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初中德育中學生的生活習慣論文

初中德育中學生的生活習慣論文

初中德育中學生的生活習慣論文

  一、初中德育要培養學生勤於實踐的習慣

  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長“溺愛式”的教育使得他們成了家裡的“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長此以往,小孩將變得懶散,滋生享樂主義,覺得父母給予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他們不會去體味父母的辛勞,只知道向父母索取,索取不到便發“少爺脾氣”、“小姐脾氣”。初中德育就是要改正學生身上的此種陋習,促使他們養成勤於實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這還需要家長和教師的協力配合,共同幫助學生成長。

  二、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

  1.學校要建立完善的制度,用制度規範學生的言行,促使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學校可就宿舍管理建立相應規範:規定學生宿舍按一定標準保持整潔,學校安排宿管人員每日進行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及時公示,對考核不合格的宿舍建立相應處罰機制,促使其改正。另外,在宿舍考核過程中,學校還應對錶現較好的宿舍建立相應獎勵機制,激勵他們繼續保持。初中德育依靠教師單純的說教是行不通的,必須還要依靠學校規範的強制力。使說教和規範有機結合,是初中德育培養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必由之路,也是有效之路。學校制定規範的終極目的不是為了管教學生,而是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促使學生將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覺融入到某些規範中,久而久之,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並依此指導自己進行更多有益的實踐。初中德育以規範引導學生成長,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將重在探究學生的內心世界,使學生感受到愛與關懷。

  2.教師要發揮模範作用,以自身魅力感染學生初中生正處於人生中重要的成長階段,對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極為強烈。教師的一言一行將無形中對學生產生重要影響。教師自身的生活習慣,如是否文明衛生、是否待人溫和有禮、是否勤於實踐等都會對學生生活習慣的養成起到巨大作用。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善於自律,不斷增強自我修養,多關懷學生的成長,瞭解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長此以往,學生在教師一言一行的`感染下,也將變成具有良好生活習慣的人。這對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改善他們與同學之間的關係也將起到極為有利的作用。

  三、結語

  初中德育對學生生活習慣的培養要以塑造學生優秀的品格為目的,只有這樣,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轉化為內在動力,提升學生的自身修養和內涵。初中德育要充分發揮實踐的作用,使學生在具體實踐中感受習慣培養的重要性。只有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和相互促進,初中生生活習慣培養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初中德育才算真正取得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