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會計資訊化的論文
一、會計資訊化發展過程中中小型企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會計資訊化的標準規範
在會計的電算化起步的階段我國還沒有制定十分完善的標準規範,當前很多會計軟體不能相容,在各軟體之間的傳遞過程中會計資訊出現了許多障礙,甚至妨礙了我國的會計資訊化發展的程序。近幾十年來,我國的財政部門出臺了許多新的會計準則、法規和制度,然而會計資訊化的方面卻十分滯後,國家的各項制度與檔案當中,沒有提到“會計資訊化”的概念,只停留在“會計電算化”的上面,例如網路的安全、支付的資訊、電子的交易、貨物的配等相關的法規制度不完善。會計的資訊化發展速度需要有統一的規劃和配套的標準與規範出臺。
(二)會計資訊化的基礎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在會計的資訊化發展過程中,不僅軟硬體的本身、網路通訊的技術和計算機的技術的各項問題,主要是和管理準確的結合。會計的資訊化主要關於企業的業務的流程和組織的結構、管理的制度、管理的流程等各系列的問題。同時,企業必須準確的根據會計的資訊化的各項要求,結合現代管理的理論,並使管理業務的流程和管理會計的核算進行準確重組,從而建立與之相似的管理制度。
(三)會計資訊化的人才缺乏
當前,中小型企業缺乏相關的人力的資源,會計的資訊化各項應用低,對許多的企業中的會計的員工來說,會計的資訊化作為新鮮的事物,會計員工對會計的資訊化的軟體瞭解不夠,使用功能的不全面和使用的不當。社會認識與觀念的偏差、缺乏保障的機制和我國的用人制度的方面一系列的問題,讓中小型企業難以吸收資訊的技術、會計專業的技術同時能懂企業的管理複合型的人才。
(四)會計資訊化的建設成本高
中小型企業的會計的資訊化不管購買商品化的會計軟體,還是進行定點的開發模式來實施會計的資訊化,都需要從硬體與軟體上投入大的財力、人力和物力,引進的經濟效益不會是立竿見影,在後期的使用過程當中,會發生許多不可預見的各項維護費用。
(五)中小型企業主次不分,會影響戰略的全域性
資訊系統完整的運營維護十分複雜,企業各自的人力有限,我國內的各個軟體的公司不能做到隨時對企業的維護,同時,企業的個性化的維護要求並不能得到滿足。從而使企業主要的精力放在並不擅長的維護系統執行上面,進而分散了企業的主要注意力,改變了企業戰略的全域性。
二、會計資訊化在企業的'主要作用
(一)增強了企業的監督管理的職能
會計的資訊化的管理與建設,使企業的會計工作更加規範化、系統化、標準化、網路化。企業的會計資訊具有公開化和大眾性的特點,社會的公眾和企業的其他部門透過直接調查企業和網路線上進行訪問企業的會計的資訊,從而加強了會計的資訊的透明度,有效地減少了會計業務中的“黑箱”操作,加強了企業會計的資訊質量,使會計資訊更加具有及時性、真實性和可靠性,同時強化會計服務、管理、監督各項職能。
(二)簡化了會計的流程
電子計算機有十分強大的運算的功能,網路的環境下,大量資料能夠實現線上的輸入和業務的資訊進行實時轉化,節省了在手工的方式下使業務的資料輸入到會計的賬簿過程,從而使會計的核算後變成實時的核算,使靜態的核算轉變為動態的核算。資訊的使用者就會隨時隨地知道企業的各種資訊,同時做出針對性的決策。
(三)更加準確地為企業提供各項資訊支援
網路的環境條件下,對於資訊科技不斷髮展會使財務的業務十分協同,企業的各種管理資訊系統,使企業中的生產經營的活動的資訊採集各點同時加入企業的資訊網當中。企業使用完整的會計的資訊進行監控資金各項運營的情況,進而改變了企業的投資各類方式,進而加速企業的目標使效益和資本的最大化。
三、我國中小型企業完善會計的資訊化的各項策略
(一)關於政府的方面
1.需要構建新型的會計的資訊化的一系列理論體系。會計的資訊化會對傳統的會計的實務與會計的理論造成全面和深刻的影響,需要適應當代資訊化的各項需要,同時改變傳統過程中的會計的理論,並且重新整理會計實務的流程,這是會計的資訊化中並不能避免的各種問題。
2.需要建立完整的會計的資訊化的相關政策與法規體系。我國以及世界會計發展新興的領域中,會計資訊化是會計的電算化在技術方面上不斷地延續。必須和現代化的資訊科技的環境與之相適應的和新型的會計的思想,與會計的資訊化的相關有很多的問題需要不斷進行修正、改進、摸索的過程當中。從而快速實現會計的資訊化,同時需要立法相關的規範。
3.加快會計的資訊化的教育的相關力度。中小型企業由資訊、物資、資金以及人員組成的各項系統,然而人在會計資訊化中起著的決定性的因素。對於具有高的素質會計員工,對於快速實現會計的資訊化十分重要。我國需要應用各種形式從而提高會計資訊化的人員的素質。包含以下方面的考慮:第一,高等教育當中,加強會計的資訊化和現代的資訊化專業的教育的相關力度。第二,加大中小型企業的經營管理的人員培訓力度。逐漸建立的經營的管理的人才庫中,更加有效地加強我國企業總體的經營水平。第三,加大中小型企業中職工的各項培訓。應用高等職業的教育、中專與技校、職業中學等不同層次培訓的方式,進一步為中小型的企業培訓會計的資訊化的人才和提升會計的資訊化整體的水平。
(二)軟體開發商的方面
會計資訊化條件下的會計軟體在設計中應將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有機結合,同時開發功能強大的專家的系統與會計的決策支援的系統。必須在符合國際與多國的會計的準則、多幣種與多語言的各類情況下,從而提供國際可比性的會計的資訊,進而滿足各類企業與國際的競爭需要,需要最大的限度做到各種資料的共享。
(三)企業內部的管理的方面
1.會計的資訊化很快進入企業的資訊化當中。大中型企業在會計的資訊化過程中,不應該侷限在企業的財會部門,需要立足在整體企業,和企業的資訊化相結合來進行。企業的管理者是企業的資訊化的主要組成部分,不能夠脫離整個企業從而獨立實現。管理工具中出現,會計的資訊化不僅財會部門相關工作,也是整個企業當中資訊化的工作中的重要的部分。
2.控制會計的資訊化的風險,同時建立相關的控制的制度。會計的資訊化的風險控制,包含兩類:第一,改善軟體與硬體的各項措施,配置十分優質的的計算機的硬體,從而減少計算機的硬體風險。使用的效能更加穩定相容性十分好的操作的系統,應用成熟的設計、先進的技術會計的資訊化的軟體。同時應用穩定的大型的資料庫,進而減少計算機的軟體風險。第二,透過建立十分完善的風險的控制制度,透過軟體與硬體的管理與維護的控制、系統環境管理與控制、人員與組織機構的管理與控制、計算機的病毒的消除和預防等方面建立相關的制度,從而進一步保證會計的系統安全有效的執行。
3.需要培養具有高素質會計的資訊科技的隊伍。要加強中小型企業的會計的資訊化應用,關鍵是人才。企業的會計的資訊化能否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面,取決於人和素質。會計的資訊化要求全體的員工具備較高的素質能力,應對於人員的培訓、人才的引進、人員的管理等要十分重視。關於中高層的管理人員的觀念與行為,會對企業是一種無形的力量。需要企業有意識地,培養具有複合型中高層的管理的人員與業務的骨幹,就會成功地實施會計的資訊化。長期加大會計的資訊化的人才隊伍各項培訓,需要培訓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培訓業務的知識和管理的知識,主要是加強關鍵的崗位人員相關培訓,才能更好地推進中小型企業的會計的資訊化的順利的應用。在我國,中小型企業關於會計資訊化的程度與經濟發展還差得很遠,需要有很長的路要走,同時要政府與開發商企業相互努力完成,國家與社會包含中小型企業都應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出發,同時克服多種困難與障礙中小行企業關於會計資訊化的發展的條件,進而促進中小企業關於會計資訊化能夠順利實施。
作者:劉豔玲 單位:山東省沂水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