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關於如何啟用課堂的論文

如何啟用課堂的論文

關於如何啟用課堂的論文

  語文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為基礎的工具學科,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教學生掌握語言,即引導學生學會學習語文,以達到自覺提高語文能力,終身受益的目的。要到這種目的,我們必須向語文課堂要質量,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於漪 老師說:“一堂課教學效率高不高,要看學生在課堂內是否活躍。”這“活躍”指的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處於積極狀態。那麼,如何啟用課堂呢?本人就此淺談自己的見解。

  一.調整師生關係,營造民、和諧、合作的課堂氣氛是前提

  長期以來,由於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學生面前是權威,有居高臨下的感覺,所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語文課堂教學也成為教師的“一言堂,”缺少必要的民主氣氛,即使是對文學作品的理解,也是以參考書、標準答案去束縛學生。雖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是語文課的答案卻往往是唯一的。學生之間也是競爭多,合作少。這樣,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思考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壓抑,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體現,課堂自然活躍不起來。因此,啟用課堂必須先調整好師生關係,營造一個民主、和諧、合作的課堂氣氛。教學中,教師放下架子。與學生建立起“良好民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平等”的師生關係。如我講《〈楓橋夜泊〉新解質疑》,首先請學生背誦《楓橋夜泊》這首詩,並指明該詩所描寫的季節,描寫此季節的詩還能說出多少,最後請同學自己談對《楓橋夜迫》這首詩的理解。這些問題較為簡單,學生願意在同伴面前表現自己,課堂氣氛異常熱烈。然後請學生速讀捕捉重要資訊,新的含義有那些,和上書回答,學生的注意裡高度集中,多數同學能準確地回答上來。接著請學生談自己對新解的看法,這一環節透過大家的討論,教師不給出明確的答案;再次細讀課本看作者如何進行批駁的,思考作者為什麼緊緊抓住詩的意境進行批駁,討論後每組請一名同學回答,教師進行小結。整堂課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都以學習主人的身份開展學習活動,教師以朋友、師長、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共同討論問題。在輕鬆的學習中,學生既掌握了課本的內容,口語能力又在不知不覺中的到提高。實踐證明:良好的師生關係,民主、和諧、合作的課堂氣氛圍,學生擁有心理安全感、舒適感,從而拋開壓抑心理,就能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敢於參與教學,樂於參與教學,課堂自然活躍 。

  二、從學生出發,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是關鍵

  為什麼平常的課堂教學中會出現沉悶的局面呢?這主要在於教師的教學方式太單一,沒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未能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從而未能激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語文是語言交流的工具,單靠老師的一張嘴與一根粉筆和學生去說,去交流,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善於根據學科特點、要求與教學內容、學生實際,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採用學生樂於接受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工倍的作用。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寓教於學,寓教於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啟用課堂。因此,教學中我巧用如下教學方法:

  1、表演法。中學階段的學生,開始表現出旺盛的求知慾和表現欲。想在同學面前表現自己的豐富知識,出眾的口才,且有個性的氣質形象,來吸引同學注意,博得好評和讚揚。將學生的這一特點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教學中採用表演法這種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它能讓學生如臨其境,把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地吸引過來,使學生處於興奮狀態,出現一種積極的求知情景;又能讓學生的表現欲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如教《核舟記》一文,我一改以往教師把大量的時間精力花在結實、翻譯上,逐字逐句分析,整節課唱獨角戲的教學方式。而是讓學生課前預習課文,課堂上先讓學生認真聽錄音,再讓學生採用講故事的.形式概括講述自己所聽到的內容,比賽哪一位學生聽得細緻,表述得形象;然後要求學生細讀課文,結合註釋、資料,認真理解課文內容;再次小組討論,質疑釋疑,查漏補缺,明確教學重點,教師點撥教學難點;最後,請有表演熱情的同學到臺上模仿船上三個人物:魯直、東坡、佛印各自的神情狀貌。學生惟妙惟肖的表演引得滿堂喝彩,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就在這人物的位置(左、中、右),東坡、魯直的學者形象,佛印的超凡脫俗等都被有聲有色的表演演繹得更生動逼真,讓人在笑聲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比教師平時的千叮嚀,萬囑咐更為有效。整節課,枯燥乏味的講讀教學變成形象教學,學生興致勃勃,熱情高漲,不再認為學習文言文就像吃雞肋:“食之不得,棄之可惜。”教師也不再最擔心教文言文,講得唇乾舌燥,筋疲力盡,而學生心不在焉,昏昏然欲睡。吃力不討好的現象就可迎刃而解。

  2、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法。21世紀是一個資訊時代。在這個時代提供的資訊快、知識的更新快、觀念的變化快。且現代中學生一出生就被現代工具所武裝:電視、影碟、錄音機、錄影機、照相機、電腦等是他們的夥伴和導師,置身於這樣的環境,課堂教學中,學生就更易於接受現代教學手段了。特別隨著計算機多媒體的發展,多媒體教學系統已成為目前開發和應用的熱點。它集聲音、符號、文字、影象於一體,併兼有了幻燈錄音、錄影等媒體的特點,使教學內容圖文並茂,生動形象,是一種“無塵”教學,是傳統電教媒體的飛躍。教學中,有效地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能充分挖掘學生潛能,發揮主體作用,達到啟用課堂。例如,在語文複習課中,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按單元按篇目“炒冷飯”,照本宣讀,學生沒有主動參與,必然感到枯燥無味,沒有勁頭。但是,如果利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教學情境,教師根據複習的知識點設定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搶答題、答辯題等,採用自測、改錯等形式,有利於引導學生疏理知識要點,多角度思考問題,鼓勵學生勇於探討,使學生在複習過程中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和探索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與意識,增強學習的動力。教師又透過提問辯論、質疑探究等形式,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學習的過程,思維的質量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正所謂:教有法而無定法。只要我們的教師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育人思想,就能夠找出切實可性、學生樂於接受的教學方法。更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用課堂。

  三、教師良好的素質是保證

  課堂活躍不活躍,與教師有密切關係。教師有紮實的基本功,有較高的教學水平,教學時就能從容自如地操縱教學的每個環節。”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須有一桶水“。很難想象,一個張口就是白字,舉手就是錯字的語文教師能夠激發什麼興趣,學生對老師有什麼感情更難想象,一個不懂教育理論,不會處理教材、不能按教學規律組織教學的老師,怎能讓課堂活躍起來。所以,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首先,教師要有正確的語文教育觀念。明確學習的主任是學生,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場所才是成功的教學活動。正如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所說:”知識不能像杯子裡倒水一樣灌進學生頭腦去,相反,是學生在求知和探索動機驅動下透過主動選擇和發現獲得的。“我們語文教師應把學習的時間、主動權交給學生,不要以”教“代”學”。其次,語文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和語文實踐觀。不斷地積累知識,更新知識。“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所以,要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啟用課堂,教師良好的素質是保證。

  總之,啟用課堂是向傳統教法的挑戰,因為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所以它是當前教改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