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有關小學語文朗讀教學論文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論文

有關小學語文朗讀教學論文

  識字教學,是我們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學生字詞,成為我們教學中的一大環節,以下是“小學語文朗讀教學論文”,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由於缺乏經驗和方法,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當學生讀得不符合要求時,有的教師只是簡單地提一下“要注意讀出感情”等要求後,讓學生再讀一次就過去了,長此以往,必將會影響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須改變這種狀況,切實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一、體會感情——把握朗讀基調

  要讀好一篇文章,必須先深入閱讀,理解其內容,體會其思想感情,才能在朗讀時以聲傳情,準確地表情達意。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須緊扣課文,從字詞句人手,分析文章的層次結構,梳理清楚作者的感情變化線索,還要聯絡實際閱讀時才能把握朗讀的基調和語氣。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透過描寫—個小女孩大年夜在街上賣火柴的事情,反映了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罪惡,表現了作者對窮苦人們的同情。根據該文的`內容及中心思想,朗讀該文的基調就應該確定為低沉緩慢。朗讀時又要根據每擦一根火柴小女孩內心的情感“悲——喜——絕望”的變化適當變換語氣、速度和語音,這樣才能生動地表現出文章的感情基調。

  二、品味語言——訓練朗讀技巧

  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透過讀,學生也同時獲得了說話的樣本和寫作的範例。這些技巧都必須在品析詞句段、體會感情中掌握。

  1.選擇感情濃烈的句段。

  課文中某些句段,比較集中地體現了作者某方面強烈的思想感情。比如《梅花》一文中“多少年過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這幅梅花和給我的手絹,就想到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一顆眷戀祖國的心”,這句話要求學生體悟華僑老人對祖國的無限眷戀和思國之情。

  2.選擇含義深刻的句段。

  課文中部分句、段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蘊含某方面的哲理,需要引導學生在反覆地朗讀中思考、討論,才能理解、領悟。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從我心底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在愛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駛去。”透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這句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在兩個極端的愛下努力向前駛去。

  3.選擇描寫精彩的句段。

  課文諸如運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或者具有總起、過渡等作用的句段,都是學生學習語言表達方法的好素材。如朱自清先生的《匆匆》,這篇優美的散文,是一篇很好的朗讀素材,讓學生在讀中理解並珍惜時間的可貴,從現在做起,把握好今天,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三、以聽促讀——提高閱讀水平

  在深入瞭解課文內容時,透過對語言、文字、句段的訓練,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以聽促讀提高閱讀水平。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必須聯絡上下文,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瞭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絡,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這就要求學生邊聽邊小聲跟著模仿。因此,教師對教材中準確的詞語、優美的句式、生動的片段,要多作範讀,突出語言特點。堅持這樣的練習,就能慢慢促使學生掌握普通話的標準發音,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增強語感,提高閱讀水平。

  如讀《十里長街送總理》,教師用哀婉的語調描繪情景:“人們常常幸福地看到周總理,看到他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然而今天,他靜靜地躺在靈車裡,越去越遠,和我們永別了!”教師悲傷的語氣,悲痛的表情,把文中人們送別總理的感人情景展現在學生面前,把無限悲痛和深切懷念的感情傳導給學生,使學生人情入境,從而激發學生深深熱愛和緬懷總理的思想感情。教師的示範性朗讀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併成為朗讀的樣板。所以,語文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做好朗讀的指導和示範。

  四、扮演角色——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經常組織學生聽朗讀、包括教師的範讀和錄音範帶。小學生模仿力和記憶力是非常強的,在他們聽的過程中,會在頭腦裡形成一個朗讀的“模式”,從而更好地感受語言,積累語言材料,瞭解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學會準確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抒發自己的情感,使語言表達得到良好的發展。所以,當學生聽過示範朗讀之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齊讀、個別讀、分組讀、自由度、分角色朗讀等各種朗讀方式的嘗試。