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關於手機營銷策略論文

手機營銷策略論文

關於手機營銷策略論文

  1移動網際網路下凸顯手機營銷的優勢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數字渠道突然的出現在人們的身邊。而這種現象的出現,將導致消費者重新選擇決策方式,進而會對傳統銷售漏斗產生一定的影響。實際上,移動網際網路就是將行動通訊和網際網路二者的結合,而移動網際網路營銷便是指藉助簡訊群發、wap、二維碼、手機app、微博、微信等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技術開展營銷的一種新型營銷模式。而在如今的移動終端載體中,手機是最主要的組成。所以,隨著交易平臺的日漸成熟,手機將成為備受重視的新渠道。這種新型的營銷方式,相比傳統營銷模式,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優勢,顯示出更佳的營銷效果。

  1.1靈活性好

  相比較傳統營銷模式來說,移動網際網路營銷具有隨時隨地的靈活性。眾所周知,電視廣告一般穿插在電視節目開播前或結束後播放,有一定的播放時間節點,也不能完整的保留資訊,供使用者再次瀏覽。而移動網際網路則不同,使用者可以透過手機隨時抽取自己需求的資訊,不受時間的限制。而且相比笨重的電視機或計算機而言,螢幕較小是手機的一種特性,而這將導致受眾格外關注廣告訊息。另外,手機可以隨身攜帶,為使用者提供一種隨時隨地的便捷生活。

  1.2便利性強

  移動終端的便利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資訊查詢的便利性,另一是交易方便。首先,移動終端可以隨身攜帶,可以隨時隨地獲取資訊。基於LBS的移動應用,更是可以快捷查詢周邊的生活商業資訊,實現消費活動,這點被個體經營戶運用的爐火純青。投放電視廣告並不能直接促成消費,必須透過電話或者實體店進行購買。企業透過移動網際網路營銷,可以直接促成銷售,例如,消費者透過移動終端在某企業APP或網站上看見一件心儀的物品,可以隨時透過手機支付購買,這是電視所無法比擬的。

  1.3精準度高

  電視廣告在投放之前,必須進行市場分析調查,清楚瞭解產品潛在消費者的媒介使用習慣,選擇合適的媒介在合適的時間投放廣告,以確保資訊傳達的有效性。然而,這種廣告投放方式相比較移動網際網路來說,資訊傳播的精準度相差甚遠。從本質上來講,營銷傳播是在“搶佔”消費群體的時間。而移動廣告佔用的是人們的碎片時間,而這些碎片時間聯合起來,卻能夠構成較為整體的時間。所以,手機營銷的價值體現在對人們碎片時間的充分利用上。另外,對於手機營銷來說,一臺移動裝置就代表了一名受眾。所以,手機營銷可以實現“唯一性”的精準營銷。而透過對受眾行為的分析和相關資料的收集,就可以展現出銷售人員與消費者的一對一溝通效果。

  1.4接受率高

  容易被接受、接受率高,是移動網際網路營銷一大優勢。相比傳統的營銷資訊推送模式,移動網際網路營銷資訊更多的是使用者主動抽取。互動性是手機這一移動裝置在移動網際網路環境下跟其他廣告載體相比最大的優勢。使用者不僅可以利用手機廣告進行影片的觀看,還可以進行撥打電話、傳送簡訊、瀏覽網頁、下載程式等行為。例如,許多公司都建有手機APP,使用者透過下載企業APP,獲取企業相關資訊和售後服務資訊,這比硬性的電視廣告讓使用者更容易接受。再比如,微信使用者群體數量高達4億,已經成為或者超過類似手機短息和電子郵件的主流資訊接收工具,其廣泛性和普及性為營銷打造了良好的基礎,使得你發出去的每條資訊被高頻接收。

  2精準定位手機營銷的目標群體

  在移動網際網路環境下開展手機營銷策略,最重要的是瞭解目標群體和他們接受資訊的體驗。所以,這可以算作是手機營銷最核心的問題,同時也是最基本的命題。據一項中國消費者的調查顯示,國人對於手機的'依賴程度已遠超其他媒介。在接受調查的人中,有75%的人表示離不開手機。而以下的資料對這個問題的描述,則可以吸引更多的品牌傾向於手機營銷。首先,資料顯示,利用手機上網的人群數量已查過利用PC上網的人群,同時,二者的比率差距也呈現出逐漸擴大的趨勢。其次,每天都利用手機上網的人已經達到了28%,從而導致了每天使用移動網際網路的群體的形成。再者,調查的人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每週上網時間達到5-10小時。而這一資料則說明了這些人每天的碎片時間之和將達到1-2個小時。而這些碎片時間的利用,則具有一定的價值。調查顯示:20-29歲的人,是喜歡利用手機上網的人群主力,其滲透率已經達到了40%。而30-39歲的人有31%,40-49歲的人佔了17%。但是,從調查情況來看,40-49歲的人的比率仍然在不斷且快速的提升著。另外,這些利用手機上網的使用者也都是具有一定的消費能力的,而24%的使用者收入還高出整體的水平。同時,隨著智慧手機和4G網路的普及,手機網際網路覆蓋的人群將越來越多。但是就現階段來看,利用手機上網的人群仍然處於三線以上的城市,但是在比率上也只佔了56%,僅僅略高與其它地區。所以,相信這個數字將很快持平。想要了解目標群體的需求,就需要了解使用者的喜好。由於人群特徵的因素,不同的人群往往會具有不同的群體特徵。從2013年的一項項益普索在新浪微博釋出的調查來看,在大學生群體中,男性和女性關注的新浪微博明顯不同。對於男生來說,李開復是他們最喜歡的。而女生依次最喜歡的是:何炅、小S、謝娜。所以,從男女角度來看,群體的差距就很大,而年齡、家庭、教育等因素形成的群體特徵差異將更大。因此,瞭解目標群體並掌握他們的喜好,將成為企業將開展手機營銷的關鍵。

  3制定移動網際網路下的手機營銷策略

  3.1製作富有創意的APP,吸引消費群體興趣

  作為移動終端,手機具有強大的功能。而這種特性,使得手機的定位從“媒體”延伸成了“連線”。而同時,也使得手機成為了企業與消費群體溝通的橋樑。另外,由於這種連線較為緊密,且每天都能實現。所以,企業可以不分地點、時間的與消費者連線,從而實現雙方的互動。而在移動網際網路的環境下,進駐使用者桌面,將成為企業與消費者溝通的有效途徑。透過製作有一定創意的APP手機客戶端,並利用廣告平臺進行宣傳,企業可以使手機使用者下載該軟體,從而實現與使用者的溝通。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在面對APP軟體時,尤其是與品牌關聯的APP,雖然消費者可能已經知道廣告的含義,但是仍然願意接受。所以,從心理層面上來看,這可以算作是較為有趣的現象。而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卻有兩點,一是APP有著一定的功能和作用,二是使用者認為APP是可以被掌控的,不喜歡就可以選擇解除安裝。所以,從這種心態出發,利用APP是可以展開手機營銷的。從以上的研究可以發現,APP製作是可以被用於手機營銷的。所以,怎樣製作出使用者喜歡的APP,則成為了關鍵性的問題。而就現階段而言,製作APP主要遵循的是好用、好奇和好玩的原則。而相對而言,想達成好用和好玩的效果尚且不難,難點在於怎樣使使用者保持好奇。同時,這也是很多網際網路應用追求的境界。所以,從本質上來說,還要注重APP的應用內容。而從消費者角度來講,利用手機上網,是因為他們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另外,社交化是手機使用者的較為顯著的特徵。所表現出來的現象就是,大家都希望在同一環境下關注其他人都關注的話題。另外,互動是雙向的。一方面,消費者想獲得品牌諮詢,而另一方面,品牌也需要接收到群眾的意見和想法,從而保證使用者能夠下載並長期使用企業的APP。

  3.2利用手機互動、分享功能,貼合消費者的心理

  不限時間、地點的互動和分享,是作為移動裝置的手機的主要特性之一。在消費者接受營銷方案的情況下,消費者就會對該方案進行分享,從而幫助企業完成口碑營銷。實際上,這種口碑營銷模式不僅有效,還具有病毒式的傳播特性。所以,企業可以重複利用手機端的微博、微信等進行軟性傳播,採用知識、興趣、幽默的方式與消費者進行互動。原來企業注重品牌的塑造,是因為找不到使用者,只能透過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搭建海量的終端網點來讓使用者找到品牌。而現在透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企業能夠透過社會化營銷的方式直接找到使用者。而且每一個使用者自己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就相當於形成了一個輻射100-1000人不等的小型自媒體。品牌只要能夠建立有趣的內容,提供一定的利益,能夠在人群中產生共鳴,就有機會透過移動網際網路的社交圈無邊界地進行傳播。就像可口可樂掃微信送可樂,麥當勞微信送優惠券,將原先的廣告費用轉化為吸引使用者的誘餌,快速直接地獲取真實使用者。說新營銷時代能夠快速獲取使用者,更重要的是透過移動網際網路能夠和使用者形成有效互動,將使用者的關係逐漸從弱關係轉化為強關係。從溝通和互動中,使用者獲得了參與感,而企業也牢牢地將使用者變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變成了最忠實的粉絲和消費者。

  3.3給予消費者真正的實惠,促進手機營銷推廣

  在面對新的營銷渠道時,消費者總是抱以謹慎的態度。基於此,在進行手機端營銷的初期推廣時,企業應該對消費者進行鼓勵。尤其是在消費者參與營銷的過程中,企業要使消費者獲得真正的實惠,從而激發使用者分享和互動的慾望。就拿電信天翼院線通為例,使用者使用該軟體購票,不僅能在價格上得到一定的實惠,還能避免排隊買票的麻煩。另外,該APP可以為使用者提供選擇座位的功能。所以,想要使消費者瞭解企業併產生對企業的好感,就需要為消費者提供免費試用APP功能的機會。還有,企業在手機營銷中也可透過讓消費者掃描特定二維碼或接受電子優惠卷的方式獲取紅包,給消費者更多驚喜和實惠,廣告商透過派發紅包或手機優惠券,獲得了更多客戶的關注和知名度的提升,還可以直接獲得訂單。目前如星巴克、肯德基等餐飲企業,不僅推出了手機應用程式,同時,為了吸引消費者,他們還為消費者提供了掃二維碼領塑膠禮品卡和電子優惠卷的優惠活動。而這種手機營銷形勢成本低,效果好,也真正給消費者實惠與便利。

  3.4營造舒適手機使用者體驗,整合營銷傳播

  與消費者發生接觸的第一時刻就能為使用者提供愉快的體驗,是商品和服務取得成功的基礎。所以說,如果說4G是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的引爆點,那麼“使用者體驗”將決定其爆炸能量的大小。這是因為,相較於PC等其他裝置來講,輸入速度慢,看影片、圖片的不方便、瀏覽速度慢和浪費廣告的流量是手機的缺點。所以,想要使這些缺點被弱化,就應該使APP的操作變得更加簡單。另外,還要提供適合手機瀏覽的網頁,從而滿足使用者的手機閱讀習慣。而從企業的角度來講,怎樣做好手機網站、微信公眾賬號和APP等應用工具的整合,則成為了企業能否進行有效整體傳播的關鍵。因此,怎樣整合營銷傳播,就成為了移動網際網路工具和解決方案提供商面臨的挑戰。而對於企業來說,一定不能忘記自己身處與全媒體時代的背景下。而在人們每天都會接觸到新的媒體的情況下,企業除了要將手機作為溝通平臺,還要結合其他媒體在手機上進行資訊的傳播,從而達成更好的傳播效果。比如在平面及戶外廣告上安排二維碼來使使用者瞭解企業的資訊,實際上就是利用手機串進行資訊的傳遞,然後透過將其他媒體使用者聚攏在手機上,從而使手機成為所有媒體的最終輸出渠道。

  4總結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企業必須認識到移動網際網路的革命帶來變化,它不是多了一個營銷渠道或者廣告投放平臺而已,它將從根本上改變消費行為,改變和提高消費者的預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移動網際網路正在滲透到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並且影響力還在不斷擴大。作為24小時不離身的裝置,手機對人們的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手機營銷吸引了眾多品牌商和廣告主。同時,這些商家也將手機營銷看成是新興的移動資訊媒介,紛紛利用其打廣告或推送優惠營銷資訊,從而達到營銷的目的。因此,誰能把握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脈搏,做足好手機營銷的策略,企業就能夠在行業的發展中分得一杯美羹。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