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淺談從小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優秀論文1500字

淺談從小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優秀論文

淺談從小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優秀論文1500字

  人類的環境緊緊相連,由於汙染的蔓延和生態平衡的破壞,人類的共同家園——地球已經亮出了黃牌,為了人類的生存和未來,必須重視環境保護和環境改善生態環境。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環境教育終生教育,在幼兒中開展環境教育,是奠基工程。幼兒是人類的未來,是明天地球的主人,初步讓幼兒知道環境與人類的關係,幫助幼兒萌發環境保護意識,做個環保小衛士,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職責。對幼兒進行環境教育,必須從培養濃厚的興趣入手,對幼兒進行培養。

  一、透過教師自身行為潛移默化影響幼兒

  幼兒期兒童的社會學習具有模仿性強和易受暗示的特點,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他們。因此,要培養幼兒對自然環境的興趣,教師本身就必須對它們充滿感情,這對幼兒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

  在引導幼兒進行各種認識的活動時,我們儘可能瞭解和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陪他們玩、讓他們問、有時還反問他們,激發他們共同討論和思考。以喜愛的.情緒去感染幼兒,以有趣的形式領導幼兒進行活動。例如:有一次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在大樹底下救了一隻麻雀,為此,我們組織了一次談話,談論小鳥的命運,它的生活習性,它喜歡什麼,怎樣幫助它返回大自然,為什麼小鳥會這麼喜歡大自然?在談話中我一直把小鳥捧在手中,用自己的行為去感染幼兒,喚醒幼兒美好的心靈,萌發幼兒對大自然的喜愛情感。後來當麻雀飛起的時候,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歡呼,一起談論如何保護小鳥,如何幫助它們解決困難。可見一個教師的行為能夠感染幼兒喚起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主動去保護我們生活的地球。

  二、在各種活動中培養幼兒對環境的興趣

  在組織幼兒各種有趣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幼兒興趣,應該說是一個有意識的興趣培養。幼兒天性好動,精力旺盛。透過自己親自動手,摸摸、弄弄、學學、做做,興趣才會由此而生。在對幼兒進行環境教育過程中,我們充分重視這一點。根據這一點,我們在活動中大量引入操作實驗。如在認識植物時,透過引導幼兒觀察植物的根,吸收有顏色的水的實驗,使幼兒瞭解到植物根、主、葉的作用,此外,我們又讓幼兒觀察植物在受汙染的水中生長直至枯萎的過程,又使幼兒認識到水受汙染後對植物的害處。

  由於幼兒認識過程中有意識性發展較差,其興趣往往又是無意的,偶然的和 不穩定的 ,但在遊戲情節中 ,有阿則能保持濃厚的興趣去探索自然界的秘密,瞭解人和自然的關係。例如在遊戲《和大地娃娃交朋友》中,我們把幼兒帶到大自然,讓幼兒觀察土地上生長著各種樹木、花草、農作物、各種小動物。再讓幼兒 挖開,尋找土壤裡隱藏著什麼,又會再土層裡發現什麼,從而瞭解到人、動植物與土壤的聯絡,激發幼兒去愛護地球,保護大自然的情感,從而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三、 發幼兒熱愛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事實上,我們對幼兒環境教育,培養其對此感興趣,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幫助孩子去關心思考問題,幫助他們建立最初步的保護環境意識。我們沒有把教育停留在知識的程面上,而是幫助幼兒把這種學習興趣昇華為對環境問題的興趣。我們曾和幼兒一起收集廢舊物品,用塑膠罐製作小花盆,讓幼兒每人種一盆,孩子們早晚每天給植物澆水兩次,還要讓植物吸收陽光,別看這很容易,要堅持下去可就不容易了。起步孩子們給花澆水可多了,後來知道這樣會損害植物,慢慢學會了給花澆水的份量。除此以外,孩子們觀察到什麼新的現象,都要告訴我們並問個根源,更有趣的時孩子們互相之間展開比賽,比比誰的植物長得最好,誰最愛護它們。可見經過教師的循循誘導,認識能夠順利轉化為幼兒的行為。

  另外,我們還在幼兒中間開展了“不亂扔垃圾”、 “少用塑膠袋”、“請不要吸菸”等等活動,家長反映進行環境教育後,自己的孩子上街不亂丟亂吐,會提醒家人不亂倒垃圾;張瑋樂小朋友主動回家勸爺爺和爸爸不要吸菸;佳佳小朋友經常提醒媽媽買東西不要用塑膠袋,要用環保袋,說:“多用塑膠袋會造成垃圾汙染環境”。我們向幼兒進行環境教育要善於多讓幼兒接觸現實生活中的事物,有目的地引導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之能夠把行為、認識統一起來,應著重培養幼兒有關環境問題的興趣,只要孩子們有了這種興趣,便能在日常生活種調節自己的行為。

  總的來說,幼兒環境教育的內容要求,要根據幼兒的興趣,結合幼兒日常生活和滲透於各科教學中,透過多種多樣的形式來進行,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自身的積極性,引導幼兒去直接觀察、去注意和發現身邊所發生的環境問題,引起幼兒對環境的興趣,初步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做個環保小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