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情感論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情感論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情感論文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僅語言優美,而且包含了豐富的思想情感,其中趣味盎然,引人入勝的情節,隱含著作者的審美情趣。如何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受到感染,撥動情感之弦,使抽象語言文字的學習變得情趣盎然呢?在課堂教學中,展示形象、激發情感的方式筆者主要採用以下幾種。

  一、語言感染

  在一定條件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響的,從而產生相同的情緒體驗。因此,教師要用愛憎分明的感情,真摯的語言和恰如其分的表情動作,去扣擊學生的心扉,激起他們的感情波瀾,從而使深刻的道理滲透到學生的心田。在教學《歌唱二小放牛郎》時,在匯入本課時我飽含激情地說:“為了把日本帝國主義趕出中國,為了給中國人報仇,有許多英雄拋頭顱,灑熱血。其中就有一位放牛的小英雄獻出了自己幼小的生命。”當學生們看到放牛郎被日本鬼子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上面的那一瞬間,我又對學生說:“雖然王二小被敵人殺害了,但他奮勇殲敵,英勇頑強的壯烈場面卻永遠留在我們的腦海裡,他那熱愛鄉親,仇恨敵人,為祖國為人民勇於獻身的革命精神激勵著我們這一代人。同學們讓我們再讀一讀課文,再去細細體會王二小堅強不屈,英勇豪邁的偉大精神吧!”每位學生聽了我飽含深情的語言,他們都會情不自禁地振奮精神有感情地朗讀起來。

  二、音樂渲染

  將音樂恰當地引入課堂也是撥動學生情感之弦的好方法。因為,音樂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能調節學生情感,使人產生共鳴,能激發學生想象,啟迪學生思維。在教學《快樂的節日》一課時,揭題時,我先播放一首《快樂的節日》的歌。當播放完這首明麗、愉快的歌曲,學生還沉浸在優美動聽旋律中時,我關掉錄音機,問道:“同學們,剛才聽的這首歌美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參加這些快樂的節日,你們高興嗎?”(讀題)。這樣的匯入不僅新穎別緻,而且創造了熱烈的課堂氛圍,奠定了課堂基調,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慾望。在理解“花兒向我們點頭,白楊樹嘩啦啦地響。它們同美麗的小鳥,向我們祝賀,向我們歌唱。”(教學論文 )這個擬人句時,我出示課件:花兒在風的吹拂下搖搖擺擺和白楊樹在風的吹動下發出嘩啦啦的響聲。學生透過聽看理解白楊樹嘩嘩地歌唱。使學生感受到作者把白楊樹和花兒當作人來寫,突出了它們的親切、可愛。接著指名讀、齊讀、師讀,最後閉上眼睛聽錄音讀,讓學生沉浸在優美的意境中,受到美的薰陶。學生正是在音樂的渲染下,不自覺地進入到語言文字描述的情境中,不知不覺地接受了人文教育。

  三、畫面渲染

  小學語文課文中的畫面內容非常廣泛,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湖海,花鳥魚蟲,古今建築,風土人情,人文故事等方面,它們無一不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珍品。這豐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賞心悅目的藝術世界,美妙神奇的童話世界和絢麗多彩的現實生活無不引導學生暢遊其中,從而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鳴。我們要善於利用這些畫面去激發學生的情感。教學《歡樂的潑水節》一課時,我透過運用自制的“傣族人民過潑水節歡樂、熱鬧的場面”和配樂朗讀相結合的方法,以畫面展示,語言渲染,音樂烘托來展現課文內容,從而創設出一種“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情境,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傣族人民過年的喜慶。把學生的想象帶入到傣族這個令人嚮往的地方。《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課,透過適時播放電影《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部分場景,二小為了保衛村民的安全而被敵人殺害的悲壯場面激發了學生豐富的想象,深刻地理解了王二小的英勇行為和崇高的精神世界。

  四、實物演示

  一幅幅畫面吸引著學生,如果把生活中的事物呈現給學生觀察,就更能激發學生的情感。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我想變透明的雨滴,水在一片綠葉上。”“我想變一條小魚,遊入清凌凌的小河。”“我想變一隻蝴蝶,在花叢中穿梭。”“我想變一隻蟈蟈,歌唱我們的生活。”等句子後,將小學生想要變的這些事物,用實物投影儀呈現後,再讓學生在原文中標畫出相對應的句子,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並由對現實的感受轉移到對語言文字的賞析上,學生朗讀這些句子時,充滿感情,沉浸在語言文字描述的美的情境之中。

  五、表演體驗

  體驗指的是少年兒童透過自身的經歷和實踐,獲得知識和能力的過程。語文課堂中尤其是作文教學中引進體驗教學思想,有利於學生敞開心扉,傾吐真言。如在一次口語交際課之前,教師先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模擬在具體情境中扮演一個社會角色。如:老人、媽媽、售票員、路燈管理員等等。體驗其中的苦與樂。學生們興趣濃厚,紛紛按要求不折不扣的完成。口語交際課上,學生們爭相表演,表達了內心要講的話,抒發了請求、抱歉、讚揚、悔恨等感受,整個課堂被一片真情包圍著。課後,他們一氣呵成,寫出來的文章構思精巧,情節迭宕起伏,發人深思,引人入勝。

  總之,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課堂中也可以綜合展現。但從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來說,一定要重視整體感知、感性體驗和直覺感受,這樣才能撥動學生情感之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