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高中語文選修課專題式教學論文

高中語文選修課專題式教學論文

高中語文選修課專題式教學論文

  高中語文選修課專題式教學論文大家會寫嗎?下面小編整理了高中語文選修課專題式教學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高中語文選修課專題式教學論文

  一、高中語文選修課實施的基本要求

  從教學目標來看,選修課的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備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言審美能力”同時,開設選修課的另一重要目的是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實現不同學生間個性化、差異化發展。因此,尊重學生的個人發展,使用社會對不同人才的需求要求是選修課教學的基本要求。從教學目標上看,高中語文選修課是在必修課基礎上的擴充套件和提高。有的選修課側重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有的選修課注重陶冶學生的情操,有的在於引導學生進行探索研究。因此,在必修課的基礎之上,進行相應的拓展和提高是對選修課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從教學方法上看,選修課和必修課在教學方法是有一定的差別的。不同型別的選修課之間存在著課程目標和教學方法上的差異,所以,選修課需要特別注意尋求與課程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這是對選修課方法上的基本要求。

  二、高中語文選修教材呈現的“專題”特性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的高中語文選修教材為實施專題式教學提供了保障。主要原因在於此教材的“專題”性特別突出。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是以某個領域的“上位”文化知識作為這個單元的學習內容。每個單元都有一個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專題”。首先,選修教材內每個單元的文章都相互關聯、相互補充、相互解釋。他們不僅在文章選擇上相互補充,而且在專題內容也相互補充。例如,選修教材《天工開物》兩則《稻》和《冶》中介紹的是古代的科學技術,而“相關讀物”是《徐霞客遊記》中的一個片段《麻葉洞天》講述的是科學探險,從古代的科學技術到現代的科學實踐,形成了內容的互補。其次,教材在每個單元內提供了相關的知識和學習材料。使得專題能夠縱向深處發展。例如,在選修課“佛理禪趣”中,在閱讀指南中提供了佛教與中國文化有著怎鹽的關係等相關輔助材料,這些材料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選修課中講述的內容,而且還有利於豐富學生的文學知識,使得同學們的文學知識得到縱向的深度發展。

  三、專題式教學中“專題”的選擇和確立

  所謂專題式教學,指的就是圍繞一個專題進行專門研究和討論。所謂的“專題”既不是簡單的知識點,也不是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它是在教材中提煉出來的、具有一定研究價值的、可以統領全部教學的“專題”。這種“專題”不僅是教學的切入點而且是各種語文能力的整合點。例如,在《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的“詩歌之部”中的教學目標,就是“瞭解古代詩歌中的常見意向”。根據這個專題,可以設計的教學專題是“具有特定意象詞語在古典詩歌中的使用”,學生透過這個專題,不但可以瞭解到有關“意象”的各種知識,而且還能夠提高自己語言表達和鑑賞詩歌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實施專題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在課程內實施選修。所謂選修,其實就是學生對專題的選擇。因此,實施專題式教學既有教師為學生選擇的專題,也有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的專題。教師可以佈置教學任務,提出相關問題並提供相應的材料,學生根據這些教學任務、問題和相關材料確定自己喜歡的、符合語文發展需要的一些專題。

  四、“專題式”教學的實施途徑

  1.從教材中選取合適的專題。如果把選修教材比喻成“大餐”那麼,選擇專題就是挑選適合自己的“味道”,作為語文老師,可以考慮從教材中選取可供學習的專題。例如,“儒道互補”這個專題,這個專題是一個比較廣泛的'專題,它不僅涉及思想、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而且沒有“儒道”知識的學生來說,讓他們去分析兩者的互補也是勉為其難。因此,教師在選取這方面專題的時候,就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取一個恰當的“專題”。2.細化專題內容。如果一個專題所設計的知識面非常廣,那麼就非常不利於學生理解。這時就要採用細化專題的教學方式將所要學習的專題進行細化。教師在細化專題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專題化整為零,將一個大塊的專題分解成一個個的小專題進行學習和研究。3.依託文字,融匯專題內容。高中語文選修課的教學內容是依託於文字的,這是專題式教學的基本途徑。通常是以一個文字作為基礎,然後選取其他的相關材料作為輔助,透過採用穿越式的方式步步深入,由一點而引發整體,引導學生根據文字與材料之間的關聯性,層層深入地瞭解專題的概念和內涵。

  五、專題式教學的注意事項

  1.防止學術化。選修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但是現在的大部分選修課的教學內容都編寫的過於學術化和專業化,如果我們把選修課當成學術課來學習,那麼就會直接導致學生的學習目標混亂、學習壓力增大,進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所以,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專題化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選擇切合可行的專題,便面出現學術化的教學模式。2.密切聯絡必修課。必修課是高中學生必須學習的科目,選修課是對必修課知識的鞏固和提高。因此,在進行專題式教學的過程中,選修課一定要聯絡必修課,把必修課作為選修課的基礎。這樣就能使得學生利用原有的必修課的基礎知識來理解和掌握選修課中的知識和內容。這樣不僅可以使得學生能夠重溫必修課的學習內容,而且還不會讓學生因為選修課難以理解而喪失學習的興趣。3.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在進行專題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是不容小視的。教師不僅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專題的選定,而且在專題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對專題內容進行吸收和理解,最後,教師還要根據學生專題課上得學習情況進行總結歸納。

  六、結束語

  專題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作為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積極響應國家的教學號召,積極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普及專題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在教學內容上加以豐富,而且還要善於制定切合實際的教學專題,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效果,才會更加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麗媛.少數民族地區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實施現狀研究[D].重慶師範大學,2013.

  [2]張景婷.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實施初探[D].貴州師範大學,2015.

  [3]原喜娟.高中語文選修課模組教學現狀分析及策略探究[D].河南師範大學,2014.

  [4]陳魯峰.拓寬思路用活方法——高中語文選修課專題式教學的推進策略[J].中學語文教學,2011,(09):54-56.

  [5]吳欣歆.高中語文選修課實施的教學基礎——以《中外傳記作品選讀》為例[J].教育科學論壇,2012,(03):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