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論文摘要四要素的通俗解釋短文

論文摘要四要素的通俗解釋短文

論文摘要四要素的通俗解釋短文

  中文論文的寫作,大家長期以來不太重視摘要的寫作,常常是作為一種擺設,或者一種格式要求而不得不寫。實際上,在網路傳播的環境下——讀者是搜尋獲取、單篇閱讀,篇名和摘要在創造論文與讀者之間“美麗邂逅”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摘要寫作主要存在如下一些問題,包括一些採用“結構式摘要”的期刊也並不是真正合格,也存在簡單套用的問題。

  (1)多數摘要屬於“指示性”摘要,僅僅告訴讀者“做了什麼”;

  (2)背景介紹當作摘要的內容,這一點是國外期刊的慣例,一些作者也就不假思索地照搬過來(我以前評論過);

  (3)輕易就省略了研究的目的,這是論文寫作規範中明確標明可以省略的或者說是必要時而寫的;

  (4)將結論混同為結果,以結論代替結果,也就是說結論和結果不分,也分不清;

  (5)將正文和摘要“混為一體”,認為不能與正文,特別是結尾部分的結論重複。

  對此,我曾經發表過摘要寫作的短文,一些期刊也將其轉登到自己的網站。我一方面倍感榮幸,另一方面也很悲哀——因為一些轉摘沒有註明版權所屬。我透過日常的寫作發現,摘要的格式實是為目的服務的,是為論文的傳播服務的,應當寫出文章的創新點,值得讀者讀、吸引讀者讀的內容應該表達出來。

  無論是作者還是編輯,在套用摘要寫作四要素的時候,常常還是感覺“不得要領”!為此,我今天將採編系統中的“退改涵”進行了補充,對摘要寫作四要素給予了通俗的解釋。摘要四要素的通俗解析——目的、方法(手段)、結果和結論實際是指:

  (1)為什麼做?做任何研究都是有目的的,都是要解決一些特定的問題,也就是一般說的目的,一般可以表述為“為了什麼。。。,針對什麼。。。”。

  (2)做了些什麼?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做了些什麼工作,也就是作者常常很容易寫的“指示”的內容。這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難。

  (3)你是怎麼做的?這一點有時與第二點混在一起,但是必須告訴讀者“你是如何做的”,做的方法、使用工具、試驗方案等不同不僅決定後邊結果的.可信程度,也是研究的創新之處。

  (4)做的結果是什麼?這是大多數摘要所缺少的,也許是不願意與正文重複,但更多的時候是“文章沒有什麼”新意,沒有得到什麼新的結果,這也是判斷論文水平的一個要點。

  (5)結果證明了什麼?或者說有什麼價值?這一點一般都不缺少,往往是以此代替了結果。但問題是,大家對這一部分的性質理解不到位,會影響研究的價值。結論是研究的概括,概括目的是對將研究結果進行提升和拔高,體現出研究的價值和意義。為了更加充分地體現研究結果的價值,往往也可以加上一些延展性的應用展望或者是進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