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通訊技術論文
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正在飛速發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驅使著電網向更加智慧化方向發展,其中,電力資訊通訊技術對電網的正常執行提供了至關重要的保障。為了使電力系統能夠更加安全穩定的供電,應對電力資訊通訊技術開展更為深入的應用研究並廣泛應用,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資訊通訊技術論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資訊通訊技術論文
【關鍵詞】智慧電網;電力資訊通訊技術;應用研究
智慧電網的概念很早以前就被提出,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智慧電網正處在快速升級、完善階段,不斷對資訊通訊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為跟上智慧電網發展的腳步,提高電力供應的安全可靠性,應加快提高資訊通訊技術在電力行業的應用水平,使電力資訊通訊技術被廣泛應用。
1.智慧電網時代電力資訊通訊技術應用的作用
1.1對電力通訊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智慧電網時代,電力通訊中接入的網都將連入使用者中,所以必須加強對智慧電網的擴充套件,從而可以使之與使用者端相連,方便為使用者提供有關電力資源。為了促使智慧電網與使用者端相互連線,必須將資訊通訊技術應用在其中,從而方便電力資訊傳輸。電力資訊通訊技術在電力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電力市場交易、發電系統監控、新能源併入等,極大的促進著電力資訊化、智慧化發展。
1.2對智慧光纖通訊有很大作用
為了提高電力通訊的效率和質量,現在電力通訊中使用光纖通訊,電力信通通訊技術對構建龐大的光纖通訊網路也起到很大作用。我國經濟正在不斷髮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電力系統也在逐漸科技化及智慧化,電力資訊通訊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加快了智慧電網的建設,加速電力領域通訊智慧化的發展。
2.電力資訊通訊技術
2.1光纖電力通訊技術
光纖電力通訊是電力資訊通訊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電力資訊通訊技術中發揮著重大作用。光纖電力通訊技術是以光導纖維作為介質,用來傳輸不同訊號的一種資訊科技。這種技術的優點是,比較安全並且承載量較大。利用絕緣材料來製作光纖電力通訊技術,並且經常採用多芯來組成光纜,有利於傳輸更加快速,資訊所佔用空間縮小,傳輸質量有所保障,所以光纖通訊技術應用比較廣泛。
2.2通訊網路技術
我國經濟不斷髮展,電力工業技術也在不斷增強,在質量和數量上都有所變化,並且微波電路也在不斷被應用,資訊系統更加自動化和智慧化。為了使電力工業不斷髮展,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要加強通訊網路的實時監控,從而保證電力系統正常執行。
2.3智慧電力裝置技術
智慧電力裝置主要由現代電子技術和儲能技術兩部分組成,新能源的使用有時會影響輸電系統,當這種現象發生時,電子技術這一現代技術可以被使用,這種技術應首先對電能進行處理然後再運輸給使用者,從而保證電能供應穩定。當電能不能被儲存時,儲能技術可以對這一問題進行有效地解決,可以有效便利的提供電能。
3.電力資訊通訊技術在智慧電網中的作用
3.1應用到發電領域中
智慧電網系統中,發電領域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為了使發電領域更好的發展,將電力資訊通訊技術應用到這一領域中,在市場交易過程中可以使用此技術,在對此技術應用時,對發電系統要進行實時監控,還要加入新能源,從而使電力工作正常執行。所以,電力通訊技術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可以保障電力系統向智慧化方向不斷髮展。
3.2應用到輸電領域中
智慧電網中,輸電領域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進行電能輸送,如果輸電工作出現問題,就無法正常進行輸送服務,並且輸電領域還會影響電能的控制及電力保護方面,在輸電領域中應用電力通訊技術,可以使電力輸送工作更加合理,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3.3應用到變電領域中
我國經濟不斷髮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電力系統也會更加科技化以及智慧化,將此技術應用到變電領域中,可以使智慧電網快速發展,使變電領域更加快速。所以將通訊技術應用到變電領域中可以保證智慧電網更加安全。
3.4應用到配電領域中
為了使智慧電網快速建設,建設人員應保證其質量,所以將電子通訊技術應用到這一領域中,可以使電網的自動效能有所提高,可以使配電更加靈活,還能保證通訊更加可靠。
3.5應用到用電領域中
智慧電網的建設有利於為使用者提供高質量的電能,電力系統中,使用者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所以要提高電力使用者服務的服務質量。但在我國使用者數量非常多,使用者需求也相對較多,所以資料資訊管理相對困難,在用電領域中應用電力通訊技術,此技術可以使資料整理更加方便,也可以使使用者對電力使用更加方便。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智慧電網時代,電力資訊通訊技術還在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針對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應對問題仔細分析,並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把電力資訊科技應用到相應的電力領域中,並對電力資訊科技不斷進行探究,相關部門也要對之進行大力支援,使電力通訊技術發展快速,使智慧電網發展更加順利。
作者:羅林波 王國仕 單位:海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資訊通訊分公司
參考文獻
[1]萬錦華.智慧電網時代電力資訊通訊技術的應用和研究[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5):00121-00121.
[2]姜曉濤.智慧電網時代電力資訊通訊技術的應用探討[J].建材發展導向,2016(15):261-262.
[3]蘇斌.智慧電網時代電力資訊通訊技術的應用和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5.
篇二:資訊通訊技術論文
1專業管理的主要做法
1.1加快傳輸網路工程改造,全面提升傳輸網路硬實力
江陰電力通訊網最早是在2002年開始建設的,採用東信光傳輸裝置建設統一的光通訊傳輸網。裝置至今連續執行時間已達12年,故障頻繁發生,導致運維壓力大增,同時因廠方備品備件儲備不足,嚴重影響到本地區通訊網路的可靠執行。根據江蘇省網路歸併方案的要求,江陰地區結合十二五規劃,對現有光傳輸網進行了逐步調整,組建以中興裝置為傳輸主體的.光通訊傳輸網路。
1.2加強班組執行資料管理,提升班組管理軟實力
開展傳輸裝置的技術改造是確保網路穩定執行的硬體建設,那麼準確完善的執行資料就是提升班組運維管理的軟實力。信通裝置資源管理是一項龐大的資料系統工程。班組近年來在執行資料的管理方式上作了很大的努力和探索,專設專業資料FTP伺服器,實現資源的共享。建立並及時更新所有信通裝置臺賬,做到對信通裝置的全生命週期管理;積極推行裝置狀態檢修,確保裝置執行的可控在控能控,有效促進裝置健康執行水平。進一步加強班組執行資料的整理歸檔工作,各類圖表資料做到繪製精細化,修改滾動化,現場同步化,大大提高了班組運維管理水平,更好地為全公司提供一個安全可靠高度穩定的通訊平臺。
1.3加強運維技能培訓,建立學習型班組
根據統計,公司從事通訊專業人員無論從年齡結構,還是學歷層次、職稱級別、技能等級來看,均處於弱勢地位,整體技能素質偏低,制約公司資訊通訊運維創新的發展需求。透過加強技能培訓有效途徑,來切實提高運維人員的綜合能力和通訊網路的執行管理水平,確保電力通訊網路的安全、可靠執行。在制度上,將標準化班組建設與學習型班組建設有機結合,以班組建設系列管理標準規範和統一班組各項管理要求,搭建交流共享的學習平臺。構建班組內豐富的圖書資料庫,建設開放的學習分享模式,廣泛收集積累外、內部資訊和知識,討論分享,在班組中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注重新知識新技術的推廣培訓工作,確保班組全體運維人員瞭解並掌握先進的技術。同時班組建立常態崗位練兵執行機制,深化培訓,透過班務活動和民主生活會加大學習理念的宣傳教育力度,採取問答、考試、比武的方式,激發員工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同時,高起點全面規劃搭建運維實訓基地平臺。在現有較小規模的通訊運維實訓平臺基礎上,完善配置,逐步組建功能強大的資訊通訊運維實訓平臺。實訓平臺裝置宜選配系統線上執行主流裝置,並適當選用部分超前裝置。透過實訓基地平臺的建立,運維人員不僅能及時掌握傳輸、交換、電源、光纜維護等信通各分支領域的相關原理和技術,還可以全面掌握資訊網路交換資料配置、資訊保安運維等必備技能。透過實訓基地,有效模擬故障現象,查詢現場罕見告警,確實提高運維人員的動手能力,提高對實際裝置的應用能力、操作水平及各類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從而更好地服務於電力生產。
1.4完善班組管理制度,提倡一崗多能及專業融合,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1.4.1制定分工制度,責任到人文章首先梳理了資訊通訊兩個專業的主要工作方向,主要有光纜、電源、電話、網路、計算機、伺服器、系統、搶修等不同分工,而整個班只有11個人,還有3個值班人員,4個50歲以上人員,為了協調好11個班員的工作責任性和積極性,透過溝通,首先取消了值班制度,這樣富餘了3個人員,可以參與更多工作.然後針對每個人員的特點進行工作分包,50歲以上的負責一項工作,50歲以下的負責兩項工作,這樣可以保證每項工作都有人負責。1.4.2制定結隊制度,不同分工簽訂結隊合同確定了分工,不是說只要對自己的分工負責就可以了,還要對其餘相關的工作進行輔助,簽訂結隊的人員要進行專業幫帶,負責結對人員對自己分工的熟悉及運維,負有連帶責任.確保每個分工至少有1人精通,1~2人熟悉。1.4.3制定輪訓講學制度,全面提升運維技能水平在確保分工,簽訂結隊合同後,班組還制定了講學制度,利用週五安全活動的時間,開展分工技能大講堂活動,在活動期間,輪訓人員需要對自己的分工進行基礎普及,運維技能講解,並進行測試,每人兩週時間,一週講堂,一週測試並講解。經過基礎知識普及,運維技能測試的過程,班員的各方面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4.4制定階段性的職業生涯規劃制度班組引導員工在客觀分析評價的基礎上,合理設定個人願景及階段性的職業發展計劃。每個人員都需要制定1~3年的階段性職業生涯計劃,做到近期有目標,長期有願景.透過開展職業生涯設計輔導、溝通交流及定期檢驗活動,促進員工在日常的積累進步中實現職業生涯的健康發展。1.4.5制定績效考核制度,鼓勵技能提升,專業融合針對分工完成情況,結隊幫帶效果,技能大講堂測試成績,職業生涯規劃完成情況,班組制定了確實可行的績效考核制度,對每項制度完成情況進行打分,當月完成情況好的給予績效加分,與工資獎金掛鉤,鼓勵員工對各項制度的落實,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進行專業工種的融合,全面提升班組運維技能水平。
2結束語
透過這些措施的實施,信通運維班人員已經進入各自的角色,每項工作既是資訊又是通訊,進行了真正的專業融合,各項指標有了很大的提高,班組現有人員11人,人才當量密度為0.96。雙師型人才共5人,佔總人數的45%;技師8人,佔73%;黨員5人,佔45%,高階技師1人,高階工程師1人。資訊通訊專業融合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經歷持續發展完善的過程,涉及對環境、網路、系統、業務等各層次的管理,以及對人員的培訓教育和管理,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勞永逸。為此,需要進一步深化資訊通訊一體化管理體系,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管理機制,切實提高資訊通訊系統運維水平和工作質效,確保資訊通訊一體化管理體系在電力生產中發揮重要作用。在看到成效的同時,也看到自身在班組建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與差距。主要體現在班組年齡結構分佈不均,平均年齡超過46歲,有14年未進新進員工,與日新月異的資訊通訊技術發展無法同步,技術更新存在一定難度。信通運維班應迎難而上,繼續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不斷持續深入的把專業融合工作做好,為公司發展提供高速穩定可靠的網路傳輸平臺。
篇三:資訊通訊技術論文
1智慧電網建設中資訊通訊的重要性
1.1電力通訊專網支撐智慧電網資訊傳送資訊通訊、智慧管理、採集控制是發展智慧電網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電力通訊專網中傳輸了大量的電網資訊,生產自動化、電力營銷業務、排程自動化、辦公自動化等電網業務都需要依靠高速、實時、雙向的資訊通訊,為電網的基礎設施建設、先進工藝引進、智慧裝置應用創建出最優環境。隨著國家電網公司建設“三集五大”體系目標的提出,為了提升電網的精細化、智慧化管理與決策水平,資訊與通訊服務也逐漸向著一體化方向發展,與智慧化的資料採集與控制系統相配合,為電網提供更加智慧化的移動式服務。
1.2對傳統電網的智慧化改造需要資訊科技智慧電網發展本質就是新型能源的大量接入以及大量智慧化裝置的應用。在對傳統電網的智慧化改造中,資訊科技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智慧電網、物聯網、三網融合、數字家庭、智慧城市等概念,無一不與電力通訊有著密切關係。傳統的高頻通訊、電力載波通訊已經逐漸被電力光纖通訊所替代,電力通訊向著資料實時性更高、網路更加穩定、體系更加完善的方向發展,電網資料將為更多領域提供支撐作用,形成規模效益。
1.3智慧電網各項業務需要發展資訊科技在智慧電網發展中,包括電力生產部門、排程通訊部門、行政部門、資訊部門、電力營銷部門在內的各個業務應用部門,都是由各類資訊科技構架的電力資訊通訊網來進行資訊傳輸,以光纜為代表的智慧電網資料傳輸方式,經過PDH/SDH同步數字序列和同步技術,經過資料包交換後上送網路,最終進入應用業務層,為繼電保護自動化系統、影片監控、行政電話、電網管理業務、電力ERP系統、電力營銷自動化、遠端抄表、負荷控制等業務服務。
2電力資訊和通訊技術推動智慧電網建設
2.1電力一次網與通訊網的兩網融合電力一次網與通訊網密不可分,隨著智慧電網推進,電力一次裝置也在逐步智慧化,大量智慧斷路器、智慧開關等一次裝置投入使用,數字化變電站的蓬勃發展,在簡化了電力二次接線的同時,也使得變電站對通訊系統的依賴性更加增強。大量的合併單元和級聯裝置的使用,以及IEC61850標準的推行,使得數字化變電站的資訊化、自動化程度進一步增強,市場資訊、電網資訊、使用者資訊、網路通訊在通訊系統中傳遞,電網裝置的資料獲取、繼電保護、電網控制業務都需要通訊網路的支撐,進一步促進了電力一次網與通訊網的兩網融合。
2.2電網相關的增值業務隨著各種特種光電覆合纜技術的發展,電力光纖到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基礎,智慧電網下的光纖技術與電力線路相結合,有利於促進電力的業務網與資訊網融合,實現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一旦實現電力光纖到戶,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網際網路能夠融合發展,為電網提供多種增值服務,構建更加開放和共享的資訊互動平臺。透過電力光纖技術,實現智慧電網與使用者的實時雙向互動,為使用者的精細化用電、智慧小區發展、階梯電價定價、智慧充電樁提供資訊平臺數據庫,並可以更好的實現電力營銷、電費徵繳、用電資訊通知、商業資訊推廣等、用電安全知識等服務,實現電網業務與電信、交通、物流、金融等資訊的全面融合,以及“電力流、資訊流、業務流”的互動。
2.3電力資訊和通訊技術在智慧電網建設中的具體應用
2.3.1發電領域在發電領域,智慧電網的重要特徵就是新能源的接入和消納,清潔能源接入電網後,必然對電網的電能質量、潮流計算、諧波成分等執行特性產生影響,必須要透過電力通訊技術實現資訊的採集和傳輸,實時傳送遙測、遙控、遙調、遙信等訊號。此外,新能源併網後,與傳統電網的協同工作需要電力通訊提供支撐作用,實現兩網的無縫對接,新能源電站的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排程自動化系統等關鍵電網安全管理業務必須具備兩條相互獨立的通訊通道,以提高資訊傳送的安全性,同時有效的平抑併網波動,為新能源接入後電網的監測、執行、控制提供高速、穩定、可靠的通訊平臺。
2.3.2輸電領域智慧電網以特高壓為骨幹網架、交直流混聯、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為了確保電能大容量、遠距離、低損耗的電能傳送,我國提出西電東送、建設“三華”同步電網等戰略規劃,我國的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獲得了大規模發展,特高壓再造中國能源大動脈,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特高壓輸電電壓等級最高的國家。在特高壓輸電的發展過程中,大量的新裝置和新元件投入使用,電網的控制特性更加複雜,以電力電子元器件為例,為了提升特高壓直流輸電的靈活性,大量的閘流體、無功控制、補償器等元件投入使用,這些元件的接入環境更加複雜多變,對電網通訊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發展的計算機和網路通訊技術成為電網發展的關鍵技術,透過建立雙向、實時、高速的通訊系統,為智慧電網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2.3.3變電領域在變電領域,智慧電網的特徵集中體現在數字化變電站的建設,隨著對傳統電網的改造不斷深入,我國新建的220kV及以上變電站均為數字化變電站,而數字化變電站的三個關鍵特徵就是數字化一次裝置、數字化二次裝置和統一的IEC61850規約通訊平臺,透過資訊和通訊技術實現對變電站的電氣裝置狀態分析、電網排程管理、電能質量控制、精細用電管理。在數字化變電站中,所有的一次裝置和二次裝置之間的資訊互動都透過通訊網路來完成,以光纖通訊取代了複雜的二次電纜接線,提升了訊號傳輸效率,減少了二次接線工作量;透過合併單元和級聯裝置實現訊號的高速傳送,減少了通訊誤位元速率,並具有良好的抗干擾性能,穩定可靠的通訊傳輸為數字化變電站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此外,統一的IEC61850通訊平臺解決了電力裝置間通訊規約不一致、裝置相容性差等問題,實現了裝置間統一的資訊模型和通訊介面,提高了裝置的互操作性。
2.3.4配電領域在配電領域,國家電網公司將投入大量資金用於配電網的升級和改造。智慧配電網發展對通訊技術的可靠性、可擴充套件性等都有著較高要求,由於配電網執行環境較為惡劣,執行裝置和通訊通道相對老舊,且電力通訊網的組網方案相對缺乏,還面對規劃不統一、通道不穩定、標準不規範等問題,通訊環節已經成為智慧配電網發展的瓶頸。目前採取多種通訊技術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智慧配電網的通訊,透過光纖傳輸來實現配電閘道器鍵資料的傳輸,結合載波通訊實現排程電話、遠動資訊、配電自動化、排程繼電保護資訊等。
2.3.5用電領域在用電領域,由於用電環節直接接入客戶端,與使用者用電舒適度密切相關,通訊技術的使用主要體現在智慧用電資訊採集和智慧小區用電等方面。根據國家電網公司發展規劃,要實現電力客戶用電資訊採集的“全覆蓋、全採集、全費控”,結合最新的計算機技術、智慧量測技術、高速通訊技術,實現用電環節的智慧化。智慧用電採集系統使用智慧電能表完成對用電資訊的實時採集與更新,結合高速通訊技術上送電網企業,為階梯電價制定、營銷策略選擇提供支撐,提升電網企業的線損分析水平,方便電網的電費統計、稅費徵繳、與電力使用者的雙向互動。智慧小區是未來智慧電網發展的趨勢之一,智慧小區支援新能源接入、電動汽車充電,還能夠實現電力使用者與電網的雙向互動,參與電力營銷策略制定,電力使用者還能夠主動參與電能的使用,根據浮動電價來自主選擇削峰降耗,實現“分時電價、階梯電價、全面預付費”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