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試論合作學習的論文

試論合作學習的論文

試論合作學習的論文

  論文摘要:合作學習不僅適用於中小學各科課堂教學,同樣也適用於成人繼續教育學習,並且更富有成效,呈現出獨特之處。文章主要從與專家合作、與同行合作、與家長合作、與學生合作等維度探討研究教師的合作學習,以拓展教師的個人視野,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論文關鍵詞:教師;合作學習;維度

  21世紀現代化人才素質要有“合作意識”或說是“團隊精神”,不善於同周圍人合作的人絕不是現代人。《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人才的培·養,已經不是哪一個人哪一方面能夠獨立完成的事情,現在不管是學生的教育還是教師的成長,需要來自各個方面的全方位、立體式的綜合影響,因此需要教師開展合作,從而興起了合作學習的思潮。

  一、與專家合作

  著名教育專家朱永新教授曾說過的一句話:“我不是大師,讓我們一起與大師對話!”形象生動地說明跟專家學者合作交流的必要性。所謂專家或者大師,既包括來自教學一線的師德高尚,具有較深教育理論素養,在教育教研中拔尖的突出人才,又包括國內外的從事教育教學的研究專家學者。因此,與專家合作分為兩個層次:一是與校本專家合作;二是與教育大家合作。校本專家來自於第一線,擁有豐富的實踐知識,且與教師朝夕相處,擁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明白一線教師所需,溝通容易,能明白基層中常見的問題,常常可以在潛移默化過程中帶給廣大教師一絲震撼,效果更加明顯,受到一線教師熱烈歡迎,從各級各類教師培訓中的調查可以看出。教育大家名家起點高,觀念高,理念高,視閾開闊,宏觀把握方向能力強,可以使教師儘早領悟教育的真諦,縮短專家與一般教師的距離,使教師少走彎路,儘快達到教育教學的高境界,促進自己的實際教學行動。但是與專家合作如果處理不好,容易使合作流於形式,使得專家倡導的理論與教師實際執行的理論之間出現油水不相容的局面,甚至使得一線教師出現失語症,覺得低人一等。首先,樹立自信心,必須具有弄斧到班門、耍刀到關公前的勇氣,敢想敢說,敢於挑戰權威,在專家面前不自卑,當然需要一定的前提。在此基礎上,在與專家對話共同分享,相互汲取各自的`營養。一方面,一線教師善於接受專家的先進思想和正確建議,以獲得專業引領;另一方面,我們一線教師提供的鮮活案例也促進教育專家的關注和思考,驗證教育理論,豐富教育理論,取得雙贏的局面。譬如,在校本教研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專業引領,需要高水平專家的及時指導與幫助,為此作為高等學校或科研院所,應給提供教師繼續教育合作學習的智力支援,從而進一步加強教師個體與專家的合作與對話,使得理論與實踐交融一起,共同探討教師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在合作開展過程中可以形成專家定期深入一線,與一線教師座談、會議、走訪、聽課、問卷、建立導師制、共同申報課題、合作研究等方式適時實地解決教師在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使得合作落到實處。此外,形式可以多樣,電話聯絡、網上聊天、諮詢等。譬如北京市海淀區區域教研(數學)聘請了學科教育界的大家聯合教研。

  二、與同行合作

  國內外教師成長經驗表明,加強教師同伴間的交流、切磋、合作和經驗交流,有利於教師群體中的不同思想、觀念、教學模式、教學方式的衝突和交流,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共同發展。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如果有五個能力較弱的教師團結在一個集體裡,受著一種思想、一種原則、一種作風的鼓舞,能齊心協力工作的話,那就要比十個各隨己願單獨行動的優秀教師要好得多。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教師群策群力,相互密切合作是合作學習中的重要形式。根據教師參與人數的多少與學科數量,可以把教師合作分為同級同科合作學習、同科合作學習、跨科合作學習、多邊合作學習、全員合作學習等形式。譬如在全員合作學習中,一所學校內或一個片區內,不受學科、學歷、職務、年齡、性格、愛好等方面的限制,全校或全區上下形成一種多層面的、交叉式的合作學習狀態,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求教師有意識地做到:文科、理科與藝術學科滲透,年級的高段中低融合,老中青教師聯合,領導、骨幹教師與普通教師攜手,真正發揮教師群體的整體合力,使得老教師不“倚老賣老”,青年教師不因自己初出茅廬而妄自菲薄。作為教師個人只有在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人際關係善於跟別人友好相處,搞好合作,形成和諧的合作氛圍,才有助於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利於教育改革的順利進行,從而潛移默化影響著學生。譬如在各級各類骨幹教師培訓中,因為每個教師都有獨特的教育思想、教學經驗,也有自己認為有效的教學套路,這些都是教師個人的寶貴的教育資源,具有是此非彼的獨特之處,在校本教研經驗交流、青年教師培養經驗交流、論文經驗交流等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在交流過程中,相互分享,取長補短,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是彼此的經驗獲得補充和再生的重要途徑。有效的合作學習能加強教師之間的團結協作,培養教師的團隊精神,提高教師的協作能力,使得教師繼續教育呈現出合作性,有利於擴大教學系統的外延性。 "

  三、與家長合作

  教師教育的成功與否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因此與學生家長的聯絡合作是教師教育學生過程的一個必備環節。家長也是教師合作的一個重要物件,作為一個宏觀系統工程的教育,試想如果沒有教師與家長的密切聯絡,友好合作,是很難搞好對於學生的個別教育的,難以做到因材施教。隨著全社會教育意識的不斷增強,家長群體素質在不斷提高,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強,教師和家長之間的合作關係也越來越緊密,但是教師與家長的合作也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和難度,對教師也是個挑戰。現在基本都是獨生子女,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不同,家長的職業不同,造成孩子個性獨特,對於教師而言,如何有效地開展合作顯得尤為迫切重要。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種形式,開展與家長的合作,譬如定期召開家長會、設立家長接待日、開展家訪活動、家長聽課制度等形式緊密聯絡,但是每種方式的目的都應該是形成教師和家長平等、相互指導的氛圍,不應該教師高高在上,應該形成雙向的、尊重的、誠實的和豐富的交流。譬如召開家長會、座談會,向家長通報學校對學生的教育教學要求,聽取家長對學校和教師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也可以向家長宣傳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一些新的教育方法,與家長一起制定孩子的學習任務;瞭解孩子在家表現等,不管怎樣,關鍵是讓家長產生信任和理解,尊重每位學生的家長,獲得家長的密切配合,使得教育形成合力。譬如家長聽課制度,筆者有幸聽過幾節課,此法較好,一方面可以有效促進教師不斷改進教學工作,克服教學的任意性,提高自身的執教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家長較為全面地瞭解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班級情況、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教師只有不斷深化與家長合作的內涵,豐富形式,挖掘資源,互相督促,互為補充,共同促進學生的發展,實際上拓展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手段與經驗。此外,教師利用現代科技,可以選擇基於網路平臺的合作交流,使得教師與家長及時瞭解孩子的情況,有效實現教師與家長的個性化溝通,釋放徵求家長對自己工作的意見和看法,提出好的建議。

  四、與學生合作

  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需要教師重新學習,重新定位學生的學習。隨著科技的發展,Internet的廣泛推廣與應用,使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豐富,課堂在學生獲取知識中的比例呈現下降趨勢。韓愈說:“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的情況時有發生,教師的真理具有一定的相對性,所以教師必須只有不斷學習,透過各種途徑學習,包括向學生學習,和學生合作,師生共同學習,成為教師合作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否則難以教育學生。只有觸動了學生的心靈,教師才具備了與學生合作的前提,要觸動學生的心靈,教師必須瞭解學生所思、所想、所做等,能及時換位思考,贏得學生的尊重。本質上來講,教師與學生的合作是一種啟發,是一種幫助,是一種人文關懷。此外,教師本身的教學工作具有互動性,教師的課堂教學需要學生的配合,需要與學生的合作,譬如提問與應答、要求與反應、評價與反饋以及個別輔導、直接接觸等方式。沒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交往與作用,課堂教學難以進行下去,根本不可能產生高效的課堂教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合作默契可以使教師心情暢快,超水平發揮,拓展思路,開闊視野,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並且可以延伸到課外。學生把教師當成朋友,傾訴心中的煩惱、成長的秘密,舒緩自身的心理壓力和恐懼感,使得班級同學凝聚力增強。“我不能給我的教師丟面子”成為學生學習做事的一個基準,才能有效推進學生個性健康成長。教師只有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學生中去與學生合作,才能獲得學生的高度認可,教師才可能真實瞭解學生。在此基礎上教師才能採取有針對性地舉措給予學生激勵、鼓舞、指導與建議,促進教師的個人發展。另外,教師還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利用自己擁有的知識背景、生活經歷等對知識的一種前理解,有效地指導學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