疑討論的'末尾,筆者及時提醒學生回到課文內容中。課文的人物性格突出,個性鮮明,讓學生嘗試將課臺變成舞臺,組成一個演員團隊一起表演戲劇情節和人物形象。幾個小演員上臺演繹人物的神情、語言和情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深了學生對課文人物矛盾衝突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五、分組辯論,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學生對課文人物矛盾衝突和人物形象有一定的理解基礎上,對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感情糾葛也相當有興趣。筆者順勢提出一個探討問題:周樸園30年來對侍萍的懷念是真情實意還是假心假意呢?然後把持相同看法的學生聚集在一起,要求他們用事實說話,透過課文的例項來互相辯論,支援自己的觀點,駁斥對方的觀點。透過分組辯論,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當然,還有許多內容可以進行討論,筆者鼓勵學生課後採用寫作的方式將感興趣的內容表達出來,完成後上傳到班級微博中與同學們共享。

  六、教學反思

  教學該課,雖然筆者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比較多,但是使得學生的讀、寫、聽、說、看、思、議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鍛鍊。筆者認為,與其蜻蜓點水式地多學習幾篇課文,不如靜下心來在經典作品中深耕,能夠事半功倍地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和語文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曉燕.曹禺話劇《雷雨》的話語分析[D].曲阜師範大學,2012.

  [2]袁本福.淺談中職語文教學現狀及應對措施[J].職業技術教育,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