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淺議預習對學生能力提高的意義論文

淺議預習對學生能力提高的意義論文

淺議預習對學生能力提高的意義論文

  摘 要: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也就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提升後,教師的授人以漁的宗旨也就得到了詮釋。學生有了學習能力,對自身的成長就是最大的幫助與收穫。

  關鍵詞:預習;指導;學習;能力;提高

  十幾年來,在預習指導上我透過日常教學實踐採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點效果。

  一、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

  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並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課前讓學生進行預習。預習的時間不分長短,主要看是否進行積極的思考。學生未經思考的預習,即使預習的時間再多也只是"走過場"而已,毫無意義。在預習中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工具書,對書中的脈絡、結構、內容、寫作特點,則用提出問題的方法加深印象,發現疑難問題,用符號進行圈點、畫線、評註;對生字詞或疑難問題,透過工具書加以解決,將查找出來的答案標註到課本中去;名言、警句都摘錄到筆記本中,作為自己學習的積累。透過認真思考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則留作課堂聽講的重點內容,以知識的短暫性來進行強化。

  我體會到這樣開展預習好處還是很大的,從老師方面講,透過預習,讓學生提出問題就能瞭解學生的理解程度,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講解事半功倍。從學生方面講,學生透過預習,動腦、動手,發現和解決了一部分問題,就能著重聽不懂的地方,根據自己理解的內容,解答問題。同時與教師的思路相對照,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對預習給予一定的要求

  合理的、有側重的要求,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思維,從而加強針對性,減少盲目性。當學生無從著手預習時,首先要提出生字、詞、句的要求,隨後則應多佈置有關篇章結構、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等分析性、概括性的預習題。如,考查字詞掌握到什麼程度,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生字詞的音、義必須掌握,成語典故可以瞭解出處。針對各類課文,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預習要求。因人而異,因人而別,有所側重,真正做到既讓學生"吃得飽",又要讓學生"吃得了".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自己的能力,在預習中尋找到樂趣。只有既注重廣度,又有深度,才不至於因為千篇一律的要求而失去對預習的興趣。

  三、對學生預習的內容進行檢查

  有要求就要檢查,預習檢查是最主要的一個環節。透過檢查,瞭解學生思維活動開展的情況,把有代表性的問題提出來,讓學生討論解答;如有解答不完整或解答不出來的,再由教師有針對性地釋疑。一則可以瞭解學生學習的程度;再則能樹立典型,以點帶面。教師在組織教學中,對大膽質疑問題的學生應予以鼓勵,對聽課以後善於提出與教師講解有差異的學生,更要加以鼓勵和充分認可,並將他的想法進行集體討論,告訴學生答案並不是唯一的。培養學生有靈氣、有創造地讀書,敢於大膽質疑,發表觀點,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對在預習中存在不足的學生應給予正確的糾正指導,幫助其正確預習。

  總之,搞好預習,關鍵在於引導學生如何去學,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上下工夫,讓學生有所疑、有所思,讓學生在預習中獲得真知,培養自覺能力。

  高中數學課前預習探討論文談新課標下的語文結構化預習教學論文:發揮自主能力提高預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